点击上方“雪球花甲老头”→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留言请发消息
投资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只要你以自己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与他人攀比,甚至有一点强迫症希望自己拿到最底部的筹码,卖到最顶部,这些种种现象只要存在一个,投资就不会一帆风顺。
我曾经被老钟问过一个问题,他是这么问的:“如果你在海上撑着一个小舟,周围有鲨鱼,还有极大的风浪,目标是一个有宝藏的岛屿,怎么过去?”我当时说了几个答案,老钟都摇了摇头,最后哈哈笑着说:“晕过去。”
他当时可能以一个玩笑,或者脑筋急转弯跟我说,也有可能内有深意,但是这个小问题却影响了我对于投资的思考。
大海,风浪,鳄鱼,宝藏,小舟,自己。
这些不就是投资市场里的六要素么?
大海,就是股市,也就是股海。如果有人想拓展一下,楼市,期货,甚至生意场,皆是这个大海。
就像刘德华的《世界第一等》里所唱:人生的风景,亲像大海的风涌,有时猛有时平,亲爱朋友你着小心。
股市也如大海,有时候平静无奇,有的时候上下起伏。
风浪,相当于天有不测风云,这是所处的大环境带来的风险,而且还是避无可避的事情,比如咱们市场上面的一些大因素利空,实际上根本没法躲。比如大鹅和小乌或者宏观调控,这个影响就是风浪级别,没有谁能躲得过。
鳄鱼,更像是比较具体的风险,比如某个行业的利空。如白酒的塑化剂,食品隐患等等,亦或者是庄家或者游资的对手盘。这个风险,如果运气好是能躲过去的,亦或者根据经验选择避开。
宝藏,这个不用解释,就是吸引大家投资的根源,也就是收益率。
小舟,我认为这个就是自己承受风险的能力,并不一定以大小划分,反而投入的越少则这个小舟越强大。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有500万,他把500万全投入了股市,其实他驾驭的就是一条摇摇欲坠的小舟,因为任何波动他都战战兢兢。
而如果他把500万里的5万放入股市,那么此刻他驾驭的就是航母一样稳定的船只,宠辱不惊,说白了,还是自己在意的程度。
自己,这是我认为市场里最重要的因素,一个人的心态,阅历,经验,承受力,性格等等决定了最终能否到达目的地。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在老钟开来,还不如晕过去,也许成功的概率更大。这一点和现实生活也比较符合,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人股票里赚了大钱,原因就是忘记了账户,这就和在海面的船上睡着了没什么区别,鳄鱼和风浪都给忽视了。
我当时有个疑问,老钟最后看了两眼也给我解开了,我心里想如果一直昏过去,要是漂不到有宝藏的小岛怎么办?老钟跟我说:“在这个市场玩,就是要靠一点运气,没有谁一定会成功,就像我们人能够降生,从出生那一刻,已经淘汰了数以亿计的竞争者。”他说这话的时候,又到了自己喜欢的男女之间的领域,不过我理解了他的意思。
所以,我也对资本投资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对于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极为重视,对于自己控制不了的则比较坦然。
那么上面的六个因素,唯独后两个是我可以控制的,所以我也一直建议各位读者,在股市之中就是用自己不影响心情的钱(闲钱=小舟),然后再不断打磨自己的体系,而自己的体系就是为了适应和躲避前面那几个控制不了的因素。
我很少给他人建议公司,这也是我基于人性和规律的考量,其实也是吃过亏,刚开始在论坛分享的时候,也会直接把自己看好的投资说出来。其实最终得到的反馈,大多数是不好的,这就是投资里的无奈,因为市场是波动的,每个人的承受力又不一样。
有些人很客气地说:“寿老,您给我推荐一个公司吧,我希望翻身。”
一般这种情况,我都是比较谨慎的,他指望这个股票翻身,一定很急切,就希望短期得到回馈,所以我要保障这个公司最好是只涨不跌,即使跌也要在他的承受范围内,这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大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比如一个公司我跟他说不错,他买后连续跌两天,可能心态就崩了,再下跌一点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开始仇恨我,会认为因为是我的建议他才会买入,最终在忍不了的地方割肉。
即使这个公司最后可能在三年内涨了五倍,也和他无关了,最终他也不会得到这个收益。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不确定之中每个人的操作和心态也会不同,根本不能以同一个视角去看待。
为此,我其实不愿意过多的谈论,因为能在股市里赚大钱的人本来就很少,甚至说能赚钱的本来就不多。
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比比皆是,打着价值投资的幌子天天盯着大盘的波动,我不知道他们除了在自欺欺人,还有什么意义?
“选不到、拿不住。”这种情况其实在股市里根本就没有信念支撑了。
有些人只相信眼睛,这种人一般脑子就不太好,因为太相信眼睛的同时就会忽略其他方面的天赋,比如思考。
所以这类人不适合做投资,因为眼睛只能看到当下,看不到未来,所以他们只能看到一只股票涨了十倍才惊呼:好公司。
我不是没有提过股票,早在2018年,我写过中兴、隆基股份、比亚迪、长安、甚至阳光电源。
我这人本来就很少提及公司,如果写了一些那多少是经过思考的。
后来这些股票都走出了几倍到几十倍的行情,问题是在没涨之前有人相信么?
大部分人除了冷嘲热讽不屑一顾,给我给他自己都带来了什么反馈呢?除了抬杠,就是讽刺挖苦,最终脱离了投资,都是口舌之争。
后来很多文章都删掉了,因为我发现就像大家都在相信地心说的时候,有人提出了日心说,那么等待的结果就是被抨击甚至毁灭。
“法不轻传,道不贱卖,医不叩门,师不顺路。”这个道理希望大家都要思考,有时候得到的容易,对方不会重视或珍惜。
熟悉我的读者应该知道,我对于点评公司是很少的,绝不是信口开河每天谈论几十个公司,我基本几个月能有一次聊的深入的就不错了。
我实在不明白,那种专家每天推荐好几个公司,然后一周给好几个板块站台,他们自己能做到这么熟练的风格切换么?
因为大部分人只相信眼睛,所以你和他提未来的事情,他除了和你抬杠说不出任何东西,因为他目之所及皆是脚下。
我真心奉劝这种股民尽快离场,虽然有些人会说,没有他们赚谁的钱呢?
首先他们也是有家庭要养家糊口的,我不希望他们送钱来。其次,我也希望这个市场多一些高手,让大家一提到股市就觉得极为神秘而高深,就像下象棋一样谁会希望天天和臭棋篓子一起玩。
高手之间,谩骂很少,基本都是过招,少了些韭菜也少了些戾气。
其实投资本来就是赚未来的钱,未来本身就是现在看不到的,而且未来本身就是现在并不看好的,因为现在看好的盛极必衰未来也不一定好,至少现在没有个好价格。
我知道肯定很多人会说茅台,其实茅台在200一股的时候很多人就开始说贵说不会买入,正是这种声音我觉得茅台根本就没涨到头。其实很多蛛丝马迹都可以看得出来茅台从来没有很多散户,基本都是机构在里面。
我不相信巴菲特天天做波段,我也不相信彼得林奇每天看K线,真正的价值投资看盘就是大忌。就像在海面上航行,看的应该是指南针,而不是关注每一个海浪的起伏。
但是很多人本就是个投机客,还标榜自己是价值投资,这样最大的坏处是学不到价值投资的精髓,也做不到技术派趋势派的成绩。
知行合一从来都是一个优秀的素质,这帮韭菜狠起来连自己都骗。
为什么以前的人读个四书五经,就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为书内化成自己的本事了,说到就努力做到,古人更注重知行合一。
我们现在的人天天学东西,看的书少说几千本了,但是只看不做。
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这个本质,所以我曾经在让我孩子读书写作业的时候我总问他你收获是什么?如果真正收获到了,不用做重复的工作了。
关于股票大多数人买的那一刻说价值投资,但是天天关注公司股价波动,行业动态,公司新闻。这种人只能赚一点小钱,无法做到大的收益和格局。
因为成大事的人看的都是大逻辑和大的方向,我曾经说过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庄子曾有过一句话: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持有过程,如果你总在乎那些鸡毛蒜皮,你很容易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就做判断,那么判断基本就是两个结果:卖或者不卖。
如果是长期这么判断下来,你的判断要大概率都是对的,否则一次失误就葬送了所有的努力。
我之前看到一个人评价一个猪肉企业,自己做了很多功课,然后逐步建仓买入,最后因为猪瘟爆发他全部清仓,看似幸运的躲过了一次下跌,但是也错过了后面的几倍上涨。
股市里的消息真真假假,有的时候真不如不看,你看到的消息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这才是价值投资的精髓,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其实在我看来,股市里亏钱都是机缘、福报、心态、格局方面的因素。和财报、K线、业绩、新闻等等因素真的不大。
一个人能把股票做好需要的理由太多了,但是必须要有个长板,或者你是很有钱、或者有好心态等等。
现在不是很多人也在说,做好人,买好股。从这些口号来看,已经开始有人领悟了,所谓好人,无非就是踏踏实实不投机取巧。
反而观之,一个人在股市里输钱也是有很多理由,其中势必有人性上的短板。
我觉得空仓不玩就能跑赢70%的股民,如果买点定期存款就能跑赢90%,这不是我说的,这是股市里这么多年七亏二平一赚的规律,而且残酷的是长时间去看可能比例更难看。
能看到我的文章,也是一种缘分和概率,如果是心态好善良的人肯定是有提高有收获的。
真正在股市里能有这么久的经验,还赚钱的人我觉得市场上都很少出来把肚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给别人的。
我曾经在想如果我没有遇到老钟和亚军大哥这些人,我也很难进步的很快,所以既然他们都走了,我也老了,能说点就说点。
至少假如我教你们修电脑可能这门手艺以后会用不到,但是我算看透了再过一百年,股市也还是这么个玩意,这是一门悟透能久用的游戏。
总有一天,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过我希望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路同行,因为这样相处是积极向上的。
认识诸君许久,未曾有半点对不住。
所以既然缘在,且行且珍惜。
如若他日,尘归尘,路归路。
心存回忆,勿念,便好。
学些书本上没有的投资知识
人情世故,生意之道
长按扫码可关注
本文收录于:《我对江湖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