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晨晖军事
”
可阅全部文章
西边美国在打仗,东边中国在促和。
经历了近三个月的紧张冲突后,缅甸北部地区终于迎来了和平的希望。日前,中国外交部宣布,在中方的斡旋和推动下,“三兄弟联盟”代表与缅甸政府军在云南昆明举行和谈,达成了正式停火协议。这不仅标志着缅北战事的彻底结束,也展示了中国作为区域大国在维护边境稳定与促进地区和平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根据外交部透露的消息,此次和谈是1月10日至11日举行的。双方同意立即停火止战,军事人员脱离接触,同时还承诺,不损害中国边民和在缅项目、人员的安全。
和谈本身并非易事。早在去年12月中旬,军政府和“三兄弟联盟”的代表就尝试过在昆明进行谈判,并一度达成了临时停火的协议。可是,由于各自认为还握有可以谈判的筹码,那次临时的停火并未能转变为长久和平。
巴以冲突的经验教训显示,不具备相应约束力的协议往往难以抵御现实政治中的压力和挑战,缅北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对于边界紧邻冲突区的中国而言,战事的持续无疑会对边民安全以及在缅工程项目造成不利影响。而缅甸作为一块重要的“一带一路”拼图,其稳定同样落在了中国的战略考量之中。因此,中国的积极斡旋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基于深思熟虑的地缘政治和安全利益。
而围绕临时停火的谈判破裂后,政府军和“三兄弟联盟”都继续往战场上加码,双方在老街等地再度开战。直到1月4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1月4日出访缅甸,举行与缅方高层的重要会晤后,事态迎来了转机。
当日,老街缅军向联盟军投降,使得紧张局势得到了缓解。6日,同盟军将约4000人的投降缅军及其家属,遣返至缅军控制下的缅北重镇腊戍。这一系列变化最终导向了双方达成正式停火的结果。
对于同盟军而言,随着在老街的胜利,缅甸军政府在果敢地区的势力宣告崩溃,同盟军的初步战略目标得到了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的推进显然已不再现实,见好就收是最好的结局。毕竟同盟军的前进并没有足够的政治支持,而面临的风险与可能获得的成果无法成正比。
而对于缅甸军政府,则是喜忧参半,忧的是缅军已被赶出果敢,无立足之地,武器装备尽数被缴获;喜的是,民地武并没有赶尽杀绝,而对投降士兵进行仁慈处理,保留了缅军部分有生力量。于是,双方决定各退一步,时隔一个月,在中方斡旋下,再次在昆明碰头,只用了两天时间,就达成正式停火协议。
随着正式停火协议的达成,缅北冲突似乎画上了句号。然而,这场冲突的余波仍在缅甸境内荡漾,缅甸国内长期的和平尚未来临。对于敏昂莱政府而言,这场起于缅北的冲突,已经引起缅北全境民地武力量的呼应,未来仍有可能引发内战,不排除再次向中方求助。
话题转向中缅边境的安全与和平。随着缅北的停火,中国与缅甸边境地区的安全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缅甸,中国的整体利益仍需要通过精心策划和施行有效政策来确保。需要注意的是,缅甸境内的某些势力背后可能存在外国的干预,这些势力或许会在未来试图搅乱中缅之间的合作关系。
中国与缅甸的关系并非因为缅北冲突的结束而变得无足轻重。事实恰恰相反,中国必须运用自己的影响力,提前做好准备,在必要时刻介入,以确保其在缅公民的安全并维护其合法利益。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下方【点赞】与【在看】,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