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晨晖军事
”
可阅全部文章
彻底把中国挤走后,英国的核电站项目可能要烂尾了。
为了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达到脱碳目标,近年来英国政府大力发展“清洁”、“负担得起”的能源,为此英国正加紧建设核电站。然而计划并不如预期顺利。
日前法国电力公司宣布,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建设再次延期,第一个反应堆最早完工日期被推迟到2029年,成本也从之前预估的327亿英镑提升至460亿。如果劳动力、原材料短缺以及通货膨胀等情况没有改善,时间可能会进一步推迟至2031年。
原本这是英国的核电站项目,烂尾也就烂尾了,可英国的《金融时报》却平白无故提了一句中国,称“已经结清合同约定份额的中广核拒绝为核电站超支部分买单。”在中广核已经退出该项目的情况下,英媒这一言论实在不合时宜,甚至是有些厚颜无耻。
中国和英国在核电站项目上的纠葛由来已久。2016年9月,中国广核集团联手法国电力集团签署了投资协议,决定共同合作建设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这标志着中国核能企业首次踏入西方核能市场,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事件。
在欣克利角C站之前,英国曾建设过A站和B站,但这两个项目运行过程中曾出现过技术和安全问题,甚至还发生过一些核泄漏事故,导致公众对该类型项目产生疑虑。权衡之下,C站项目英国政府选择公开招标,最后由中广核牵头与法国电力共同建造。
中广核在项目中的角色尤为关键。他们不仅是项目的投资者,更是具有先进核技术实力的合作方。根据协议,中广核投资了60亿英镑,拿下了核电站33%的股份成为大股东。。
在合作初期,三国之间的协同工作相当顺利,展现了良好的合作精神。项目的推进甚至被视为中英关系黄金时期的象征,但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太久。很快英国就紧跟美国调整其对华战略,对中国企业展开审查。英国政府对中国参与的项目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包括“威胁国家安全”和“从事间谍活动”等指控。这一转变给英国核电站项目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
中国方面也并非没有反应。时任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通过英国媒体发文,强调中英合作的重要性,并指出核电站项目对于英国能源安全的长远意义。然而,尽管中国尝试以积极的姿态促进对话,依旧无法改变英国政府的态度。直到2022年底,中广核正式宣布退出塞兹维尔C核电项目,并停止继续投资于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至此,该项目的建设及超支成本便落在了英法两国肩上。
当中方真的退出后,英国政府慌了。事后相继找过阿联酋,找过沙特,甚至连国内企业都找了一圈,但就是没人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这也就是说,法国电力作为主要的承建方,在巨大的财务压力和完工的不确定性之下,将不得不独自面对越来越高的建设成本。
有知情人士透露,法国电力和法国政府正在想方设法,让英国政府来填补这个大窟窿。但英国政府立场坚定。他们认为,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是商业项目,任何额外的成本超支或者工期延迟,都应该由法国电力和其他合作伙伴来承担。英国纳税人不会为私营企业的投资风险买单。
或许有人认为中广核在欣克利角C投资了60亿英镑,是不是打了水漂,其实也谈不上,否则法国人早就不干了。只是工程期限延迟,确实影响中方回收成本和收取利益的计划。最坏的情况下,也不过是项目彻底烂尾,到时只能清盘,中方能收回多少算多少了。
不过,英国政府也许不会容忍项目失败,毕竟核电站被寄予了重大期望。如果真到了不得已的地步,在巨大的财政压力和公众质疑下,不排除英国政府也许会接盘。只是我们还是低估了英国的无耻程度,中广核明明已经退出核电站建设,英国政府居然还放风声炒作,想着中企当“冤大头”继续买单,全然忘了造成今天这一局面的是谁。
如今的英国就像一个破落户,以为大英帝国余晖尚在,就可以随意摆弄、指使中国,殊不知时代早就变了。说到底,造成这一局面的始作俑者,正是英国政府自己,不顾自身利益,将核电站项目当做儿戏,视作对中国的政治工具,用来讨好美国。结果,这些打在中国身上的“子弹”,最终反弹回去,都落在了英国人自己身上。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击下方【点赞】与【在看】,就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