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旅打出今年“最强”娃哈哈广告:携带其产品景区全年免门票


国货战调查:农夫山泉销售额下降五成!娃哈哈国货光环使然?

最近,“农夫山泉”凭借着在某纪录片出现的镜头,成为了很多人喷的对象,纷纷表示要抵制这个品牌。
而事实上,这家500强企业,真的是国人口中的“假水”吗?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款“争议满满”的国货面纱。
一、农夫山泉万亿帝国陨落?
农夫山泉创立于1995年,是中国内地最大的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创始于1995年,位于浙江杭州,是以瓶装饮用水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
2018年,农夫山泉营业收入高达1008.78亿元,占到同行业总量的1/6,是仅次于可口可乐的第二大饮料公司,净利润达到了80.7亿元,名列国内第一。
农夫山泉不仅仅只是饮用水,公司的子公司经营着多个生活用品的品牌,如方大牙粉、康师傅饮品、康师傅方便面等。
其销售网络覆盖全国14个省120多个城市,直接和间接雇佣员工六万多人,被誉为是中国瓶装饮用水的龙头企业。
虽然农夫山泉有着这样的数据,但是也一直沐浴着争议之下,公司生产地点,产品的成分,广告词的违法等等,都受到了人们的质疑
二、“为什么拍农夫山泉的镜头,还能上春晚?
2019年,农夫山泉在某专题纪录片中,被曝光其生产线痛揍,可口可乐来揭秘。
2017年,《舌尖上的中国》这档纪录片将镜头对准了农夫山泉,一干53秒的短片,让农夫山泉一夜之间声名狼藉。
在这段短片中,一名身穿蓝色工作服的饮用水生产人员,穿梭在忙碌的包装线上,他单手抓起饮用水瓶,准确定位在包装线上,然后手臂迅速甩出,将瓶盖旋到合适位置,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让人眼花缭乱。
只见他左手端起一整托的矿泉水瓶,像夹竹筍一般迅速又稳稳地放置在包装线上,毫不费力。
不过作为铁打的证据,《舌尖上的中国》导演组也遭遇了风波,究竟这位员工是精密的包装机人员,还是农夫山泉瓶装水的生产线都有人,成为了众说纷纭的话题。
2019年,更一位农夫山泉代理商曝光,这段视频是在没有任何水瓶的包装线上拍摄的,完全基于PS后期合成。

3月15日,农夫山泉公司官方发声明:我们愿意接受公众监督,称为出现在视觉中国上的图片是其安全生产的各环节进行示范,但在拍摄时特别强调没有进行生产操作。
企业是社会的一分子,不仅应该赚钱,也要践行社会责任,守法经营,为消费者提供放心产品,是企业最起码的守则。
农夫山泉能够包装上各大卫视,出现在电视剧三次元的桥段中,农夫山泉还能够进入大型综艺节目中,可见其商业价值有多高。
尽管受到了质疑,但是能够在国家级平台上行驶的产品,质量对消费者来说,是比较有保障的,提倡大家要理性面对农夫山泉,不是就凭着一部分人的口口相传而抹黑全部产品。
三、竟有一地还因为支持娃哈哈坐上“全国头条”
2021年3月4日,因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的一处风景名胜区,青龙峡景区突发奇招,联动热门饮品“娃哈哈”,一时间这两个品牌就刷爆了网络。
青龙峡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有着自然山谷、翠绿树木、清澈河水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是人们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就在这五彩斑斓的自然之中,青龙峡风景名胜区邀请游客,带上身边的娃哈哈饮品来就能免费参观,赢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和留言。
清明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中国的度假旅行市场也迎来了繁忙的时刻,为了欢迎更多游客前来旅游,青龙峡风景名胜区通过提供更多便捷的参观方式,给消费者不一样的体验。
农夫山泉和娃哈哈这几天可以说是成为了全网的焦点,无论是在微信朋友圈还是抖音短视频平台,都充满了关于农夫山泉和娃哈哈的好玩有趣的东西。
农夫山泉和娃哈哈之间的恩怨始于一个短片,虽然仅仅只有53秒,却让农夫山泉惹来了无数的舆论压力,不断遭受着广大网友和消费者的吐槽和抨击。
面对这样的质疑和压力,农夫山泉也表示在公开场合对其产品质量和真实可信的内容进行质疑,但是却不断被嘲讽为无理要求,搞得现在网友们都纷纷站到了娃哈哈这一边。
不过也正是由于这一次的好玩的广告,让我们这些消费者,看到了更多有意思的营销方式,给予更多的宣传资源,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十年的树木,百年的树人,一个品牌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夫山泉也会重新赢得人们的支持,迎来新的风口。
笔者认为。
这几天,网上有关于农夫山泉和娃哈哈之间的微博话题热度居高不下,让我们看到了网友们爱国的一面,也让我们看到了品牌宣传的另一种风格。

无论是农夫山泉还是娃哈哈,希望他们都能够在这次的事件之后,更多的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也希望大家在支持国货的同时,能够做到理性消费,避免被网络上的话题所影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