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去乌镇,就在广西,居然有一个“小桥流水”的隐世古镇


前言
辗转千里,跋涉而来,终于让我和老伙计见识了黄姚古镇的美丽景色。
七百多年的沧桑岁月,在这里留下了明清古建筑、蜿蜒曲折的小巷、石板街道,构成了这个古镇充满韵味的岁月画卷。
走进黄姚古镇,感受着这里的古朴和宁静,小溪流水,粉墙黛瓦,像是来到了中国的南方水乡。
只是,与乌镇的湖光山色不同的是,这里的山水似乎更加有灵气。
这种别有韵味的水乡风情,吸引了无数的人们来到这里,久居的还有来自四海的“隐居者”。
而有人也将这里和乌镇齐名,赞誉它是“不亚于乌镇的美丽水乡”。

一、一幅浓厚服务的苗族书画。
黄姚古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牧曾在他的诗文中写道:“黄姚垂杨觅月那能让,素手明珠天上拾不得”。
古镇周围山势崎岖,地势险要,形成了四周三面环山,还有一面是大水缸的天然地理优势,古镇的位置也得天独厚。
小镇中间有一条黄姚河顺着老奶奶•那浑浊而深沉的水清缓的流淌着,好像是给这清静的山镇镶上了一幅美丽的画。
古镇背靠高山,面临着一片水田,黄姚河就横亘在村前,田野中也随处可见翠竹、垂柳、青梅。
每年春天,梨花盛开,河坝上的鱼池、垂柳、小桥、竹林、石板、青苔拼凑不透暗淡的岁月画卷。
经过沧桑岁月的洗礼,古镇的建筑呈现出古香古色,小巷弯弯,石桥古朴,拱桥和石板街道有些在昏黄的灯光下,更显得古镇更加悠远。
走进古镇中,你会看见大片的木质结构建筑,有些老宅的主人依旧守护在这块他们世代生活的土地上。
没有过多的粉饰,斑驳的墙壁,透出了历史的沧桑。
这里的建筑大多是根据山势而建,错落有致,但建筑的面积都不算太大,在这些建筑之间还有很多穿梭来往的小巷。
小巷时而宽时而窄,错综复杂,形成了迷宫一般的布局,也有众多商家在这些小巷中经营着各种本地特色产品。
更有几家让人感到这家的书法作品。
这些作品都是由本地苗族艺术家所刻画而成的,并且这些作品放置在大门外,让人一见即刻便能感受到这家的韵味。
这里的作品有山水、花鸟等,也有一些古代的碑刻内容。
这些展现出苗族鲜明文化特色的书画,让人在品味书法艺术的同时,也对苗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看着这些闪着岁月光的古镇中,苗族的古老文化也已经渗透在这静谧的地方了。
两千多年来,苗族先民在与自然的长期搏斗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格。
其中,苗族的书法艺术就是反映苗族独特文化的载体之一。
苗族人民以自然图腾为主要题材,将自然中的花鸟昆虫作为主要创作对象,创造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
这些艺术作品古朴而神秘,寓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而这些作品在古镇的商铺前出售,也为这个古镇增添了别样的人文气息。

二、沉淀千年的苗家文化。
走过位于小镇中心的黄姚河古桥,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桥久经风雨依然屹立。
桥上仍然刻着当年建桥的匠人们,或者是过往各个年代的游子们的墨宝,那些花鸟虫鱼的图案让人觉得有一种古意盎然的感觉。
记着昔日古桥的喧闹,也见证着今日古镇千年的祥和。
来到黄姚古镇,怎么会少得了苗家美食呢!
街边一个小巷内人声鼎沸,一进门,店内的客人便是络绎不绝,这家“老冯苗家小炒”可谓是人气爆棚。
店主老冯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苗族大厨,深得当地饮食文化精髓。
自幼习厨艺,出手不凡,凭借着精湛的厨艺得以开拓了这家以苗族食材为主题的餐厅。
这家餐厅每日提供新鲜的苗族特色菜品,肉类中尤以鸡肉为主,每一道菜肴都能体现出黔东南鲜明的风味,酸辣可口,且是独具特色。
店内的装修也是小巧别致,鱼尾纹的吊灯,原木的桌椅,还有几幅鲜艳的苗家花鸟图案挂画,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要说这家餐馆的菜品,最让人赞不绝口的便是清补凉。
这是黔东南地区人们特有的一种饮食文化,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味道,这里的清补凉清甜爽口,饮后便是心无杂念,清爽一夏。
这在黔东南地区有特色的小吃,佐料主要是黑木耳和百叶结,吃法走肾,配上滚烫的面条和凉透的水,各种小吃,每一种都是别出心裁。
走出“老冯苗家小炒”小店时,正好是黄姚镇的日落时分。
夕阳余晖如金色的锦织品照射下来,照亮了整个古城,整个古城都笼罩着一层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在这美丽的景色下,和老伙计一人一个冰凉的清补凉,聊着过往的故事,让人感受到一种难得的惬意。
三、一段难舍的往事。

站在黄姚古镇上空,这里的一切就像是一幅幅美丽的油画,让人不禁为之心动。
这个古镇坐落在广西省的凯里市境内,是一个有着七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古镇,积淀了很多苗家文化的精髓。
这里的建筑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依然保存着完整的格局,木结构、飞檐、斗拱、雕花的每一处细节都显露出很浓厚的岁月痕迹。
走进古镇,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岁月。
古朴的建筑、石板的街道、石桥、小河黄姚古镇、过往的人和事都在这里留下了痕迹。
古镇周围环绕着群山,使得古镇内的天气变化万千,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古镇的年降水量较大,使古镇的绿植非常茂盛。
每年夏天,草木葱茏,清风徐来
你还能在古镇中听到蛙声阵阵,让你仿佛置身于水乡。
古镇中还有一些古物遗迹和纪念碑,记录着这里的人和事。
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黄姚垂杨”,这是诗人杜牧留下的佳作,诗中描绘的就是这片山水。
这支名诗是大家对黄姚古镇的一段难舍的往事。
自古以来,这片碧水清波就像是镶上了纯银的一幅山水画,美不胜收。
世世代代的镇民以此为荣。
如今,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地方里,更是流淌着奔腾不息的富饶生机和文明之水 。
这就是黄姚古镇,一个能够承载七百年时光的古镇,它将这世界天然的风景,古老的手工艺和清一色的帖学完美的融于了一体。
步入这古镇,置身于这茂密的绿色之中,融合天然的水乡景色,这份自然的淳朴和古镇的岁月感让人心生敬畏。
这古镇的独特风情,让每一位游客在这里留下一段属于自己对黄姚古镇最美好的记忆。
它是这片大地上一个文化凝结的产物,更是这人间烟火一个奔涌不息的精神图腾。
这不仅仅是一个古镇,更是一个文化载体。
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七百多年的苦磨。
这里的一草一木,无不满载着岁月的痕迹。
这里的一叶一花,无不散发着历史的芬芳。
走过沧桑岁月的黄姚古镇,用其宁静古朴的姿态,向世人展现了七百多年的风华。
正如那首流传千古的诗篇“黄姚垂杨”所描述的那样,一直都是给人一种浓厚的古韵和富贵的感觉。
诗句中的“垂杨”便是指他让人怀念的古镇黄姚,在他的笔下被描绘的似一幅浓艳惊世的中国画,每一处都是一幅诱人的风景画。
笔者认为。
因此黄姚古镇不必去乌镇,就在广西就已经是有一个与乌镇不相上下的美丽水乡。
而且这里充满了中国的古老传统,充满了几百年来苗族文化的积淀,这里正如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去了解。
当大家在沧海桑田的时间里,都懂得了珍惜,那么这古镇也会一直伴随着我们,航行在风和浪中。
去黄姚古镇,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幅水墨画般的美景,感受这处浓郁的古镇文化。
这才是最好的保留,最好的传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