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年轻女子衣装华美,新婚夫妻合影新郎表情尴尬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组记录晚清各色人物的老照片,这当中既有锦帽貂裘的权贵,也有衣不蔽体的穷人;既有幸福甜蜜的夫妻,也有艰苦修行的僧人。
弯弓射箭的清军士兵。
八旗有骑射的传统,入主中原后在军事人才选拔和军队建设方面,一直注重对骑射的考察。不过,晚清时期,热兵器成为主流,骑射渐渐落后于时代发展,“自火器盛行,弓矢已失其利,习非所用”,造成军队战斗力降低。朝廷的应对乏善可陈,错失良机,直至1901年废除武科举,才取消了对射箭的考察。
衣装华美的年轻女子。
她穿着宽袍大袖的袄裙,带有鲜明的明朝特色。再请大家注意她的脚部,没有裹小脚,穿登云履,这种衣饰风格说明她很可能是福建、广东一带的客家人。
街头做小买卖的商贩。
虽然我们分辨不出他在卖什么,但这么个小摊位,根本挣不了多少钱,靠这个养家糊口比较难,补贴家用而已。
瘦骨嶙峋的乞丐。
这是一幅令人心痛的画面。摄影师可能是让老汉脱掉了上衣,以展示他骨瘦如柴的身体。他身后的对联中有“辞旧岁”“贺新年”字样,显然拍摄于春节之后不久。在万家团圆的日子,这位老汉不得不挎着竹篮,讨一口饭裹腹。
破衣烂衫的男子。
这张照片与乞丐照一样,都是晚清最底层穷人的生活写照。他们因为天灾、战乱,或家庭变故,失去了维持保暖的生活条件,甚至不得已浪迹天涯。
穿着冬衣的大臣。
这位官员戴着暖帽、穿着裘皮大衣,与穷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晚清时期,内忧外患社会凋敝,社会阶层分化严重,权贵锦衣玉食,穷人辗转沟壑。
虎头虎脑的小男孩。
小小年纪,已经留了又粗又长的大辫子,后脑的头发应该自出生就没有剪过。说实话,孩子打理不好这么长的头发,很容易生虱子。
一对新婚夫妻在婚礼上合影。
如果是彩色照片的话,盛装华服的新娘一定光彩照人,令人惊艳。黑白照没能展现新娘的美丽。新郎似乎对照相机感到陌生,没有正视镜头,表情尴尬。
街头的肉铺。
那时候的肉属于绿色有机食品,没有使用瘦肉精之类的化学品。一只土狗闻香而来,在摊子周围溜达,想打牙祭。
活人塔。
这座封闭的塔里住着一位僧人,他只能经由四面墙上的窗口通气、与外界交流。其中一面墙上写着“归心静默”四字,并标识了他入关的日期:同治十年(1871年)四月二十七日。他已在塔里关了几个月了,到摄影师拍照时仍然没有要出来的意思。他在这里苦修,是要募集善款修缮破庙。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