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天津老照片:市井热闹非凡,海河停泊挂帅旗的官船


近日搜集到一组拍摄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天津老照片,包括租界和老城厢的影像,在此与大家分享。咸丰十年(1860年),《北京条约》确定了天津为通商口岸,自此,这座著名的城市进入了国际化发展的轨道。
苦力推独轮车运输货物。
海河上挂帅旗的官船,或为直隶总督李鸿章乘坐。
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正式筑城,她作为京城的门户,战略位置无比重要。1860年天津被辟为通商口岸后,西方列强纷纷在此设立租界,天津成为北方开放的前沿和洋务运动的基地。
站在鼓楼俯拍天津市井。
天津老城厢以鼓楼及鼓楼商业街为中心,由城墙合围而成,总占地面积约94公顷。
天津城墙附近的街区,热闹非凡。
由城墙合围起来的天津老城厢,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北门富,东门贵,南门贫,西门贱。”北门附近是商业和漕运中心,富商多;东门附近多衙门和文教机构,士绅和官员多;南门附近三教九流、五行八作聚集,多贫民;西门附近多坟场和刑场,得个“贱”字也就难免了。
天津城墙南垣与墙子河。
天津的城墙在1901年就全部拆除了,是唯一一个清朝还没灭亡就拆除城墙的重镇。原城墙墙基改筑马路,于是,老城厢改建成了东、西、南、北四条大马路。这事是八国联军干的。从此,天津就没有了老城厢,只有城里城外了。
天津遭遇水灾期间加固堤防。
天津为“九河下梢”,河流众多,地势低洼,河道和堤坝得不到很好的治理,几乎年年发生水灾。1889年7月中下旬,天津大雨持续不断,各河河水漫溢,租界和老城厢均被淹没,水深处超过1米。
被洪水围住的麦肯齐医院。
高地上搭着帐篷,应该是有人家房屋被淹没,无奈之下只好临时搭帐篷栖身。
街口停着很多马车。
这样的马车在清朝算得上中高档出行方式,相当于现在的中高档汽车了。
男子抬“慈惠均沾”牌匾。
这个场景很热闹,可能是教民给传教士送牌匾,后面还有一块上书“信徒保障”,给了对方很高的信任和评价。
英租界维多利亚公园。
公园原址是一个臭水坑,1886年英租界工部局将之填平后建成公园,于1887年6月21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诞辰50周年之日正式开放。公园中西合璧,内有八角凉亭,也有网球场。
END

【如何订阅“小历史”?】“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常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在微信搜索“小历史”或Microhistory;也可扫描下图二维码,或长按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caoxian-Zhang。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