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取的10张老照片拍摄于1900-1911年之间,记录了清朝灭亡前夕的皇帝子民形象以及社会面貌。通过这些画面,可以直观认识我们通常所说的“旧社会”。它们比文字更具体地填补了我们历史知识中的空白。
清朝最后10年是一个剧变的时代。清廷内部有变革的尝试,发起了“新政”和立宪运动;革命党暗中很活跃,致力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共和制度;海外还有一个流亡的“保皇派”,以保护光绪帝、推翻慈禧太后为号召;列强的干预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各种力量交互作用,最终使大清轰然倒塌。
奉天驻扎着新军第二十镇和第一混成协、第二混成协。
这场面真是阵势浩大。有八抬大轿、有华盖,骑马持枪的士兵更是突显了这位王爷的威风。
这种手摇纺车历史悠久,可能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以前,纺线是女性的必备技能,不论是平民之家的媳妇、富贵之家的小姐,乃至宫廷里的皇后贵妃,都要会纺线,纺了线拿去织布。现在30岁以上从农村来的网友,相信多数都是见过纺车的。
他本人是个糙汉子,但他用的小碗非常精致。
这个囚犯衣衫破旧、脚戴沉重的镣铐,没有人看管,也没有被捆绑,他很可能是流放犯。《大清律例》中有“流二千里”“流三千里”的刑罚,一般与杖刑配合使用。
清末民生凋敝,底层家庭非常脆弱,但凡有个天灾人祸(比如洪涝、干旱,或者土匪作乱,或者家里男丁去世),就可能陷入破产的境地,不得不流落四方乞讨为生,甚至卖儿卖女,其状况非常凄惨。
他的长发系在墙壁钉子上,是“头悬梁”的现实版本,很可能在为参加科举考试做准备。如果他在未来4年举办的考试中名落孙山,那他就终生错过了秀才、举人或进士功名。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改以通过学堂培养、选拔人才。
清末朝廷正在大力编练新军,把主要的资源都投给了新军。绿营虽然有过良好的记录,但在鸦片战争之后已经开始没落,暮气沉沉,战斗力低下。新军在成军过程中,绿营不断被裁撤。
END
【如何订阅“小历史”?】“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常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在微信搜索“小历史”或Microhistory;也可扫描下图二维码,或长按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caoxian-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