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将近110年,我们无法体验那个时代的生活,看影视剧所得的印象不真实,看文字记载虽真实但有隔靴搔痒之感。好在流传于世的老照片,保存了晚清社会生活的细节,一张张浏览下来,仿佛置身当年的环境之中,令人感慨万千。
销毁鸦片烟枪。
晚清时期鸦片泛滥成灾,不论官僚、富商还是走卒,均有不少人沉迷其中,吸坏了身体,吸空了家财,带歪了社会风气,也伤害了国家元气。有识之士不断呼吁禁绝鸦片,并在各地成立“禁烟会”,以实际行动阻止鸦片的蔓延。
展示“三寸金莲”的女子。
这位女子的双足已变得畸形,看着都疼。缠足陋习古已有之,到清朝时达到顶峰。男人为了恶趣味的审美,不惜戕害女性的身体。有些烂俗文人,还发展出一套匪夷所思的“金莲美学”,为缠足制定各种标准。如方绚所著《香莲品藻》对三寸金莲的式样、美丑做了详细分析,认为女人小脚有五式,即“莲瓣”、“新月”、“和弓”、“竹荫”、“菱角”。
大学堂的英语课。
晚清最早一批大学堂出现在上海、北京等地,均是外国传教士办起的,而后朝廷和各省督抚有样学样,陆续建立官办大学堂。这张照片记录了University of Peking师生上英语课的场景,所有人都拖着又粗又长的大辫子,非常滑稽。需要注意的是,这所大学并非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而是汇文大学堂。
街头代写书信的先生。
旧社会识字率很低,多个相连的村庄可能只有一两个粗通文墨的人。这就催生了一门生意,代写书信、诉状、借条、契约等各种文字材料。从事这一行业的多是失意的文人,屡试不第的秀才。
汉阳铁厂内景。
汉阳铁厂在近代史上声名赫赫,记录其生产场景的影像资料确实罕见,这张照片非常珍贵。该厂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1890年开始兴建、1893年建成投产,是中国第一家、也是晚清时期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从此,中国钢铁工业蹒跚起步。
风餐露宿的流民。
流民往往以乞讨为生,但与职业乞丐又不同。局地百姓因发生水旱、战争等灾祸,官府救济不力,为了生存,只能背井离乡,逃往他地,沦为流民。等到灾祸消除,他们可以返回家乡,重建家园,安居乐业。
山东巡抚袁世凯与外国客人喝茶聊天。
这张照片拍摄于1901年,地点在山东巡抚衙门内,Dr. Hedley摄影。当时巡抚大人袁世凯、山东商务局总办唐绍仪(老袁身后那位)等人与外国客人喝茶聊天,话题涉及通商和利权。袁世凯从担任山东巡抚开始,但凡有外事活动,一定会带上唐绍仪。
使用显微镜开展研究的学生。
在晚清学校里,显微镜绝对属于高精尖设备了,全为进口,非常珍贵。
春节期间在坟前烧纸钱。
这个牛年春节假期,想必很多网友也做过类似的事情。用黄表纸折成元宝形状,在春节期间到逝去亲人的坟前焚烧,是流传千百年的习俗,至今犹然。此举表达着人们对逝者的思念与尊重。
小毛驴拉磨。
哪位网友对拉磨场景有记忆?随着时代进步,拉磨不会再出现了。磨盘虽然是简陋的工具,但可以对粮食进行精细加工,既能磨出细腻的面粉,也能磨出豆浆、米浆,只是效率特别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