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固然轰轰烈烈,左右着历史的走向。那些不甚起眼的社会生活细节,或许才能反映更全面的历史面貌。炳哥整理刊发一组百年前的老照片,与大家共享,借此你是否对清朝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随着西医的传入,先进医疗仪器也陆续引进,为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照片中现代化的医疗仪器与留大辫子的病人,二者形成一种视觉冲突,搭配在一起有违和感。
那个联军士兵全副武装,手中挂了刺刀的步枪给手无寸铁的少年带来强烈的恐惧。他没有办法,只得任由侵略者揪住发辫,配合拍照。
这是一张照相馆里的摆拍照片,人物的神态动作比较自然,整个场景如同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一样。
这位少女翘着二郎腿坐在太师椅上,有一种大家闺秀的气度。旗人女子不讲究“三从四德”、不缠足,所以看上去更加泼辣奔放、健康强壮。她的前额发际线明显后退,这是为了追求所谓福相特意剃的?
用齿状工具使麦穗和秸秆分离,然后再加工麦穗获得麦粒,这是那位老汉独特的发明吗?如果麦子数量少还说得过去,数量很大的话,难免费时费力。没有脱粒机和收割机的年代,一般用石碾碾压的方法脱粒。
老父亲与小家庭之间用篱笆隔开,似乎象征着代际之间保持着界限感。虽然共同居住在一个院子里,但老一辈不会过分干涉一家三口的生活。
虽然看上去像是武林高手,但他的战斗力不一定强。晚清军队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方式都很落后,完全不能跟西方列强抗衡,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败多胜少。清朝的衰落,突出地表现在军队失去战斗力。
因为男子必须剃头梳辫,清朝的理发业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发达,剃头匠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多,街头巷尾到处能看到流动的“剃头挑子”。那时候的剃头匠不仅会剃头辫发,还掌握着推拿、按摩、采耳等技艺。
一匹白马被绑在专用木架上,师傅正为它修剪马蹄。马蹄要定期修剪,否则蹄子变形,会影响骡马行走。等剪得圆润,还要钉上马蹄铁,这样更利于骡马驮运货物、长途跋涉。这个场景现在已经难得一见了。
这位军官身边有很多物件,比如兵刃、甲胄、写着他姓氏的旗帜,可能为了拍照特意摆在一起的。按照绿营制度,驻扎县城的最高建制一般为营,按地势险要程度,人数几十至一千多人不等。营的长官为守备,正五品。
【如何订阅“小历史”?】“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常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在微信搜索“小历史”或Microhistory;也可扫描下图二维码,或长按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