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乞丐晕倒街头奄奄一息,车夫胆大包天在午门揽客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虽说往事成空,但总会留下一些碎片,让我们铭记不忘,尤其是在摄影术面世之后。照相机抓住了1901-1902年间的珍贵瞬间,如今看来,怎能不感慨万千?
吃饭的人们。
这些人很可能是在街边的小吃摊上吃饭,因为有照相机拍照,吸引了很多闲人前来围观。照片中的人物表情自然,形态各异,或热烈地交谈、或看着镜头微笑、或专注地吃饭,整个画面富有动感,非常生动。
北京街头发生了交通意外。
装满货物的马车走下坡,驾辕的牲口控制不住马车向前推的速度和重量,摔倒在地。清朝北京的道路一直没有认真铺筑过,都是土路,坑坑洼洼,马车陷进泥潭、骡马失蹄滑倒的情况所在多有。
被焚毁的前门箭楼。
断壁残垣诉说着历史的哀伤。1900年6月,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以前,义和团一把火点燃了前门外大片繁华的商业街区,数千家店铺化为灰烬,大火殃及前门瓮城,城楼和箭楼都被烧毁,直至1902年才得以重建。
孩子们在玩“盲人游戏”。
这个游戏有浓浓的年代感,我小时候也和伙伴们玩过,让我回忆童年。有一个人把眼睛蒙上,不能给提示,在划定的圈子里抓住小伙伴并说出他是谁。不知道现在的小朋友还玩此类游戏吗?
肃亲王善耆。
义和团运动期间,肃王府遭到炮火袭击,完全被毁掉,善耆带着全家流寓他处。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之际,善耆追随慈禧太后出逃。行抵大同,慈禧命令善耆回京,协助直隶总督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处理善后事宜。就是在此期间,善耆与日军有了勾结,以后家里出了多位汉奸,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他的第十四个女儿金碧辉(川岛芳子)。
紫禁城午门前有人力车夫揽客。
1900年8月15日以后,慈禧太后逃到了西安,紫禁城被美、日两军占领,其中美军控制着午门。非常时期才会出现照片中那样的景象,要是平常时日,这里戒备森严,文武大臣都不能随意通行,人力车怎么可能进来揽客呢?
北京鼓楼附近的农贸市场。
市场上人来人往,有卖水果的、有卖蔬菜的、有卖小吃的,非常热闹。不远处能看到鼓楼。
穷困潦倒的乞丐晕倒街头,奄奄一息。
这个可怜的乞丐晕倒在太阳底下,无人救助。身上的衣服没有一件完整的,几乎破成了碎片。他大概很快就要病饿而死。
饥饿的人们等待领取救济食品。
像上文提到的濒死的乞丐,并非个别现象。晚清时期社会凋敝,民生艰难,大量百姓吃不饱饭,稍有天灾人祸,就可能导致大量的饥民。比如1877-1878年发生的“丁戊奇荒”,数百年罕见,近千万人饿死。清朝最后10年,各地“抢米风潮”层出不穷,都是饥饿使然。
豪华宅院里的妇女,衣着华丽。
正对镜头那位穿旗装的妇女地位较为尊崇,所有人或坐或站,都是以她为中心的。左右两边的两位妇女裹小脚、穿弓鞋,来自汉人之家。

【如何订阅“小历史”?】“小历史”关注众所周知的历史大事件中常被忽略、被遮蔽的细节。在微信搜索“小历史”或Microhistory;也可扫描下图二维码,或长按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