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袁世凯穿制服身材臃肿,朝廷大臣嫁女儿阵势不小


近代以来,拜摄影术所赐,历史留下来的诸多痕迹之中多了一个门类——老照片。老照片记录了大量细节,能让我们直观真切地感受一去不复返的往事。今天,我们刊发10张晚清影像,共同见证100多年前的社会面貌。
01
晚清大臣盛宣怀与他的牛奶账单

盛宣怀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与西方人士交往甚多,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从现存档案来看,他在1870年代已经有了定期向洋货行购买牛奶、饼干、汽水的习惯。他每天喝牛奶半瓶,每月仅牛奶一项支出就超过4元,相当于当时上海普通女工一个月的工钱。
02
穿1905式制服的袁世凯

1905年,清廷练兵处正式拟订了新军军服样式,使用了数百年的旧式军服退出了历史舞台。袁世凯当时在练兵处担任会办练兵大臣(二把手),他参与了拟定军服样式的相关工作。不过,由于他本人又矮又胖(资料显示其身高160厘米左右),身材臃肿,穿上新军服没有显出威风、挺拔的一面。
03
穿着铠甲的袁世凯及其下属

清军铠甲包括甲和胄两部分。甲由上衣和下裳组成,上衣由九片甲衣组成,下裳由左右两片甲衣组成;胄由胄体和小片甲衣组成。1905年,随着朝廷推出新式军服,这种不适应近代战争的铠甲被抛弃。
04
1905年福建兴化女子学堂

这所女子学堂由传教士创办,外国妇女担任教师,在当地可谓开风气之先。画面中一位女学生站立,正在读课文。

按照当时的风俗,女子在结婚后梳起发髻,那么这些学生都是已婚妇女。她们能够走出家庭、学习新知,可见当地社会氛围比较包容和开放。你能认出她们在黑板上写的是哪一种语言吗?
05
朝廷大臣嫁女儿

大花轿刚刚抬出大宅门,众多身穿补服的官员前来相送,阵容豪华。不难判断,这位大臣在朝廷中担任着重要官职,人脉深广,有很强的影响力。
06
北京内城东南角楼及周边风光

这是一幅古老与现代、残破与新生相互交融的画面,并不复杂的被拍摄事物形成鲜明的对比。有着悠久历史的角楼已经坍塌,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在角楼之下,一条铁路向两边延展,连接起远方,带来革故鼎新的期盼。
07
寒冬时节采冰的场景

有哪位网友见过采冰吗?采来的冰块作何用途?其实这是一项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每年冬至之后北方最冷的那段时间,人们从河里采集冰块,在地窖里保存起来,等到第二年盛夏供富贵之人用来消暑降温。在没有冰箱冰柜的时代,最奢侈的降温方式就是冰块。
08
八旗富贵人家的千金小姐

这位千金一手拿折扇一手拿手绢,衣饰精美,面带微笑,仪态优雅,传达出生活富足的信息,也让人感受到她有着良好的教养。晚清时期,朝廷对八旗人口的生活保障大不如前,只有那些担任着重要官职和拥有显赫爵位的家庭还能过上优越的生活。
09
北京香山团城演武厅

团城演武厅是清朝乾隆时期修造的一处雄伟辉煌的武备建筑群,将城池、殿宇、亭台、校场等混为一体,风格独特。这里不仅是健锐营的练兵场,还是八旗兵丁合练演习的场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