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誉为“京西第一大寺”,辉煌时期僧人过万,因烂尾成废墟一片荒凉


点击蓝字,立即关注

在北京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樱桃沟村的仰山之巅,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栖隐寺。它曾在北魏太和年间建立,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金章宗八大水院之一的灵水院,僧众曾达数万名。然而,这座寺庙在抗战时期毁于炮火,2006年,门头沟斥巨资重建,计划2010年重新对外开放。被誉为“京西紫禁城”、“京西小故宫”的栖隐寺,却在2013年因破坏性过度复建或资金不足,被国土局叫停,至今已烂尾近10年。我们一起解开这座破败寺庙的神秘面纱,看看它所散发出的未完成之美和期待的光芒。

探访栖隐寺的烂尾历史
栖隐寺的烂尾历史,宛如一段扑朔迷离的故事。曾经辉煌的寺庙,在抗战烽火中沦为废墟。然而,2006年,门头沟以巨资将其重建,雄心勃勃地计划成为北京规模最大的寺院。主体框架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千手观音殿等多座殿宇已经建成,但由于各种原因,工程却在2013年被叫停。至今,栖隐寺的宏伟身影依然矗立在仰山之巅,虽未完成,却展现出一种未完成之美。

栖隐寺的建筑概况
栖隐寺的主体框架已经建成,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千手观音殿等多座殿宇。尽管整体工程烂尾,但大雄宝殿和天王殿的院落看起来很完整,气势非凡。然而,除了这些已经现雏形的建筑外,更多的角落荒芜,杂草丛生,残垣断瓦,如同一个沉睡的巨人,等待被唤醒。

未完成之美
尽管栖隐寺尚未完工,但它展示了震撼人心的煌煌巨制。主殿重檐庑殿顶,金黄琉璃瓦,层层台阶,若建成可与故宫相媲美。尽管只是未完成之美,但大雄宝殿和天王殿的部分看起来却很完整。栖隐寺的雏形仿佛是一颗潜在的明珠,闪烁着辉煌的光芒,令人遗憾和期待交织在心头。

尚未结束的故事
当地村民透露,栖隐寺还会重建,并对外开放,虽然这并非官方消息。这让人对栖隐寺的未来充满期待。文章表达对栖隐寺能够延续过去辉煌的期望,希望这座曾经花费巨大人力物力的寺庙能够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一座吸引游客和信徒的圣地。

前往栖隐寺的方式
如果你对这座未完成之美的寺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妨自驾前往。你可以通过导航前往“妙峰山镇森林防火站”,再往前1,200米,然后步行3.5公里即可到达栖隐寺。在这段路程中,或许你会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也会被栖隐寺独特的魅力所吸引。

栖隐寺的烂尾故事,既是历史的沉淀,也是未来的期待。它告诉我们,即便曾经辉煌的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伤痕,但只要我们用心重建,未完成之美就能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正如栖隐寺,尽管烂尾,却以其宏伟的雏形展示了一种深深的韵味,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未完成之美的建筑师,只需用心,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瑰丽传说。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让我们铭记栖隐寺的故事,勇敢面对未完成,发现其中的美丽,带着期待迎接未来的辉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