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儿的小馆子,却承载了一代人的味觉记忆!
要问在北京,上哪儿吃饭价格实惠,味道又好,北京的哥最有发言权,见天儿在北京城走南闯北,所以他们推荐的饭馆自然错不了,今儿就跟聊两家不起眼儿的路边馆子,第一家要说的是工体,鑫红碗饸烙面
所谓的饸烙面就是把和好的面放在饸烙床子里,利用杠杆儿原理,把面压成长条儿,在锅里煮得吃,这种做面条儿的方法 ,已经延续了1400多年,它是西北地区,特别喜欢吃的一种面食,给它取这名字的人,正是乾隆皇帝, 最早其实是叫‘河漏面’已经入谱了,但乾隆一听,越琢磨越不对劲,难道是在讽刺我治理河道不利吗?这才改名,叫成了饸烙!
名字看似随意,却是乾隆爷给起的,甭看这家店环境一般,可一波波排队吃面的人,那可真是络绎不绝,没有疫情的那会儿,每到饭点,都能排成一条长龙,据说赶上人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一千多碗饸烙面,挡不住的人气,吃不腻的饸烙面
大伙儿都说这儿的面条儿爽滑,而且很有嚼劲儿,原因就在于要反复揉面给它上劲儿,至少要饧面,揉面四道以上,才能抱到饸烙床子里压面,因为饸烙面的销量火爆,所以要求做面师父手上的速度一定要够快,久而久之,师傅也就练就了一手绝活儿,三秒一碗面,一点都不含糊,用的其实就是个巧劲儿
老北京人应该都知道,工体鑫红碗这家店,已经在咱北京城开二十多年了,据说是京城第一家经营饸烙面的馆子,口碑一直都很不错,1990年在东大桥市场,那会儿的环境也就十几平米,北京人吃饭的地儿就两张桌子,六个凳子,一个灶炖汤,一个灶炖肉,二十多年了,确实是一碗既纯粹又原始的饸烙面
二十块钱左右您就能吃饱,在北京城这样的馆子屈指可数,更何况还是开在工体附近,之前每逢国安比赛日,都能看着不少国安铁忠粉跟他家吃饭,除此之外,烤串儿盖饭的味道也都可圈可点
二:京城第一家中式快餐店
上世纪八十年代,西餐快餐肯德基,第一次把汉堡,炸鸡带进了北京城,当初这种西式快餐,在京城火爆一时,而西单香妃烤鸡的创始人,在吃过汉堡跟炸鸡后琢磨,这种快餐咱们自个儿也能做,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第一家中式快餐店,在西单正式开业了
跟肯德基一样,店内有各种五花八门的套餐,打小儿在西单长大的北京孩子,应该都没少吃他家的套餐,也算是北京孩子童年里的一个回忆,能坚持这么些年,一个是质量过硬,还有一个就是他家的快餐,非常符合北京人的口味
他家的必点美食想必大伙儿都知道,上这儿来,必吃香妃烤鸡,鸡肉腌得入味儿,烤得鲜嫩又健康,西式快餐大多都是炸鸡,西单这家香妃烤鸡完全不同,做的是烤鸡,老街坊一吃就是二十多年,对他家情有独钟
据说跟老北京烤鸭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是用吊炉烤出来的,跟烧烤烤鸡不是一个套路,值得一提的是厨子烤之前,还得给鸡的每个部位注射,因为鸡身上的每个部位宽度跟厚度都不一样,直接注射进去,能让鸡肉里边儿更入味儿
针管儿装的全都是腌制好的调味料,也算是香妃烤鸡腌制鸡肉的独家首创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鸡肉更入味儿,还可以吸入鸡肉上多余的油脂,让您吃起来不会感到腻口,而且每只鸡打多少针,打在哪儿,都是有讲究的
净膛鸡每只鸡的重量是1.5千克左右,也就是三斤,首先鸡腿儿得来一针,要扎得稍微厚一点儿,由此一来,汤汁儿就可以完全封闭起来了,他家的鸡,每只个头儿都差不多大 ,三斤左右,以传统浸泡腌制,更加容易入味儿,这样烤出来的鸡肉,味道自然,从内而外,散发着一种浓浓的香味儿,不会像一般的鸡肉,鸡皮儿偏咸,鸡肉偏淡
怪不得北京人都夸,他家的鸡肉非常入味儿呢,白芷,肉蔻,八角,香叶等调料,按照特定配比熬制出来的料汁儿就是这鸡肉好吃又不腻的秘密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还是一位老中医研制出来的,因为香妃烤鸡的老经理,老伴儿正是北京的一个中医世家
经过注射的鸡,腌制24个小时以后就可以吊炉烤制了,鸡肉之所以表皮金黄,是因为烤前刷了一层鸡蛋液,颜色金黄发亮,看着就非常有食欲,老外有炸鸡,咱有烤鸡,老外有汉堡,咱有火烧,这儿的火烧同样大受欢迎,用烤鸡烤出的鸡油,制作的油酥,层层分明,外酥里嫩
烤鸡烤出的鸡油加上色拉油炒制,就是火烧的油酥,所以这火烧的口味儿也是独家的,北京人都把它称之为鸡肉味火烧,来这儿要上一份套餐,有鸡,有粥,有火烧,还有不同种类的小菜,价格也就二三十块钱,相较于西式快餐的话,价钱非常实惠
两家店没有华而不实的吃食,环境也很一般,但看似不起眼的路边儿小店,吃饭的却全都是老主顾,对顾客从不忽悠,用最真挚的心和味道征服了所有北京人!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