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的青春记忆,年代剧《梦中的那片海》,只有老北京看得懂




年代剧《梦中的那片海》追忆70年代 重温青春岁月
年代剧《梦中的那片海》之前在北京卫视热播,虽说口碑褒贬不一,但在如今这个以流量为主的大环境下,能有一部京味儿年代剧实属不易,而且它承载了老一辈的青春记忆,所谓的‘那片海’说得正是咱北京的什刹海,冬天什刹海滑冰,直到现在依然北京城的一景儿,在上个世纪70年代,冬天的什刹海冰场,就是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

白天的门票是一毛五,晚上还有夜场,四九城的老炮儿全跟这儿聚齐,在这儿弄出点儿动静,绝对能闹个满城风雨,但也正是剧中的这个桥段,成了全剧最被北京老炮儿们吐槽的点,以往说什刹海,要不然是站在万宁桥远眺,要不然背景是钟鼓楼,可该剧却不按套路出牌,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
主角团身后的那座楼阁式建筑,成了全剧当中,最大的一个漏洞,这座楼阁式建筑的确存在,不过您得从什刹海酒吧一带往西走,距离宋庆龄故居不远,水面北岸就是这座楼,北京土著都知道,它的名字叫望海楼,根据电视剧花絮判断,当时剧中冰场的段落是在什刹海这段冰面上拍摄的,正好用了它当背景。
不过主角肖春生儿叱咤什刹海冰场的年代,这座楼连个影儿还没有呢,现在的这片望海楼景区,是2018年开放的新景区,这座望海楼是1994年开始建,1997年才建成,高15米,地上三层,由一个八面三檐圆顶的阁楼和一个二层楼组成,三面儿环水。
最初是个私人会所,后来成了什刹海风景规划区内启动的头一个整治项目,后来就慢慢变成一个小公园景观了,而电视剧《梦中的那片海》一开篇的时间设定是70年代末,距离这望海楼建成还有20年呢,于是这儿就成了全剧最大的一个槽点。

背景有失误,但情节还原度还是很高的,男主肖春生儿的出场时,把那个年代的顶级装备都亮了出来,比方说大二八,羊剪绒帽子,溜冰鞋,等等,绝对是70年代北京顽主必不可少的三大标配,是老北京人回忆杀中‘倍儿有面儿’的青春记忆。
不知道您各位,还记得它们背后的讲究和规矩吗?先说这大二八自行车,是老家儿生活里的必需品,更是青春里的奢侈品,很多北京孩子打小儿都是偷偷摸摸地把老家儿的二八车骑出了家门儿,由于个儿小够不着,所以只能掏裆骑,乍一看,姿势跟射大雕差不多。

那会儿,能拥有一辆自个儿的自行车,是很多小年轻儿的梦想,永和久两个字儿组成的一辆自行车,红黄绿三色的凤凰扭头傲视,一只小白鸽子配着FP俩字母,看到这些商标,您是不是觉得倍儿眼熟呢,永久,凤凰,飞鸽,绝对是当年自行车界的三大顶流。
老北京当年还编了一句顺口溜,飞鸽利,永久轻,骑上凤凰不用蹬,二八自行车骑上了别人就抢不走,可这一不留神帽子就让人飞了,当年老北京戴的帽子现在可不好找了,这是过去最流行的羊剪绒,那时候普通人家的孩子,要想买顶羊剪绒帽子得不吃不喝攒一个月,用现在的话说算是轻奢品。
买不起,还有别的招儿,也就是飞帽子,冰场上经常能看到这景儿,有的是小孩儿犯坏,也有的是显摆自个儿骑车或者滑冰的技术,纯粹地炫耀,再说到滑冰《梦中的那片海》里的冰鞋,老炮儿讲究的是天津的鞋,黑龙的刀,一套下来就得50多块。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梦中的那片海》里,磨冰鞋的老爷子,并非虚构出来的人物,众所周知,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位修冰刀的老师傅,叫王培之,老爷子是冰刀王的传承人,后面的剧情里也有真实的人物,给贺红玲的母亲做搭桥手术时,剧中提到的苏教授,虽然没露脸,其实就是中国心脏外科先驱和奠基人苏鸿熙。

这些牵动着时光的老物件和影影绰绰的真实人物,让这部剧如同一辆时光穿梭机,唤起了老北京人的青春情感和记忆,还有这么一段,为了浪漫的爱情,肖春生儿骑着挎子,带着贺红玲到长城上拉小提琴,登的是正是八达岭长城。

但问题是从什刹海边儿上到八达岭长城,全程60多公里,挎子时速开足了能达到60公里每小时,在寒风里风驰电挚一个钟头,还能到顶儿上拉小提琴,这浪漫的爱情挺冻手的,再说一个《梦中的那片海》里的地标,钟鼓楼。
第一集里叶国华骑着自行车追姑娘,背景就是钟鼓楼,齐天儿做买卖,选的是人多的地儿,也选在了钟鼓楼脚底下,虽然不是现场取景,但很显然外景儿参考的是鼓楼东大街的这组建筑,这组勾连搭的建筑是典型的民国风格,100多年了一直延续着。 
钟鼓楼频频上镜,并非偶然,古代钟鼓楼的作用,咱不用多说,击鼓鸣钟为北京报时,钟鼓楼下还形成了繁华的市场, 七十年代的钟鼓楼,还没那么多舞龙踢毽子的,那是个大市场,盖着铁皮屋顶,在王洛宾的一段纪录片里,还能找到这个市场,卖小吃的,卖百货的什么都有。

 老北京一句‘东单西四鼓楼前’市场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从这而来的,鼓楼东大街,根据周围老街坊的回忆,八十年代鼓楼东大街路南,确实有一家类似齐天开的日用杂货店,东西倍儿全,锅碗瓢盆儿,五金电器,劳保用品,肥皂扫帚,甚至小孩儿坐的小竹车都能买到,不过这家店后来何去何从就没人记得清了。
从八十年代开始,鼓楼东大街,开始卖各种电子游戏和周边一直持续到了今天,话说剧中的齐天儿要是再坚持两天,没准儿就成北京游戏机行业的先驱了,除此之外,主角团经常下馆子,这里头有不少咱们熟悉的地儿,比如老莫儿,这是肖春生儿跟兄弟们大快朵颐的地方。
大地西餐厅,这是黑子跟陈宏军暗中勾结的地方,后来得知,俩地儿,可不是剧组搭的景儿,而是专门到这些老字号现场拍的,老莫儿,但凡年代剧里必出现,之所以没有大地西餐厅,是因为大地在1966年因为崇洋停业了,直到1980年,才把西四路口的一处人防工事改成了西餐厅。
重新开业,人称‘小老莫儿’甭忘了,老一辈北京人都把老莫儿俄餐吃出了情怀,面对显然实惠的大地西餐厅是趋之若鹜,八十年代的时候,门口等座儿的排长队,根本关不上门儿,所以说《梦中的那片海》拍的挺讲究,70年代末,就得吃老莫儿,到了八九十年代,就转战大地西餐厅了。
细节倒映着生活与时代的点滴样貌《梦中的那片海》 用一次又一次地下馆子,塑造着一代人的青春,老北京人看后,很难不为之动容,一部年代剧,不仅仅演的是一代人的生活,也是一座城市的过往!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