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北京,北京已经死了,曾经的美好,只能停留在记忆中的画面




老北京的味儿,早已变没了,你的首都,我们的北京!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提起北京或者北京土著,全都是一些负面情绪,各种评价北京人的文章,让我们一言难尽,曾经清净的北京如今已经变得面目全非,越来越嘈杂,早上出门儿没了叫卖和大碗茶

没错儿,老北京的味儿早已变没,剩下的只有数不清的京黑,饶世界骂北京人,拉踩北京人,您不喜欢这儿,还来这儿干嘛?您是来这儿赚完钱就能拍屁股走人,但这儿是北京人的家,北京人不会惯着你们

想去崇文宣武,地图上已没有,梦到曾经的老北京,眼泪又流了一宿,记忆里的老北京城墙,胡同四合院里的芳香,北京大爷早清儿吊嗓儿,满大街全都是京腔儿,这才是北京土著记忆里的北京

曾经的北京天是蓝色的,路也不堵,现如今又是堵车,又是雾霾,彻底变成了一个商业化的坟墓,越来越没有人情味儿,越来越没有市井气息

作为一个老北京人,北京土著没有你们想象得那么有优越感,摇不上号儿,买房照样要贷款,有百分之八十的北京孩子结婚甚至连房都买不起,只能租房凑乎,在外地人眼里,北京人什么都不愁,要什么有什么,一不愁吃,二不愁穿

事实上,北京土著在自个儿家门口,一点光儿都沾不上,只有110开头的身份证儿和北京户口,可它除了能代表自个儿的身份还能有什么用?有些时候甚至会因为自个儿的身份遭到别人的排挤

在北京,排挤北京人的企业以及公司只多不少,没有任何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是北京人,仿佛在他们眼中,打小儿在皇城根儿下长大的孩子都不求上进,全都没有外地人努力,隔三岔五就会听说有北京人因为工作问题遭到辞退

无形当中,让北京孩子很被动,在自个儿家门口儿,凭借双手挣钱养家,还得看别人的脸色,说是北京土著,其实还不如北漂更受欢迎,只要您舍得死,丫就舍得埋

作为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北京人,感到压力很大,因为北京未来是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天下,想要在职场往上爬,北京人只要昧着良心说话,想要生存下去,先要学会如何装孙子

北京人活在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这些年来的变化越来越白痴,让北京土著的内心充满了愤怒,曾经的美好,只能停留在记忆中的画面

家里往上三辈儿都生在北京,可这儿不再是北京了,北京已经死了,几千万人,我们只属于三分之一,就连崇文宣武都成我们心中的念想儿了,堵死的三环路和吓死人的房价,老北京人都被大波轰儿到五环外安家

城市越来越发达,但却扼杀了老北京文化,谁又真正替底层的北京人着想过,这只是我作为一个北京人的心里话,也是所有北京土著该有的愤怒,不少北京人经常说北京已经死了,再也找不回当初的味道了!

北京是全国人民的首都,唯独不是北京人的北京,北京人在不断消逝,文化也在慢慢倒退,所以北京真的死了,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就拿宣武区110104来说,曾经全都是老宣武,可现如今呢?不都是户口在宣武,人在其他区县

平日里想跟朋友聚聚都是件难事儿,您如果住在丰台区,朋友住在亦庄,甚至更远,聚在一起吃顿饭回去如果打车的话,一趟下来,路费上趟河北都绰绰有余,比赛日想上工体看国安比赛

球儿赛结束后,很多时候连地铁都赶不上,等到家也凌晨半夜了,第二天还得早起挤地铁,老话儿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老北京土著最大的特质就是有一股精气神儿,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北京精神

但北京人都搬五环了,哪儿还有北京精神,除了工体“最后的老北京四合院”,全都是一些不守规矩的新北京人,在他们身上,没有任何北京人的影子

在不少老北京人眼中,北京城已经变质了,曾经发生过的一些故事也记一次少一次,也只是我们心中留下的一个念想儿而已,现在的北京城,逮蛐蛐儿,听鸽哨儿,得上自然博物馆,老北京博物馆,可着四九城都再也听不到蛐蛐儿声和悦耳的鸽哨

看老北京胡同,找自个儿曾经住过的家还得上“地下北京城”因为原来的胡同旧址,早就夷为平地,扩建成马路了,小吃就更甭说了,地道的馆子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四六不靠的饭馆

所以北京真的死了,已经不再是北京人心中的北京了,而北京人之所以还这么热爱这个城市,因为它是我们的家乡,在它的每个角落都曾留下过北京人的足迹

它不仅是我们的荣耀,更是我们的根儿,而当我们身在外,北京是我们的一张名片儿,也是北京人一辈子都撕不掉的标签儿,试图剪辑曾经的片段,可太多故事还在延续,从不曾间断

它给我们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没什么可以代替,但如今却成了北京人身上的一个包袱,想甩都甩不掉!无论北京城怎么变,北京人对它的感情永远都不会变!北京精神永存!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