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冷门历史,国子监里话反贪,解析照贪镜的由来!
北京国子监作为古代唯一的一所大学,地位上比如今的清华可高多了,自然要想在这儿当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您有所不知,想进校门儿,您先得经历一场刻骨铭心的学前教育,科举考试的考场,其实也是国子监的学前教育大课堂,课程内容,反腐倡廉
主讲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考场里上课,这课讲得可不一般,打小抄儿,写满了蝇头小楷的夹带,在国子监的‘科举展’上,各种稀奇古怪的古代作弊方法,让北京人忍不住感叹,有这闲功夫您多念两篇书不好吗
而对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来说,考试作弊已经不是念书努力不努力的事儿了,而是道德败坏的问题,朱元璋那是苦孩子出身,打小儿看多了贪官污吏,当了皇帝之后对贪污受贿痛恨至极,绝对是大明朝反贪第一人
在他看来,这些考生还没进国子监就敢作弊,明儿个就敢亏空了整个国库, 而朱老师的反贪第一课就从考场上开始,要求考生从点名进场开始,就要经过严格的搜查,如果发现有夹带小抄儿,或者跟其他人交换答案作弊的,直接押到考场前边的枷号儿,当场示众一个月
这还不算完,朱老师要让您铭心刻骨一辈子,凡是考试作弊的从此革去所有功名,剥夺考试权利终身,而对于那些考进国子监还敢作弊的,朱老师下手更狠,吊着,饿着,甚至是处以极刑
国子监最兴旺的时候,一条成贤街上住进了8000多名学生,挤破了脑袋也要来这儿念书,国子监用高薪养廉诱惑可不小,学生代言也非常优厚,我给您念叨,念叨,首先穿得不错,从头巾到长衫,一年四季的衣服全包,吃的也还成,每25个人配一个厨子,定期有肉吃
油盐酱醋每天还会发放补助,没有后顾之忧,家里有媳妇儿的每个月还给家属补贴,更关键的一点,毕业之后包分配,未来无比光明,可很显然,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衣食住行全包了,自然这要求也要严格点,国子监学生每天都要临摹一幅字,每三天要背一篇书
每月还要上交六篇作文,对于学生来说,可怕的不是作业,而是无处不在的校规,而且不少在现如今看来相当的不人道,如今都讲究寓教于乐,可当年国子监的学生,却都是往学术超人的方向培养的,各种对娱乐的向往追求一律全免
美食,甭想了,严禁擅自进厨房,更不许评论学校伙食,耍帅就更甭惦记了,除了校服,其他衣服都不许穿,把酒吟诗,免了吧,宿舍里坚决不许饮酒唱歌,高谈阔论也省省吧,为了防止在校期间就开始结党营私,国子监里绝对不许谈论国事
或许当年朱元璋制定校规的时候,就是怕各种休闲活动,成了未来滋生腐败的源头,这才决定把它们消灭在校园里,扼杀在萌芽当中,皇帝在国子监里建了一处‘百家讲坛’您知道它在什么地儿吗?
正是国子监最有名的辟雍,这地方本来是清朝皇帝给自个儿建的,偶尔到国子监当一回客座教授,这叫‘临雍讲学’乾隆皇帝还规定,皇帝登基必须来辟雍演讲一次,这劲头儿有点类似于就职演说,可让皇帝亲自来做反贪报告,这难免有点居高临下,不能深入群众
其实皇帝到国子监临雍讲学,主要是做点评,主讲人都是他请来的各位在职的高官们,这简直就是一个官场版的‘百家讲坛’能被皇帝挑中的,这些官员们各个学术渊博,官场经验丰富,按理说都应该是朝廷百官的楷模
但是国子监百家讲坛的各位导师,也会遭遇‘谎话门’在国子监隔壁的孔庙有一片进士提名碑,但金榜高中,登上进士碑,只是他们的人生第一步, 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把到国子监讲课当教授,甚至是当上校长当做人生的重大目标
这就代表着未来的朝廷重臣都是自个儿的弟子,而当过国子监校长的,有明朝著名的改革派张居正‘铁齿铜牙纪晓岚’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这些人在历史上都是有着较好的口碑,非常值得学习,但是也有著名的大贪官严嵩这样的,自然在台上是仁义道德,谎话连篇
把他当偶像估计就离反贪局不远了,显然跟对老师做对事,这也是对当年国子监学生们的一大考验,最后再来说说‘照贪镜’敢把贪官拉下马,每年北京城高考,来孔庙拜拜孔老夫子的,学生和家长不在少数,可是社会上有类人,想起敬孔庙恐怕都要腿软,这就是贪官们
因为有不少贪官前辈们,都在孔庙有过悲惨的经历,究竟是什么东西能让贪官也犯难呢?正是孔庙大成殿门口的那株‘触奸柏’这棵树是元朝第一任国子监校长,许衡种下的,在元朝它还普普通通,一直到了明朝这棵树居然显灵了
明朝嘉靖年间,严嵩来孔庙祭孔,按说大臣代皇帝祭孔,只能走到大成殿下面的台阶就该叩拜了,可严嵩仗着自个儿把持朝纲,迈上台阶就往殿前走,就在这个时候一阵狂风呼啸,大成殿门口的柏树枝子,一下子就掀掉了严嵩头顶上的乌纱帽
丢脸丢到了家,大伙儿都感叹这树简直就是铲奸除恶太灵了,要知道,严嵩可不是唯一的一个被掀掉乌纱帽的,几十年之后,祸国殃民的九千岁魏忠贤再次在触奸柏下落马,而且更狠,树上掉下一个大树枝子来
正好砸到他头上,打那以后儿大伙儿认定了,大成殿前头这颗柏树,就是一面儿贪官的照贪镜,走到树下就能现了原型,而孔老夫子不仅是天下文人的偶像,更是北京城的反贪形象大使!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