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北京,横扫四九城老字号,一碗不起眼的肉汤另有乾坤!




横扫四九城,解析老字号里的当家菜!
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吃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地位很重要,在咱北京有很多代表性的美味蕴含着老北京的饮食文化,但是有一种吃食让人觉得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有人说它是水煮蛟龙,滋味醇厚,也是地道的美味,所以今儿跟大伙儿聊聊水中乾坤的味道

名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这话可能北京人都听腻了,说的正是咱北京砂锅居的当家菜,砂锅白肉,以前说起砂锅白肉,白肉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儿,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幕后英雄

咱们都知道,砂锅居的白肉好吃,首先是因为肉好,但是您要是自个儿买了上好的猪肉,回家也熬不出人家老字号的味儿来,因为绝招儿就在这一锅汤里,据说这汤底自建店之日就有了,可以说是砂锅居的镇店之宝

无论什么口味的砂锅菜都离不开它,平时咱吃的时候只看见了里边的白肉,粉丝,白菜之类的,其实就在这汤里还藏着一位大功臣,汤里除了骨头以外都是不加任何调料的,为的就是保证汤里是纯粹的骨头香,而不会被其它调料所掩盖

西城区的新街口老西安饭庄,一听名字就跟北京没什么关系,这家经营牛羊肉的饭店在北京有数十年的历史了,而他们家的当家菜就是北京人都特别熟悉的一道西北菜,羊肉泡馍,当年的北京城,没有正宗的西北吃食,从延安根据地迁到北京的各级政权和军队当中都不乏西北人

因此才有了流传至今的西安饭庄,以往一说到西北菜,肯定是以牛羊肉为主打,这家西安饭庄也不例外,他们家的羊肉泡馍就是招牌菜之一,羊肉泡馍里边最重要的就是泡馍所用的羊肉汤了,这里的羊肉都来自于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每天都有人对肉进行检查

标准主要有三项,第一是外观,就是看肉的色泽是不是鲜嫩红润,而且富有弹性,其次就是检查分量了,老西安饭庄,每天至少要放200到300斤的鲜羊肉和150斤的羊头骨到汤里,这样才能保证它的原汁原味

再有就是检验证明了,相当于羊肉的资格证儿,只有都具备了,这些远道而来的羊肉才有上岗工作的资格,老西饭庄的羊肉汤也是很有传统的,是从建店留到现在的老汤汤底,其中所用的羊肉都是选用羊身上腰窝,胸口和后腿这几个部分的肉

经过清水浸泡5个小时左右才能放到老汤当中,同时汤底当中还有20几种‘秘方调料’这些材料组合到一起,才能制成这么一锅清香纯正的羊肉汤,羊肉汤做好了之后,还得把肉捞出来切成小块盛到碗里

很多地方做羊肉泡馍都是在厨房里直接把馍放在汤里,再端到您面前,但西安饭庄却完全不一样,让北京人能体会到自个儿动手掰馍的感觉,北京人进店吃饭,服务员都将一个大瓷碗放到您跟前,可以按照自个儿的喜好和习惯亲自掰馍,然后放回碗里,再端进去给厨房制作

老西安饭庄的羊肉泡馍讲究三绝,第一是肉,得肥而不腻,其次是汤,得清香纯正,再有就是这馍得煮而不烂,这才算得上是纯正的羊肉泡馍,再有就是吃法上,在这儿吃到的羊肉泡馍都是宽汤大煮,俗称‘水围城’说白了就是把掰好的馍放在中间,汤汁儿都在周围

吃的时候混着吃,大口大口的,最后所有的汤,肉,馍全都吃得精光才行,老北京面茶北京土著都喝过,在清代汤米人所写的《都门竹枝词》里就有记载

锦芳小吃是咱老北京的传统小吃店了,糖耳朵,芝麻饼等等应有尽有,可着咱北京小吃琢磨,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吃不着的,这儿的面茶就是一大特色,据说曾经还创下了一天卖出1000碗的最高记录

它的原材料分别是大米面,黄米面,麻酱,花椒水,芝麻和盐,没经过处理的麻酱特别粘稠,舀起来拉伸得特别长,仔细观察还有一些颗粒感,而所要做的就是将麻酱稀释,一边搅拌一边倒色拉油,处理过后的麻酱明显顺滑了很多,很容易达到入口即化的效果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部分了,面茶面茶,关键就在于面上,锦芳小吃制作的面茶用的是大米面和黄米面,比例大概是一比一,把它们倒在同一个盆里,用温水慢慢稀释,就两小碗的面粉,就得加入十大勺的温水

而后就是最费劲地熬制了,最后做出的面茶颇有点像玉米糊,闻起来还有一股清香味儿,盛到碗里还得浇上一层麻酱以及芝麻与盐混合而成的芝麻盐,这样就做成了一碗浓香醇厚的老北京面茶!老北京吃食都大有讲究,所以平时看似不起眼的吃食实则另有乾坤!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