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感思】眼里有人和目中无人



于是之,(1927年—2013年),北京人艺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等。
老戏骨李光复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13岁进北京人艺开始做学员,有天晚上在楼道里,灯光不好,他晃晃荡荡跑着跳着走。这时前面遇见一人,多远就闪身靠边给他让道,身姿特别规矩和谦逊,直到让他轻松走过去。等他走过去回头看,才发现是被外界尊为大师的艺术家于是之(《茶馆》里演王利发)。
时隔多年,李光复老师在采访中特别提出这件事,可见这件事对他一生做人做事的影响。
北京人艺演员何冰也讲了关于对老艺术家于是之的一些感受。
他中央戏剧学院刚毕业的时候去看于是之的话剧表演《茶馆》。他说,当时也没感觉于老师演得有多好啊,观众掌声也不多,老爷子年龄大了,还有出错的地方。
后来,他才意识到,当年没看出好,是因为自己不懂。随着他对舞台表演的理解越来越成熟,才回味到于是之当年的伟大:台上从不跪舔观众,从不迎合讨好,有没有掌声都会一心一意演好戏,自信达到巅峰状态,这对一个演员来说,非常了不起。
何冰说:“我至今也到不了于老师这种境界,如果我在台上演戏,内心会非常渴望得到观众的喝彩,如果台下长时间没有掌声,我会心虚,演戏效果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两段描述,体现于是之老先生对德艺双馨的部分注解:生活中与人打交道要眼里有人,恪守谦虚礼让的规矩礼仪,哪怕是面对一个孩子;舞台上追求艺术表现要目中无人,自信专注,并不以有没有掌声而忐忑或乱了方寸,哪怕是面对衣食父母。
End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