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别样婚礼



文章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1972年的北京,正举行着一场别样的婚礼。
婚礼上的新郎与新娘,一人是高龄65岁的花甲老人,一人是32岁的年轻女性,两人年龄相差三十三岁!
即便如此,二人的眼里却满是情愫,婚礼现场的人们也纷纷祝福。
而这位六十五岁的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开国上将宋时轮。
年轻女子的身份同样令人吃惊,这位女子名叫郑晓存,是宋时轮已经去世的妻子郑继斯亲妹妹。
宋时轮之所以迎娶比自己小33岁的小姨子,是因为妻子临终前的遗言。
那么,宋时轮妻子因何去世?遗言是什么?宋时轮又和这对姐妹花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相濡以沫的模范夫妻
1967年或许是宋时轮最为伤心的一年,因为这时,自己最爱的妻子郑继斯患病住院,并且情况愈发严重。
这个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开国上将,在妻子的病床前,却是伤心得泪水直流,面对妻子的日渐消瘦,他竟无能为力。
病床上的郑继斯显得十分镇静,她深知自己撑不了多久了,于是,在临终之际,郑继斯留下了自己最后的遗愿。
“多多照顾晓存,把她接到北京来住”。
宋时轮知道,郑继斯口中的“晓存”正是她的妹妹郑晓存,而要自己把其接到北京来照顾,这其中的言外之意也很明确了:妻子希望自己死后,宋时轮能迎娶郑晓存。
郑继斯逐渐闭上自己的双眼,弥留之际,回忆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和宋时轮相遇的那时候……
那是1941年的延安,彼时年仅二十五岁的郑继斯正在抗大支部担任指导员,年轻有活力的她也正为革命事业奋斗着。

郑继斯是四年前来到延安的,那时候正值抗战全面爆发,郑继斯向往着中共,深知中共才能拯救中国,于是便义无反顾来到延安。
一天,郑继斯遇到了一个奇怪的首长,这位首长据说是老革命了,官衔也不低,但是对每一个同志都非常和蔼谦虚,而且,他的身边还带着一个女儿。
这个首长就是宋时轮。
郑继斯无法想象,宋时轮看上去有些消瘦,对每个人都和颜悦色,但是为何却被军中称为“虎将”。
了解后才得知,宋时轮在战场表现勇猛,屡战屡胜,即便是面对人数众多的国民党军队和日军,宋时轮都毫无畏惧。
年轻的郑继斯自然就对宋时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二人也因为工作原因得以相识。
宋时轮对于这位年轻女子也十分敬佩,因为她虽然年轻,但是骨子里的执拗和对革命的热情却不弱于任何人。
昔日,宋时轮之所以和邹氏离婚,主要就是因为怕连累她,并且邹氏对革命毫无认知,两人极度不合适才选择的分手。

如今,宋时轮遇到了一个热衷革命的女子,而且还同在延安,宋时轮心中也对郑继斯有了一些感情,但是想到自己带着女儿,宋时轮便抑制住自己的情绪。
可郑继斯却不介意,反倒是经常和宋兰英相处,宋兰英也非常喜欢这位“大姐姐”。
终于,在他人的撮合与互相的暗自倾心之下,宋时轮和郑继斯坦白心胸,互表爱意,美满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宋时轮很快便和郑继斯育有一女,名叫“宋崇实”。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因为奶水不足,朱德大方地将自己家的奶牛让给了宋时轮,使得宋崇实得以在小时候喝到充足的奶水,健康地成长。
正因如此,宋时轮和朱老总的关系很好,此外,陈赓等人同样与宋时轮交往甚密,这也反映了党员之间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
作为党的重要将领,宋时轮和妻子注定在战争时期是聚少离多的。
宋时轮不久后前往山东抗日根据地,担任参谋长一职,并且为山东的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山东,宋时轮参与领导山东野战军,歼灭了两万多国民党士兵,为抗战后的国家稳定起到了关键作用。

抗战结束后,国共双方寻求谈判,宋时轮也被调任至北平,担任北平谈判的重要角色。
到职后,宋时轮做了大量工作,面对着国民党方面的刁难和恫吓,宋时轮不慌不忙,多次化险为夷,为我党争取到了极为良好的舆论坏境和条件,受到了毛主席和叶剑英的多次表扬。
随着解放战争的爆发,宋时轮转战华东,并且担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的司令员,开始了他最为辉煌的战斗篇章。
数年解放战争期间,宋时轮带领自己的十纵,将自己的“虎将”威名彻底打响,彼时流传有这么一句话:排炮不动,必是十纵。
几次重要的阻击战,宋时轮都完美完成任务,面对宋时轮的十纵部队,敌人也是叫苦连连,每次和宋时轮作战都会受到较大损失。
之后的济南战役,渡江战役等重要的大型战役,宋时轮都带领十纵立下了汗马功劳,十纵也成为了解放战争中我军的一支强力部队。
从革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宋时轮在战场上立下了无数功劳,也因此,1955年授勋仪式上,毛主席亲手授予他开国上将的勋章。

宋时轮多年在外作战,夫妻二人聚少离多,但是这并未让两人的感情变淡,反而是稳固如初,成为了一对令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对于妻子的默默相守,宋时轮十分感动,除了对丈夫的爱情外,郑继斯对于宋时轮的女儿宋兰英也关心有加。
郑继斯是宋兰英的后妈,但是对于宋兰英来说,郑继斯宛如亲妈一般,对自己十分宠溺,从小便想办法为自己弄高营养的食物,让自己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就是这么一位贤妻良母,却在1967年被病魔无情地夺去了生命,宋时轮这位铁血猛将在妻子床前泣不成声。
伤心过后,宋时轮牢记了自己妻子留下的遗愿:照顾妹妹郑晓存。
第一次见到郑晓存是在1952年,当时宋时轮刚从朝鲜战场回来,是国家和人民的大英雄。
回到家后,郑继斯的妹妹郑晓存也在家里,于是郑继斯便向丈夫介绍了自己这位妹妹。
宋时轮随后便掏出了一支派克钢笔,这是一支非常贵重的钢笔,宋时轮毫不犹豫地便将其当作见面礼送给了郑晓存。

郑晓存也知道这支钢笔的贵重,连忙摆手拒绝,但是宋时轮盛情难却,郑晓存便感动地收下了。
可能此时的二人也不会想到,日后他们会成为一对恩爱的夫妻。
永不磨灭的爱情
那支派克钢笔一度成为郑晓存最为珍贵的东西,不过之后郑晓存送给了自己的大嫂伊民,因为伊民参加工作,非常需要一支钢笔,懂事的郑晓存便将这支钢笔赠予了大嫂。
宋时轮妻子去世的时候,宋时轮已经六十岁,郑晓存才二十七岁,二人年纪差达到了三十三岁。
可郑继斯却希望宋时轮娶郑晓存为妻,好好照顾她,这显然让宋时轮有些为难。
之后几年,宋时轮一直没能完成妻子的遗愿,一是因为自己沉浸在失去妻子的悲痛之情中,再加上事务繁多,几乎没有其他精力去考虑此事。
二是因为宋时轮始终认为自己和小姨子年龄差距过大,实在是不合适,所以一直没有主动找到郑晓存。
四年后的1971年,宋时轮的状况好了很多,他也开始慎重考虑妻子留下的遗愿,他知道,妻子去世后,郑晓存的亲人没剩几个了,的确需要人照顾。
而且郑晓存毕竟是一名女子,且如今也并未结婚,生活有些艰难,因此,宋时轮下定决心打算将郑晓存接来北京。
不久后,宋时轮便让人接郑晓存来到了北京,郑晓存的到来,也将治愈宋时轮因为失去妻子而造成的持续几年的悲痛。
郑晓存到来后,经常安慰宋时轮,并且总是把宋时轮的家里打扫得非常干净。
宋时轮面对郑晓存的善解人意十分感动,也十分欣慰,1972年,经过组织上的批准后,宋时轮和郑晓存成功结为夫妻,喜结连理。
当时,宋时轮六十五岁,郑晓存三十二岁,这对相差三十三岁的夫妻,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宋时轮的很多老战友也都祝福:老宋,你有好福气啊!宋时轮总会开心地露出笑容。
和郑晓存结为夫妻,不仅是宋时轮照顾了郑晓存的生活,郑晓存同样治愈了宋时轮的悲痛之情,让他再次以乐观态度对待生活。

先后娶了郑继斯和郑晓存为妻子,宋时轮始终能把自己的家庭家风维持得非常优秀。
此前自己的女儿宋兰英便在宋时轮的教育下,打算长大后报效祖国,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宋兰英便立志要前往朝鲜战场为国奉献。
只可惜前往战场途中遭遇车祸,无法继续出征,好在有宋时轮和郑继斯的安慰,这才让宋兰英缓和了心态。
无论是郑继斯还是郑晓存,也都在宋时轮的影响下非常强调品格的教育,郑晓存也在和宋时轮结婚后生下了一个女儿,名为“宋百一”。
郑晓存对于宋兰英和宋崇实同样爱护有加,一家人和和睦睦,可谓是人见人羡,在当时传为美谈。

除了在家庭中注重子女的教育,宋时轮在工作中同样非常看重道德和品行的培养。
担任华东野战军指挥官和十纵司令员时,宋时轮就经常教育部下,一定要讲真话,做实事,求真务实才能打胜仗。
新中国成立后,宋时轮开始参与国家的建设工作,无论是军队建设还是国家经济建设,宋时轮都经常强调做实事,讲真话。
对于军队管理,宋时轮要求军队训练一定要按时按量完成,不能有半点马虎,这也是我国军队战斗力一直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宋时轮经常亲身前往实地考察,检查当地粮食生产,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将实情一一上报中央,这让当时我国许多地区得以稳定发展。
宋时轮将军可谓是在文武两方面都为国家立下了十分重大的功劳,不愧为我国的开国上将。

1991年,时年八十四岁的宋时轮因病去世,一时间,无数人悲痛万分,陪伴在病床前的郑晓存更是泪如雨下。
结语
宋时轮是一名革命英雄,在革命时期为国奉献,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样一位“虎将”也遇到了自己最爱的两个女人,郑继斯和郑晓存,那段艰难又特殊的时期,宋时轮将军能够拥有两段如此感人肺腑的爱情,实在是令人不禁感叹爱情的美好和伟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