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声留,爱相随



五颜六色的天空
引言:她的嗓音是那般的美妙,她的声音有拨动心弦的力量,人物在她的声音中复活,她用声音塑造的角色,成为几代人永恒的记忆....
还记得那些熟悉的声音吗,这几乎是世界上最温柔的嗓音用最平常的语言说出的最让人倾心的话语”。
有《卖花姑娘》花妮的少女范儿 ,《人证》八杉恭子中高冷范儿,《静静的顿河》粗野范儿,《婆媳之间》中的吉顺温柔范,角色的不同特点在她的声音里被她演绎的异彩纷呈,有着耐人寻味的美,她的声音就像一个奇异的世界,如今她的声音已成绝响....
她就是配音皇后——向隽殊
向雋殊(向隽殊),曾用名徐佩华(1925年4月7日-2016年12月12日)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世家,祖籍四川巫山,他的父亲喜读诗文擅长书法,父亲给她起名字时煞费了一番苦心,很有历史厚重感的(雋)字,向雋殊,音还是那个音,但字不是那个字,后来因为很少人认识这个“雋”字,甚至给邮件投递都造成困难,最后接受了“隽”这个音俗字不俗。在父亲古朴正直的家风和广征博引的家教下,幼年的向隽殊受到了良好的熏陶...

可是幸福总是很短暂,在向隽殊8岁那年父亲突然病故,这个充满幸福温馨的家庭陷入了困境。母亲带着他们兄妹三人颠沛流离,柔弱的母亲苦苦支撑家中三个儿女的开销,后来生计实在难以维持,只得拆散一家骨肉,分别将孩子更换姓氏送给他人
年仅十岁的向隽殊远离开家乡,被哈尔滨一徐姓人家收做养女,并改名徐佩华。
早早经历生离死别、寄人篱下,改名换姓的向隽殊,性格内向,但很坚强,她勤奋好学,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哈尔滨市唯一的一所女子中学,之后又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平私立贝满女子中学。

随着向隽殊慢慢长大,她似乎看到了美好的明天在向她招手,1941年,在她才刚满16岁时,却等来了养母的婚书,让她成亲,而且毫无回旋的余地。她要求解除婚约,养母不允,她所有的努力何尝不是为了摆脱寄人篱下的尴尬,又怎么可能仓促的接受这样一段被安排的婚姻,养母说你若不答应成亲就不要在这个家住了,从此不再是我的女儿,于是她只好离开徐家,改回了自己原来的姓名,一个人踏上求学之路...
虽然生活颠沛流离,坚强的向隽殊努力的生活和学习,1943年她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平京华美术学院音乐系。在校期间,参加过话剧《群莺乱飞》的公演,受到观众好评;又应古城剧社之邀,在话剧《歌衫泪痕》中扮演女主角,显露出了她的艺术表演才能。
向隽殊少年时期的坎坷遭遇和流离失所的生活,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她开始了新生活,1949年5月向隽殊参加了华北大学文化戏剧科的学习,九月份结业,被分配到东北电影制片厂(长影前身),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代译制片的配音员
在这里,24岁的她不仅开启了自己辉煌的事业,也在最美好的年纪遇到了一个最优秀的人。她邂逅了人间最美好的爱情,即后来成为她丈夫的苏云。

苏云原名苏怀发,(1925年-2005年)出生于陵川县城关镇一个农民家庭。
高小毕业后,苏云的父亲无力再供他读初中,把他送到镇上一家镶牙铺去当学徒。此时正值卢沟桥事变,全国抗日热情高涨,1938年13岁的苏怀发参加儿童抗日宣传队,后来又加入八路军太行山剧团,跳舞唱歌,在前线做宣传工作。苏怀发觉得自己的名字太封建、太陈旧,于是改名为苏云
苏云可以说是部队培养的孩子,部队让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948年苏云跟随工学队进驻东北电影制片厂,从此和电影结下了一生的缘份。
他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几乎走遍了长影的每一个技术单位,先后出任了技术处,制片处副处长、副厂长、厂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在两人相识时,苏云在电影厂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苏云可以说是大家都看好的好小伙,而向隽殊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交际水平也十分有限,但就是这个一说话就脸红的姑娘,却在不知不觉中和苏云走到了一起,他们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千万人之中遇见了你。从此,你与我,成了我们,两人的交往,在当时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两人的身份背景截然不同,在那个看家庭成份的年代,很多人都觉得向隽殊和苏云门不当户不对,说白了就是觉得向隽殊"配不上"苏云。
他们的相爱,在影厂爆了一个大冷门,上上下下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他们受到了很大压力,有的领导怕因此影响苏云的大好前程,奉劝苏云另择配偶。也有好心人给他介绍别的对象,还有一些女孩子甚至一些胆大的姑娘干脆毛遂自荐,写信和他表白,可苏云都不为之所动。
向隽殊身边更是布满了说客,他们纷纷给她施压,劝她放手....
始于喜欢,终于太喜欢,爱的规则是:越喜欢,越胆怯。它让最坚强的向隽殊变得小心翼翼,又让最无所畏惧的她开始战战兢兢。思虑再三,向隽殊怕影响苏云的前程,终于忍痛向苏云提出分手说:我们不合适,你另择佳偶吧!
聪明的苏云怎么会不知道其中的隐情,他并没有就此放手,反而宁愿放弃自己的前途,也要坚守他们的爱情,非卿不娶!苏云说:“他们所以反对,是因为他们都不真正了解你。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你的决定我会尊重,不过今后我不会再考虑这件事了”。
说这话时,他的眼里含满了泪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一声叹息的眼泪,让向隽殊的心都碎了...

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都不及相随一生的人,苏云宁可不当官也不愿放弃他们的爱情,他是个重感情敢于坚持独立见解的人
此生之年,感谢你路过我的惊慌,还一如既往的偏袒我,此刻的向隽殊被苏云深深的撼动了....
爱情是两颗灵魂的结合,我执你之手,与你共白头,在所有人的反对声中 1953年他们喜结连理,婚礼当晚苏云对向隽殊许下相守一辈子诺言,好的爱情,总会让彼此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之后两人的事业突飞猛进。

1962年,周恩来总理视察长影时与译制片人员合影
一九六二年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艺术家们迎来了周总理来厂视察,在摄影棚里总理满面笑容地和向隽殊聊天说,“你们配音演员,是幕后英雄。今后,翻译片的字幕上,应该出现你们的形象……”
向隽殊深深感到莫大勉励,向隽殊深深懂得,配音演员同银幕上的演员具有同样的使命,自己的声音和角色溶为一体,要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此后向隽殊参加了近三百部影片的表演和配音工作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配音演员,向隽殊的嗓音优美甜润,吐字清晰优雅,技巧游刃有余,语调变化自如,不管配天真烂漫的少女,还是唯利是图的贵妇人;不管配贫穷的良家妇女,还是高贵的名门闺秀;不管配勇敢的叛逆者,还是懦弱的牺牲品,她都能够用自己富于变幻的美妙声音,惟妙惟肖地将所配角色的心理与情感表达出来,“人物,在她的声音中复活了。
在为《卖花姑娘》中的花妮配音时,向隽殊已经47岁,但她的声音清脆、稚嫩、充满朝气,完全符合十几岁的少女花妮的身份。

向隽殊不仅仅为国外译制片配音,她还为许多国产电影做了配音,如由她配音的著名角色有《冰山上的来客》中的真古兰丹姆、《保密局的枪声》中的史秀英,形形色色的人物,她都能运用变幻多端的声音,准确地、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
向隽殊不仅在自己的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生活中,向隽殊几乎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做饭时手里举着电影配音台本,睡觉时枕头旁是带着油印味的剧本,就是出门上街,也不忘揣上台词本子。爱人苏云开玩笑说:你真是嫁给电影了!向隽殊听后反问:你不也是?两人不由得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在风云骤起的年代里,夫妻俩相濡以沫,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苏云成为第一批被打倒的走资派,关进牛棚,向隽殊身边的人纷纷劝说她与苏云划清界限,她坚定地选择与苏云在一起,风雨中携手同行,并告诉周围的人,我爱苏云,不是他能给我富贵繁华时爱他,我只想朝朝暮暮地守在他身边,和他不离不弃,白头到老...
面对孩子们问她,爸爸为什么关进牛棚....,她一次又一次地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父亲,是天底下,最好的人....
牛棚里有人毒打了苏云,向隽殊带着女儿借故走进牛棚时,看见他正在擦洗身上带血的伤痕,脑后的颈椎部位起了一个鸡蛋大的血包。向隽殊又气又疼地说:“怎么往死里打啊?”苏云却抱起女儿,笑着对女儿说:“啊,小娃娃,小娃娃………”
事后,他的颈椎留下了严重后遗症,经常头晕。颈椎的病痛给他的晚年带来很深的痛苦,向隽殊曾问他是谁打的,他明明知道是谁打了自己,但一直对向隽殊和儿女守口如瓶,直到临终离去,家里人也不知到底是谁打了他......
70年代末苏云和长影人一起迎来了了长影新时期的璀灿画卷。苏云运筹帷幄,带领全厂拍摄了《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艳阳天》《青松岭》《战洪图》《车轮滚滚》《创业》等电影。
1982年,电影《人到中年》的上映引起了全国轰动,并荣获1983年金鸡奖、百花奖最佳影片奖。但人们想不到是,《人到中年》在时任电影厂长苏云的拍板坚持下才搬上银幕,这部影片的问世曾经是那么艰难,经历了很多风风雨雨......
那个时代中国众多电影大片都出自他手,长影是电影界的“人才孵化器”,很多影坛著名人士都曾是长影人!苏云很爱才,惜才,他的性格谦和,曾跟随他工作近20年的李前宽形容苏云是“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大肚弥勒佛”
向隽殊的家庭非常幸福,她每天忙完工作后还是丈夫的贤内助,丈夫出任厂长忙于工作,上班在单位办公,下班在家里办公,总有接待不完的客人。可向隽殊却没有一句怨言,在为工作忙碌一天后,仍默默地为客人端茶倒水,三十年如一日,守候在爱人的身边从不抱怨苏云把工作带回家里,时光流走了流年,只有那暖暖的爱依然流淌在他们心间....
1995年,从影近半个世纪的苏云从影协退下来,夫妻俩的退休生活安宁幸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向隽殊陪在苏云身边,无论是在悠闲的星期天,还是照料苏云的日常生活,向隽殊总是精心又细腻、温婉又周全。
不论是阳光灿烂还是风风雨雨,向隽殊和苏云相濡以沫,互助支持,各自为电影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婚姻也成为影坛佳话,一直被影界所推崇...

2005年7月31日苏云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他们相濡以沫走过了大半个世纪,成为影坛伉俪的典范,他们一起走过的路有泥泞,有平坦,有快乐,有悲伤,岁月中彼此依靠,他们携手一生,演绎了爱情最好的模样
高仓健曾说苏云是他中国最好的朋友,苏云离世,高仓健得知了这一消息后,年年托人前来中国为苏云进香。
2010年,在苏云离世5年祭日前夕,高仓健还不远千里专程来到北京苏云的家中,向苏云的妻子向隽殊表达自己诚挚的慰问

2011年用“声音出演”被誉为“配音皇后的向隽殊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当晚她没有出席现场,而是电话连线表达了感谢。当时已86岁的老人在电话中传出的声音依然甜美青春。
向隽殊的身体慢慢越来越差,生命的最后几年是拒绝出镜的,最后一一次出镜却为《卖花姑娘》中花妮的扮演者洪英姬来华访问破了一次例。《卖花姑娘》的配音对她的意义很不同

2016年12月12日,新中国电影配音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一代配音大师向隽殊因心衰于下午5时在家中逝世,享年91岁。
人去声留,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是她动听的声音,她的嗓音是那般的美妙,她的声音有拨动心弦的力量,人物在她的声音中复活,她用声音塑造的角色,成为几代人永恒的记忆....我们听着她在译制片里的声音长大的,时光流逝,她那美妙声音记忆犹新,人间留下了她无数的优秀作品,愿天堂也能回荡着您美妙的声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云,人间最美的声音)及网络
阅读链接:【往事】上海豪宅里的一生一世一双人
阅读链接:【往事】名门之子,悲情一生
阅读链接:【往事】倾此生,相守到白头
阅读链接:【往事】六和塔下的婚礼
阅读链接:【往事】相扶相携,伉俪情深
阅读链接:影响一代人的歌声,耿莲凤与张振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