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就算我在日本洗碗,我也不会回中国。”这是前乒乓球名将何智丽用日语说的一句话,他成为了日本公民,打败了中国乒乓球名将邓亚萍。她的言行深深激怒了观众,很多人指责她是中国“体坛叛徒”。
在中国乒乓球历史上,何智丽绝对是天才选手。17岁入选国家队。18岁获得全国单打冠军;20岁时,她赢得了亚洲冠军。为什么这么有天赋的选手会导致她出国?何智丽宁愿自毁前程,也要帮助日本乒乓球队夺冠。那么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颇有“最强乒乓球女将”之称的何智丽一怒之下反戈一击?这一切都要从1987年的世界锦标赛说起。
1985年,何智丽获得世界冠军,成为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中国乒乓球队的种子选手,被高度重视和期待。1987年世乒赛,当时中国乒乓球女队何智丽、陈静、关建华、戴丽丽等运动员参赛。
面对韩国、朝鲜等国的强劲对手没有必胜的把握。为了提高胜算,中国队教练组决定采用战术。场上何智丽过关斩将,杀入四强。前四名分别是何智丽,关建华,和韩国选手梁。
按道理,四强选手中有三个来自中国,夺冠概率很大。半决赛中,何智丽将对阵关建华,将对阵梁。为了不让冠军落下,教练组根据三位中国选手的实力排名,做了战术安排。
三人之中,关建华对梁最为稳定。因为在打法上的克制,如果她击败梁,那基本上就稳操胜券了。于是,教练组决定半决赛让何智丽把球给队友关建华,让她进决赛。教练对何智丽说:“你要以大局为重,服从安排。
我们一定会夺冠,先把个人得失放在一边。”何智丽认为自己可以击败梁,冠军宝座近在咫尺。她怎么会舍得把她送人呢?再加上早在1986年亚运会决赛时,教练就曾让她把球给焦志敏,这成了她心中的一个结。这一次她不得不放弃荣誉,何智丽更加不满。
她当场拒绝,但教练组命令她输给关建华,以应对梁击败后可能出现的偏差。面对强大的压力,她只能无奈地点点头。果然,在第一场半决赛中,输了,和梁进入了决赛。第二场半决赛,关建华对阵何智丽。本来安排何智丽是为了让关建华赢下比赛。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何智丽没有听从教练的安排,而是依靠自己的强大实力,连赢两局。这简直让关建华措手不及,教练目瞪口呆,不停地对何智丽挤眉弄眼:“你怎么没按计划走?”而何智丽不想再听这些了。最终何智丽18:10直接战胜对手。
赛后,关建华有点迷茫。明明教练让她晋级,没想到何智丽逆水行舟。赛后教练组来质问何智丽为什么不服从安排。何智丽说“我有信心打败任何对手,决赛我都不会输。
”果不其然,决赛中,满腔怒火的何智丽在碾压的情况下3-0击败对手,轻松夺冠。何智丽很高兴,觉得可以用这块金牌“赎罪”。虽然最后成绩不错,但教练组对何智丽不服从指挥很生气,说她无视集体荣誉,不服从组织安排,给了她记过处分。
接下来的日子里,何智丽逐渐被球队排挤,教练和队友都不理她了。当时何智丽排名世界第一。因为这件事,她很长一段时间被剥夺了上场的机会。甚至在奥运会上,她也被从大名单中剔除。
何智丽无法反抗,但绝望中的她无球可打。最后她只能宣布退役,但她心中有恨。明明她更强,为什么要输给队友?如果是自己夺冠,为国争光,为什么要被排挤,甚至无球可打?
退役后,何智丽嫁给了一个日本工程师。她改名为小山智利,成为日本公民,后来加入日本乒乓球队。
这时候无数人愤怒了:“国家培养了你,你却倒戈去日本。”1994年,在亚运会上,小山智丽在赛场上面对中国队。她一路拼搏,击败了陈静、乔虹等昔日队友。决赛中,她战胜了王者邓亚萍,获得冠军。
赢了比赛后,小山智利喊了一声“哟西”!在接受采访时,她拒绝使用中文,直接用日语接受采访:“我很高兴能为我的国家夺冠。
”何智丽的话惊呆了中国人:“好个叛徒。”之后何智丽多次代表日本夺冠。直到几年后,中国的王楠击败了她,小山智丽才再次选择退役。
后来,小山智丽转型做了教练,但她培养的弟子还是比不上中国队中异军突起的优秀球员。2005年,她被国家体育总局邀请为特邀嘉宾。小山智丽说:“当时她们都很年轻,充满活力。让我们忘记过去,以后多为乒乓球交流做点事。
”客观来说,“让球”对运动员的伤害很大。竞技体育的前提是公平。没有公平,任何竞争都没有意义。
不过这也是那个时代背景决定的,现在环境好了很多。因为何智丽“背叛”事件的发酵,这种违背体育精神的做法终于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