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罗隆基,既是"民国才子",写得一手好诗歌,精通外语,在当时的文坛小有名气;同时又是"政坛新秀",凭借着犀利的政治视角,对时局常发表令人惊艳的看法。
无奈,罗隆基性子偏向花花公子那类,万花丛中过,处处都是情。
一生惹鲜花野草无数,从不吝啬自己的感情。也正是因此,最终孤苦地过完余生,膝下无一子一女。
罗隆基这一生"情"的始端,还得回到张舜琴说起。
1927年,此时的罗隆基正在英国留学,在形形色色的舞厅玩乐之时,他认识了颇具风姿的张舜琴。
虽说张舜琴也爱在舞厅出没,但人家是清清白白的、彻头彻尾的富二代。
张舜琴父亲乃是新加坡华侨,是新加坡橡胶业的领军人物。两个人的相遇,诠释的正是那才子佳人的老套路。
张舜琴对罗隆基一见倾心,罗隆基第一眼就沉迷于张舜琴姣好的面容,两个人迅速地、毫无阻碍地陷入了爱河。
那时候,刚接受新式教育的年轻人,总是以为爱情便是生活的全部,丝毫不曾想过婚姻与爱情并不完全一致。
罗隆基与张舜琴也是如此,爱到深处便许下了一生的誓言,决定相守、相伴彼此终生。
在新加坡成婚的二人,彼此穿着典型的西式礼服,在各自亲友和新加坡记者的见证下,交换了彼此的诺言。
美满的婚姻生活似乎并没有就此开启,而是迎来了第一个障碍。
张舜琴旧照
结婚之后,张舜琴陪着罗隆基回到上海,放弃了自己原本优渥的生活,决定靠着考取的律师资格证谋生。
但由于张舜琴常年生活在国外,英语水平是极高的,汉语水平却不大行。
因此,张舜琴只能接待一些外国人的诉讼,律所的生意极为冷淡,生活开支基本上都靠着罗隆基一个人承担,在一些事务之上丧失了本该有的话语权。
与此同时,张舜琴虽然会常常出没社交场合,但全然是为了应酬,张舜琴本人的性格是喜欢清静的。
罗隆基则完全相反,他有事没事就在各种社交场合刷存在感,结交各个阶层的朋友,并常常邀请朋友们来家里聚会。
本来罗隆基在外面玩,张舜琴倒也无所谓。这一来家中聚会,张舜琴便受不了了。
鉴于罗隆基只要一喊朋友们来家里聚会,一定会趁着酒意谈天说地、追古述今,那阵仗和场面不是张舜琴能够把握的。
张舜琴本就讨厌吵闹,更讨厌给人家,哪怕是自己的丈夫收拾残局。如此一来,二人在生活习性的分歧越来越大,争吵也越来越多,甚至两人会因为小事打起架来。
半夜三更的时候,街坊邻居经常能够听到张舜琴与罗隆基二人大打出手的动静,次日也能瞧见脸上挂彩的罗隆基。
尽管夫妻二人因为小事闹到干架的地步,但导致二人离婚的导火线却不在此。
吵归吵,打归打,结婚的第二年,女儿的出生,二人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两个人开始尽心尽力地操心女儿的抚育问题。
罗隆基建议请一个保姆来照顾女儿,毕竟两个人的工作都十分地繁重。
张舜琴出于对中国女人的偏见,认为中国妇女都没有受到什么教育,不懂得如何科学地抚育婴儿。
罗隆基与张舜琴为了这么个问题争执不休,最后还是罗隆基妥协了,同意张舜琴用那套科学的育婴方法养育孩子,毕竟张舜琴是孩子的亲生母亲,与孩子有着天然的联系。
可谁知,这一养育,竟然直接把孩子折腾得夭折了。
张舜琴在养育方面,完全照搬西方的那套科学养育法,例如什么要给刚出生的婴儿洗冷水澡,不能洗热水澡;还有要让婴儿光着身子晒日光浴这种稀奇的、毫无科学依据的说法。
如此折腾一个新生婴儿,结局注定是悲剧。
女儿的夭折,给罗隆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阴影,张舜琴更是自责自己一味地迷信所谓的科学育婴法。
但不论多么自责,都没办法挽回二人的婚姻了。
就在罗隆基为自己骨肉夭折心痛之时,一位女子进入了他的视线,这位女子便是张幼仪。
张幼仪是徐志摩的前妻,为人温婉大方,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温柔女子。
经受过张舜琴的粗暴之后,罗隆基渴望温柔的女子。
一见到张幼仪,他不想也不顾,开始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奈何,罗隆基有意,张幼仪无情。
她坚定地拒绝了罗隆基的表白,直说自己上一段的婚姻也是因为第三者的介入才被迫中断,这种痛楚是不论如何都忘不掉的,所以也请罗隆基不要将自己拉入加害者的行列。
罗隆基的情虽然没在张幼仪这生根发芽,但此举却逼走了张舜琴。
刚失去女儿的张舜琴,见自己的丈夫对其他女子百般讨好,心情更加复杂、郁闷,直接飞回了新加坡。
这一走,罗隆基的欢喜再也藏不住。
他向好友们说道,虽然国家的自由还没有争取到,但家庭的自由却是争取了六个月。
张舜琴一走,非但没有激起罗隆基的内疚或是亏欠,反而给了罗隆基变本加厉地放荡于各种社交场合的时间与空间。
没过多久,罗隆基便结识了一位"摩登女郎"——王右家。
王右家当时在名流圈小有名气。
一是由于王右家的姿色过于出众,基本上见过王右家本人的都说王右家长得漂亮;
二是王右家当时的未婚夫章靳以,是文化界的名人,二人的结合被众人所看好。
尽管如此,罗隆基还是想要和王右家深入发展一下感情。
他向着王右家袒露自己的心思道:"你这般年轻貌美,定能给这个古老的封建社会来个炸弹,让这个死气沉沉的社会变得有点生气,也能够使得其他的人都能为你的勇敢喝彩、欢呼!
罗隆基怂恿着王右家勇敢一点,不正是鼓动王右家丢掉未婚夫,向自己走来吗?
不得不说,罗隆基这话术还真起到了作用。
王右家听着罗隆基这些话,似乎就以为自己已经把握住了罗隆基那满腔的爱意,决意以身相许,回应罗隆基的爱。
王右家以常年与章靳以异地的缘故,与章靳以提出了退婚的请求,并且迅速地开启了与罗隆基的恋爱。
而且,王右家不顾当时罗隆基还与张舜琴保持着名义上的夫妻关系,住进了张舜琴与罗隆基的家中。
张舜琴一听自己的家有个陌生女人常住,不顾三七二十一,立马从新加坡回到了国内。
她发觉这女子竟是丈夫的新情人,试着最后挽回一次这段婚姻,但遭到的是罗隆基的强烈拒绝。
此时的罗隆基一心沉溺于王右家身上,只想着和张舜琴离婚。
痛苦不堪的张舜琴不知该如何是好,父亲见女儿为了一段婚姻,如此地丧失自我,插手对张舜琴进行教育和开导,希望张舜琴能找回些许独立女性的脾气。
父亲这么一指点,张舜琴也发觉了,自己婚姻的不幸,并不等同于自己人生的不幸,便同意了罗隆基的离婚请求。
与张舜琴离婚之后,罗隆基也不闲着,立马与王右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王右家此时还并不知道,她丈夫的誓言、诺言的有效期是十分短暂的,傻傻地以为罗隆基将会挚爱自己一生。
的确,凭借着王右家的美色与姿态,罗隆基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在外面拈花惹草,心思都花在了王右家身上。
但时间一长,罗隆基耗没了对王右家的新鲜劲,他又开始坐不住了。
面对着丈夫的"偷腥",王右家并非不知情,毕竟圈子就那么大,一有点风吹草动大家立马就会知道。
但王右家有一种莫名的自信,她认为她与罗隆基的感情是经历过考验的,罗隆基对其他女子的在意不过是逢场作戏,等他玩腻了,就会再次回到自己的怀抱当中。
见王右家如此的淡然,罗隆基越发地放肆、不羁。
罗隆基不仅仅与圈内、圈外好友逢场作戏,还勾搭上了王右家的好友:杨云慧。
很平常的一天,杨云慧敲开了王右家家的大门。
见好友前来,王右家以为好友出了什么大事。
的确,杨云慧出了事,只不过这个事情和罗隆基有关。
杨云慧一见王右家,就扔给了王右家数百封书信,还向王右家讨要罗隆基给自己写的情书。
此话一出,王右家整个人都被震住了。
她颤抖地打开了罗隆基书桌的第二个抽屉,看到了里面堆满的情书。每一封信上,还标明了时间和序号,排列整齐地堆放在一起。
王右家细细翻看这些情书内容,大惊失色。
她断然没有想到,短短的一年时间,杨云慧竟然和罗隆基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罗隆基甚至向杨云慧许诺:只要杨云慧愿意离婚,罗隆基也愿意离婚,二人便立马可以重新组合成家庭。
王右家曾以为,罗隆基在外的莺莺燕燕不过是逢场作戏,但现在她才明白,这场爱情的游戏里,自己一直是个"小丑"。
她以为自己为罗隆基流了两次产,罗隆基会有些许的心疼和愧疚,甚至以为罗隆基会因此,为自己停下追逐他人的脚步。
她也一度以为,自己将是罗隆基此生的归宿,而不会是罗隆基情史中短暂的经过。
但这一切,不过仅仅是她以为而已。
看过书信之后的王右家,对这段婚姻,对自己,也包括对罗隆基感到失望透顶。
她一声不吭地,拿走了三封书信,其他的原封不动地放在罗隆基的书桌里,然后决绝地离开了罗隆基。
罗隆基回到家中,却发现哪都找不到王右家,他开始慌了。
他找到杨云慧,斥责她的可耻,斥责她为了私事找上门导致王右家的离开,让杨云慧一人承担这个责任,帮助他找回王右家。
罗隆基这种说辞,这种推卸责任的方式早已被王右家看穿、看透。
如当初勇敢地和章靳以退婚一般,面对罗隆基猛烈的攻势,王右家坚定地拒绝了罗隆基的复合。
为了躲罗隆基远远的,王右家直接选择了出国。
失去了王右家的罗隆基,一边伤心着王右家的离开,一边却止不住自己的花心,不断地物色新女友。王右家走后,罗隆基再也没和其他的女子有过婚姻关系,但谈过的恋爱绝对不下少数。
据不完全统计,罗隆基的女友之中,不仅有着当时的妇女运动领袖刘王立明,也有着康有为的外孙女罗仪凤。
其中,差点走进婚姻殿堂的,只有记者浦熙修。
认识罗隆基的时候,浦熙修已是有夫之妇,与丈夫袁子英育有儿女。
但中年人的爱情,也像龙卷风,说来就来。
浦熙修痴迷于罗隆基的口才、思维、文笔等等,一言以蔽之,罗隆基的方方面面都让浦熙修沉沦。
很快,这份沉沦在罗隆基的助攻之下,逸出了常轨。
浦熙修丝毫不顾及丈夫的颜面,也不考虑儿女的乞求,只身扑向罗隆基身上。
袁子英见没人奈何得了浦熙修的想法,只好将离婚报告登报,公开地给予浦熙修自由。
浦熙修与罗隆基
得到自由的浦熙修提出了结婚的想法,罗隆基也同意。
但此时两个人分居两地,罗隆基远在上海。
为此,浦熙修远赴上海,又逢上罗隆基被查出肺病,婚期只好一拖再拖,最终因为各种外界原因不得继续。
命运似乎就是这般地玩弄人。
不知道是不是未能与罗隆基成婚的浦熙修心怀怨恨,在后来,浦熙修为了自己的前途,交出了以往与罗隆基通信的书信。
这些书信,抖露出了诸多罗隆基的个人隐私,浦熙修还公开在报纸上发文怒骂罗隆基。
爱之深,恨之切。浦熙修的这些举动,究竟是真的为形势所迫,还是掺杂了自己过多的私人情绪,无人得以知晓。
但这些信件的抖露,对罗隆基的伤害却是巨大的。
1965年,罗隆基因突发心脏病去世,死的时候,身边只有齐白石和徐悲鸿送给他的画,没人陪伴,也无人悼念他。
或许,命运就是这般地公正。
罗隆基曾经放肆地爱了那么多人,甚至是毫无底线地爱。
这些爱来得猛烈,去得也很迅速。
他的爱人们,好似都没能好好感受罗隆基的爱,罗隆基便去爱其他人了。
最后,也就导致了尽管罗隆基爱了那么多人,但是没有一段爱情能有所善终。
难道罗隆基"前妻"们的爱情就得以善终了吗?
当然不是,爱情虽然不是生活的全部,仅仅是件小事,但也不是谁都能将其做得好。
原配张舜琴在离开罗隆基之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生活美满,还继承了家族事业,在商界混得如鱼得水。
王右家出国之后,嫁给了唐季珊,做他的五姨太,尽管这份爱情最终仍然没有修成正果,但勇敢地、再次交付出自己的王右家也不会后悔她的决定。
浦熙修与罗隆基有着夫妻之实,但在关键时刻背叛了罗隆基,罗隆基走后,空留下她一人在心灵的忏悔中度日,最终含恨长逝。
说到底,为情所困是世间痴男怨女的一切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