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与他的五姊妹



文章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近日,马英九五姊妹一行大陆祭祖,感动无数人,也引起无数人的关注。
马英九的家人上一次大规模回乡祭祖,是在1995年。
当时,是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母亲秦厚修,大姐马以南,以及大姐夫冯丹和一同来祭祖的。
28年后,马英九和三个姐姐、一个妹妹一起,再次来到大陆祭祖,规模空前,声势浩大。
马英九的这四位姐妹居住在世界各地。
其中,三姐马冰如在大陆居住多年,当过11年的教师,还曾经做过不少慈善。
今天,我们聊聊马英九的四姐妹。

01.大姐马以南,强势的长姐

马以南出生于1945年的重庆,那一年的8月,日本投降。
小时候的马以南和小舅舅秦效颇关系颇好,有一次弄丢了舅舅的袜子,舅舅找得很费劲,马以南说道:“舅舅,我长大了给你买一双。”
很多年后的1980年,马以南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和舅舅聊起此事时,两人哈哈大笑。
马以南出生在内地,对大陆很亲,在姊妹中除了三妹外,她是来大陆最多的。
不过,大姐在台大毕业后,到了美国留学,当时去的是马萨诸塞州的州立大学生物系。
学成之后不久,恰逢良人冯丹和,就此结成了金玉良缘。
后来,马以南在美国上了班,她鼓励弟弟妹妹们到美国留学,而她因为早来些年头,对后来的弟弟妹妹进行了大力照顾。
因为是大姐,自然霸气外露,甚至有时候帮弟弟妹妹们做主。
这是一个可爱又强势的大姐。
回到台湾后,马以南对弟弟马英九的事业非常支持,不过有时候尺度有点过,多次高调出现在媒体面前,甚至会“干涉”弟弟的人事安排。
所以,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曾故作生气地说:“马以南是个“坏人”!
不过,马老爷子对长女还是有愧疚之情的,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以南的才智是多方面的,如果那时(指马以南小时候)家境富有,可以培养她在文学或政治方面发展,改变她的气质,不至于一直遗传我的急躁脾气。”
虽然脾气急躁,但当父母需要帮助时,她是第一个冲在前面的。
当兄弟姐妹需要帮助时,她也是责无旁贷,大有一番“我是大姐我来顶”的架势。
如今的马家大姐,已经78岁了,但气质依然。
02.马二姐乃西,是个做实事的女子

马鹤凌给自己女儿们起的名字是:以南、乃西、自东、定北。四个女儿的名字涵盖了“东西南北”。
大姐和二姐的名字,一直没有改,就用老父亲起的名。三姐和小妹,后来改了名字,叫马冰如和马莉君。
我们继续说二姐。
二姐马乃西,出生于1947年,也是在祖国大陆出生的。
她是很有艺术天分的,说话很温柔,但同时也很务实,出门总是会给妈妈打招呼,免得老人家担心。
马乃西在中学时就得了很多的美术奖,所以,后来在大姐的鼓励下,远渡重洋去了美国。
毕业后,马乃西长期在费城的一家电脑城工作,丈夫是华裔林夏中。
马英九很信任二姐,因为二姐和大姐恰好相反,脾气没那么急躁,做事很有分寸感,讲话时也有理有据,不张扬,很低调。
2008年1月,马英九的老丈人病逝了,作为女婿的马英九必须忙前忙后。可是,这和马英九的竞选有些冲突,该怎么办?
二姐出马了,她作为弟弟的全权代表,参与各种竞选活动,并且解释缘由,并为选民传达马英九的竞选主张。
马英九归来后,二姐马乃西马上隐身于幕后,仿佛消失了一般。
真的是“了却弟弟竞选事,深藏自己功与名”。
马英九的两个女儿,受二姑妈的影响很大,对艺术也是非常热衷,而且长期在艺术行业工作。
对于二姐,马英九只能发自内心地表示感谢了,他钦佩二姐,该让她往前冲的时候,她绝不犹豫,该退回的时候,又能急流勇退。
好一个务实低调的二姐。
03.三姐在中国任教多年,几乎融入了大陆

马英九的三姐马冰如,原名马自东,小名“曼曼”,出生于1948年,出生地依然是祖国大陆。
和大姐二姐差不多,三姐生在大陆,长在台湾,也留学于美国。
马冰如在美国学的是教育学,获得了硕士学位。
和姐姐们一样,一开始,她也在美国工作,还是美国一所大学的教师。丈夫赵蜀远,在美国学的是工科,后来在ABB任职。
ABB公司总部位于瑞士,美国ABB公司是集团最为重要的分公司。因为表现突出,赵蜀远被调到了ABB中国公司。
怎么办?三姐马冰如决定和丈夫一起去中国北京。
1997年,他们到了北京,丈夫很快地进入了工作状态。
作为家属,马冰如就算不上班,也能过得不错,毕竟,丈夫是ABB中国公司的高管。
可是,马英九的这位三姐,不愿意后半生就这样蹉跎。
巧了,一个偶然的机会,49岁的马冰如在北京开始再就业,她到了一家在顺义的国际学校,开始了长达11年的教学生涯。
马冰如年龄不小,工作很拼,不久后担任了中文部主任。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她积极组织学校的老师们捐款捐物。而且,她和丈夫赵蜀远一起前赴灾区,给一些重建的学校捐钱捐物。
写到这里,不禁想说一说马英九爷爷留下来的那副对联: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三姐马冰如的所作所为完全符合这幅对联。
退休后的马冰如,有时在美国、有时在中国大陆、有时在中国台湾.....
04.小妹马莉君,是哥哥马英九的“媒人”

马英九的小妹叫马莉君,原名马定北,出生于1952年。
这是姊妹当中,唯一一位出生在台湾的。
马莉君年龄最小,自然得到了最多的爱护,除了父母的关怀,还有来自哥哥姐姐的。
上中学时,马莉君将自己的一位女同学带到了家里,一起包饺子吃。
这位同学就是周美青。
初次见面,马英九也就是认识了妹妹的同学而已。
马英九在台大毕业后去了美国纽约大学留学。
第三年去上学的时候,妹妹马莉君去送他,巧的是,周美青这一年台大毕业,也要去美国留学,恰好也是纽约大学。
于是,妹妹马莉君对哥哥说道:“哥,我把同学交给你了,你在美国要多照顾她。”
当时的小马哥还有些不知所措,毕竟,他之前的两段感情都失败了,而那时的他还有点小胖,人称”马胖“。
所以,见到美女,有些手足无措是很正常的。

没想到几年之后,在美国纽约大学的校园里,异国他乡,才子佳人演绎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
1977年,周美青和马英九成婚了,从此后,马英九和妻子相依相伴,经历四十多年风风雨雨,直到现在。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小妹马莉君就是马英九和周美青的“大媒人”。
马莉君的感情,很落俗套,姑娘爱上了一个“家境一般”的小子余可,父亲马鹤凌坚决不同意。
无奈,小女子非常坚持。
而余可爱的执着,后来竟然跑到了美国寻找爱人。
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样的爱情,才是应有的样子。
余可后来进入了IT界,而马莉君后来成为了宝马的精英驾驶培训师。
在哥哥马英九竞选时,马莉君为哥哥努力发展“海外粉丝”。
真的是:上阵还得亲兄妹啊!
岁月如刀,美人迟暮,现如今,马英九的姐姐妹妹们也老了,最年轻的小妹也是71岁了,妥妥地迈入了老年人的行列。
但是,一听说弟弟(哥哥)马英九要来大陆祭祖,她们一个个毫不落后,全部来了,哪里还有老年人风烛残年的样子?
说她们五十多岁,毫无违和感。
她们再次来到大陆祭祖,只为了给弟弟支持,只为了再看看爷爷奶奶的坟......

最后,有件事我们得说一说,2018年9月,甘肃靖远县刘川镇的一座小学举行了开学典礼,小学的名字叫“鹤凌爱心小学”。
当天来了很多人,其中,有两位阿姨神采奕奕,她们一位叫马以南,一位叫马冰如......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