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那时的爱情



文章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现在在咱北京,
您兹要是想结个婚,
房子车子票子这是基础,
还有结婚照酒席蜜月旅行等等计划,
简直就要命了。

看着这些“宝马雕车香满路”的婚姻,
不禁想起那些年北京人的爱情,
没有这么复杂,也没有那么多的排场,
依旧“一生一世一双人。”

在自由恋爱还没有普及的年代,
我们与自己命中注定一半的相遇,
都是通过熟人介绍。

见面的时候,我们都红着脸。
家庭成员,爱好,工作等等
代替了现如今开口就问的房子几套,车子几辆,
以及每个月工资是多少?

第一面感觉还不错,
接触多了也许还会发现:
我们住在同一片;
我们是同一个中学毕业的;
或是谁谁谁也是对方的朋友...
原来我们这么有缘。

对彼此有好感,却不像现在这么开放,
相约在公园里,
您甭管是天坛,还是地坛、北海,
那绝对都是偷偷摸摸的,牵个小手都得找个旮旯。



后来大家的观念逐渐开放了,
一些正在谈恋爱的追求时尚的年轻人,
去迪厅,去学习交谊舞,去滑旱冰...



后来我们就结婚了。
那个时候结婚,不像现在大摆筵席讲究排场。
那个年代,
在注重物质基础的同时,也十分看重对方的家庭出身。

那个时候,
结婚除了家人必须同意之外,
还需要向单位说明情况,
因为领证需要单位的介绍信。

那个时候所谓的结婚证,
就是一张纸,就像一张奖状一样,
有着那个年代特有的痕迹。




那个时候的嫁妆,
也有着每个年代特有的记忆

70年代的三转一响:
上海牌儿手表,蜜蜂牌缝纫机,
飞鸽或者永久的自行车,还要收音机。




80年代:
黑白电视,洗衣机,冰箱。


90年代:
彩电,影碟机,音响。



当然,
结婚照也不能少,
毕竟这是每一个北京大妞的梦想。
去大北照相馆或者人民照相馆,
照上这样一张结婚照。


那个时候的婚礼,其实没有很复杂,
请邻里街坊儿发小热闹热闹,发点喜糖,
骑着一辆自行车把新娘从娘家接到新家,
简单的举行个仪式,宣布我们正式结婚了。

婚后我们当然也有“蜜月期”,
但是并不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出国旅游,
那个时候无非就是拿着单位开的介绍信,
去北京周边的地方旅旅游。

蜜月期结束之后,
这日子就算是真正的开始了。

眼看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
父母一天天的变老。

虽然生活中的磕磕绊绊在所难免,
但却是“床头吵架床尾和”

那个时候的婚姻,
不像现在注重海誓山盟,
而是用行动说明。

那个时候的生活,
就是牵了你的手,就要到白头。

现在我们的头发白了,皱纹多了,
孩子们也成家立业了。
听着什么所谓的金婚,银婚,
其实这份感情早已没法用时间去衡量!
因为爱过,就是一辈子。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