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时代耽误的女神



本文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她是60年代银幕上,备受关注的女神之一,曾令多少影迷为之疯狂,曾让多少观众津津乐道,她也曾一度是北影厂重点培养的当家花旦,20世纪60年代初期,李长乐被北影厂誉为当家花旦”她还是22大影星的候选人之一。只是……
我们常感慨"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而她就曾出演过由谢添和陈方千在1962年执导的老电影《锦上添花》。

李长乐饰演的铁英是生产队队长的女儿,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性格活泼开朗,行事风风火火,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

她的那双眼睛中明亮得仿佛缀满了星辰,配上那灿烂的笑靥,仿佛绚烂了整个春天,让人痴迷、沉醉、流连忘返。
尽管那时候都是工农兵的装扮,朴实无华,但她女神的气质依旧显露无疑,不用时尚的衣装,不用靓丽的妆容,她依旧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无论曾经多么辉煌,如今却很少人有人知道她的名字了,私以为,她是被时代误了的一位好演员,而被时代耽误的又何止她一人?

李长乐,1938年10月出生在河北,父亲李蒸是南京政府赴北平与我们党谈判的代表团成员之一,和谈破裂后,李蒸与代表团其他成员一起宣布脱离国民党。李长乐作为李蒸老师的爱女,和母亲等家人一起被地下党接到北平来。
李长的父亲李蒸曾出任过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她的名字由来也十分有趣。
她出生时,父亲李蒸正在西安的"长乐楼"吃饭,突然接到妻子的电报,说家中的第四个孩子诞生了,是个女孩。

大喜过望的父亲,当即就为她取名"长乐",寓意长乐无忧,"长乐"除了是这家餐厅的名字,父亲何尝不是希望她,一生快乐无忧,平安幸福?
因为父母都文艺范十足,所以从小李长乐对艺术充满向往,她小学毕业后曾考取了中国戏曲学校想要学京剧,父母怕耽误她学业最终让她安安稳稳地读书。为了不耽误学业,终究没能成行,依旧回到中学安安稳稳地读书。
带着对表演的热爱,1957年,19岁的李长乐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也是北电开办表演系招收的第二批学生,毕业后她选择留校任教,成为了一名专业老师,一年后她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她的同班同学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面孔,《五朵金花》中的"阿鹏哥"莫梓江,《小二黑结婚》中的"二黑哥"杨建业,《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梁队长"王志刚等。
他们班21个人,个个十分优秀,早早便有了自己的代表作,而且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只是遗憾的是,他们这些人都多少有些生不逢时,在他们最春风得意之时,却遇上了时代的风云,整个行业都走入了低谷。
他们的事业也因此受到搁浅,没机会趁热打铁,便注定只能被时间遗忘,一转眼便是十年之久,当他们有机会再登上银幕时,早已物是人非,错过了自己最美丽的年华。
没有谁的青春经得起岁月的蹉跎,即便是他们有颜值,有演技,有作品,有人气,但也依旧只如流星划过天际,只绚烂了一个短暂的时光。
后来的他们虽然也有再次登上银幕,但终究辉煌已成过往,新生代演员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因而说他们是被时代耽误的一批好演员,毕竟十年能走多远,是一个无法估量的值!

那时的银幕形象和如今的需求不一样,"工农兵"才是银幕上受欢迎的主流群体,因而在学校时,他们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表演艺术,也要参加劳动,培养自己的"工农兵"气质。
1961年,李长乐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留校任教,次年,又被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担任演员。
此时,恰逢谢添在为筹拍中《锦上添花》物色演员,而24岁的李长乐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走进了他的视线里。

因而她就这样被选中出演了《锦上添花》中的铁英,自己的首个银幕角色,她的角色塑造的相当成功,无论是热情大方,还是似嗔似怒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她在庄稼地里对歌的场面,也表现的相当出彩,场景热闹生动,让人不由看得兴趣盎然,最有趣的还是铁英和段志高在河边洗脚的那一段。
铁英很爽快地表示,自己很喜欢段志高,还很直白地问段志高:"你喜欢我吗?"这可把这个大男人为难坏了,没想到此时却有螃蟹跑来横插一脚,吓得段志高慌忙起了身,好在有螃蟹搅局问题不用回答了。
在感情里,似乎每个女人都会傻傻地一遍又一遍地问着这个问题,可真正的爱与不爱,又怎么是这一句话就能体现的呢?
1964年,她还在《青年鲁班》中,饰演了女主角夜校老师秦淑贞,将一个沉稳、矜持、文雅、娴静的知识女青年的形象,演绎的淋漓尽致。
在六十年代,她也是红极一时,是与于蓝、谢芳、俞平齐名的北影当家花旦,只是遇上了时代的风云,还没来得及出演更多的作品,她的演艺事业就走向了没落,便渐渐被观众遗忘了。
遗憾的是,此后李长乐有长达十年的时间没有机会表演,她隐身红尘,淹没在长达十余年之久的滔滔洪流中,26岁的李长乐作为“黑五类”被撵下了银幕,赶出了摄影棚,
青年时代的李长乐漂亮出众,向她求爱的不乏其人。然而,姑娘十分懂得自爱、自重,对待婚恋问题很严肃,从不轻率从事。于是,受到冷落的小伙子们便送给她一个别致的雅号:骄傲的冷公主。
说来也逗,“冷公主”也有不冷的时候。春节期间,她到同学家里去串门,却对同学的同学:唐佩韦那么热乎。

他,1米75的个头,方脸盘,宽肩膀,黑眉大眼,目光炯炯,沉静寡言,朴素无华。
他拿到了南京大学土木建筑系的文凭之后,又考了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的副博士研究生,攻读物理力学三年。他埋头读书,却又不是书呆子。他业余爱好颇多,踢足球、打排球、听音乐、看电影,他都喜欢。有时他还去欣赏京戏,高兴了自己也唱几口。
1966年10月,李长乐与唐佩韦举行了婚礼。婚后不久,他们的小家庭便受到了特别的洗礼:一双“资本主义的苗子”都受到了“冷处理”。那时候,夫妻间的爱成了他和她生命的支柱。
当她一筹莫展,感到前途渺茫的时候,是他给她买来了台灯,买来了书,引导她到书中去觅快乐、找希望;当她离开嗷嗷待哺的女儿下乡劳动时,是他象保姆般地带孩子、做家务,既当爹又当娘;当她重返银幕时,他自己买票去当她的观众。
她扮演《智截玉香龙》中的女经理之后,他对她说:“你不适合演这种角色,你不是那种气质,我觉得你适合演性格幽默的喜剧角色,如苏联影片《办公室的故事》,那位女局长最适合你演。我希望你扮演这样一个角色,你一定能成功!”他对她讲的都是实话。但是她未能如愿扮演这么个角色,因为没有觅到这么个电影剧本。
1978年秋季的一天,他出差归来,她去车站接他,可是,车厢都空了也不见唐佩韦。李长乐跑进车厢里寻找,才发现他躺在车厢里全身不能动了,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爬满血丝的眼睛溢满了泪水。她送他进了宣武医院。诊断:格林巴里里综合症。这是重症,全身肌肉麻痹,瘫在床上。靠插管、挤皮球辅助呼吸,维持生命。
李长乐日夜守在丈夫的床前,喂水喂饭,接大小便,翻身按摩,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终于战胜了死神。他在妻子的耐心照料下恢复了生命的活力。

后来,她也曾出演《伤逝》、《智截玉香笼》、《孔雀公主》、《马加和凌飞》等,但因为都是一些边边角角的小角色,因而再未掀起波澜。
而之后的她,也因在1985年出任了北影厂演员剧团副团长,也随之把工作重心转向了幕后,并多次为影视配音,如电影《沸腾的生活》、《冰雪之门》,电视剧《阿信》、《挚爱》等。
她还曾导演过译制片《笑面人》、《斯特林堡的一生》等,并撰写了很多影视评论文章,虽然观众忘记了她,但她却一直热爱着自己的电影行业。。

尽管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电影在重新振兴的一个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属于李长乐的黄金时代早已经灰飞烟灭的无情过去。再以后,李长乐曾担任过北影演员剧团的副团长一职,改行行政工作。自此再没有新作品问世。这是李长乐个人演艺事业的不幸,也是新中国电影事业同代演员蹉跎岁月的无尽遗憾......
时代在变换,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失去了很多机会,以至于最后只能演一些配角,再难拿到好资源。人生可以有起伏跌宕,但只要不忘初心,我们依旧可以去做好很多事,2017年时,她还荣获了第16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2022年12月23日凌晨,李长乐未能抗争过病魔去世,享年84岁。

不少影迷纷纷发文悼念李长乐,不舍这位老艺术家离去,也深深缅怀她。

回顾李长乐一生依然觉得可惜,60年代的女神后来逐渐被遗忘,李长乐的一生可能有很多遗憾,她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角色,但在表演方面没有获得重大奖项,而在最好的年龄,她又失去了表演的机会,以至于再出来拍戏时已经错过了年龄,所以她没有像于蓝、谢芳那样在表演方面获得那么多荣誉,不过,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表演艺术家,她的离去无疑也是整个圈内重大损失,相信影迷会深深铭记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