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耀眼的一生



文章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村上春树说:“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不在于地位的高低,不在于金钱的多少,不在于名气的有无。而在于:是否努力地完成自我,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活出属于自己的活法,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上海赫赫有名的花园式饭店“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的一生经历可谓传奇,她靠着坚韧不拔的意志,活出了繁花般绚烂的一生。

董竹君,原名毛媛,别名董篁,1900年正月初五出生在一个贫寒家庭,父亲性格耿直自尊,以拉黄包车为生;母亲勤俭能干,靠给人帮佣贴补家用。全家住在贫民窟中,日子过得十分贫苦。弟弟很小的时候得了重病又无钱医治,不幸夭折。所以,最终董家只有董竹君这一个孩子。
董竹君从小长得冰雪可爱,邻居都叫她“小西施”。她还聪明伶俐,虽遭受贫困之苦,但董父却认为应该让她读书,学一些文化知识。于是,董父忍受疾苦,砸锅卖铁送她读了三四年私塾,让董竹君多少有了一些文化。
董竹君13岁的时候,父亲由于日复一日地出苦力拉车,从来没有一天休息时间,再加上平时吃得太差,最终积劳成疾得了伤寒病,躺在床上奄奄一息。迫于无奈,董母将董竹君押给青楼做三年清倌人,卖了300块大洋。

14岁在妓院时的董竹君
从青楼到婚姻
1915年,15岁的董竹君遇到了革命青年夏之时。夏之时生得高大英俊,早年留学日本,后跟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革命后任北伐军四川总司令。

夏之时
夏之时喜欢纵论国家大事,董竹君仰慕革命英雄,爱情的玫瑰悄悄地在两个人的心中盛开了。
面对夏之时,她说:第一,我不要你替我赎身,我自己有办法离开。如果让你替我赎了身,日后吵架,你就会说我是你买回来的。第二,我不做你的女人,要做就做你的夫人。第三,我知道你要去日本,你必须把我带到日本读书。

夏之时与董竹君
夏之时立即答应下来。夜晚,小姑娘灌醉看守她的人,逃出妓院,和夏之时去了日本。按照两人约定,夏之时送她进了日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一边读书,一边相爱,她给夏之时生了四个孩子。
董竹君就像竹子一般坚韧挺拔,可惜夏之时并不需要一个竹子一般坚韧的妻子,他想要的只是一株习惯于攀援的凌霄花,以依附的姿态和艳丽的花容来装饰他的英雄梦。

结婚后的第2年,袁世凯称帝,蔡锷在云南起兵反袁,夏之时也奉命回国参加护国军。当时夫妻两人已经开始有了一些矛盾。临行前,夏之时给了董竹君一把枪,叫她防贼。他对董竹君说:“若是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则用它自杀吧!”这种行为显然表现出了夏之时对董竹君的不信任。
这种被爱的方式让董竹君感到窒息,她曾在自传中写道:“我从窗前回过身来,正对着穿衣镜,镜中一位少女亭亭玉立,双目炯炯。雪白、细嫩、红润的皮肤多么美呀!但你的神情又多么烦闷不悦呀!你的丈夫并非是理想中的那个多情温柔的英雄,而是一位严厉的师长,君须怜我,我怜君!”
然后她要去巴黎学法语,夏之时断然不许,命她带孩子回国。回国后,夏之时出任四川大都督,她成为了都督夫人。
从婚姻到事业 

1931年第一次从上海去菲律宾,为在上海创办的群益纱管厂招股
但她与夏之时越来越疏离,于是她开办了一家工厂,一家公司。富祥女子织袜厂,和出租黄包车的飞鹰公司。然而她的厂子和公司,都因不懂经营而倒闭了。此后夏之时在官场斗争中失败,被解职。
失去都督高位,夏之时把火气全撒到她身上,而且他开始吸食鸦片,还不允许四个女儿读书。最可怕的是,大女儿因为和寄宿在家里的男学生说话,他竟然给了大女儿一根绳子,让她上吊。竟然这样对待自己的女儿,她只能要求离婚。夏之时果断拒绝。她降格以求,要求独自带孩子走,先分居五年。

董竹君和大女儿在日本
夏之时冷笑:你想去上海是吧?如果五年内你没在上海滩饿死,我用手掌心给你煎鱼吃。她带孩子们走了,从此夏之时再也没付过一分钱。

唯一的一张全家福
30岁那年,她到达上海滩,创办了群益纱管工厂。她终于知道怎么经营了,然而这是1930年,日本人正摩拳擦掌想要吞并中国,所以在上海闸北,向她的工厂咣咣咣打炮。一夜之间,身家全毁。她濒临绝境。
1934年冬天,一位身穿军装的四川人李嵩高,因为仰慕董竹君的名声上门求见,听闻董竹君创业受挫的经历后,拿出两千元给董竹君,董竹君大为感动,但却婉言辞谢。
李嵩高在四川时就听闻董竹君的气节,他也明白董竹君是不会接受这种资助的,所以就改口说借给董竹君,最后董竹君只好接受李嵩高的好意并写下了借条。她决定用这笔钱开餐馆。
当时在上海最受欢迎的是广东菜和福建菜,其次才是四川菜。在她看来,上海人是不了解四川菜的,如果对川菜加以改进,定能在上海打开市场。1935年3月15日,锦江川菜馆正式挂牌营业。菜馆一开门便是满堂红,上海滩头号人物杜月笙天天来用餐。

有一天,杜月笙排队等得不耐烦了,脸色难看地对锦江餐馆的店员说:“告诉你家老板,生意这么好,为什么不扩大规模?是不是房子太小了?”董竹君听到员工的汇报后,马上去找房东孙梅堂;孙梅堂知道杜月笙放话了,立刻让左右几幢房子的房客立马搬走,全部租给了董竹君。

锦江饭店最早的广告
瞬间,锦江川菜馆的规模扩大了几倍,大小雅座共有十几间,还有散席20多桌,总共能容纳300多人。董竹君还研究出了一套饭店的管理方法和制度,这套制度后来沿用了几十年之久,还培养出了一批中国酒店管理方面的精英人物。
锦江是董竹君一生事业的高潮,而她并未止步于此,除了创办报刊,她还支持革命,成功策反杨虎,为营救张澜、罗隆基立下头功。

1947年创办的美华印刷厂,曾是我党上海地下工作的基地

1949年5月在锦江川菜馆与新四军老朋友们聚会:曹荻秋(右一)、章蕴(右二)、陈同生(右四)郑少梅(右五)张爱萍(右六)。
上海解放后,董竹君遵照上海市公安局和市委的指令,以锦江两店人员为班底,创立了锦江饭店,这是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国宾的锦江饭店。锦江饭店是之后半个世纪内上海最有名的饭店,至今也是上海赫赫有名的花园式饭店。

文革中,董竹君受尽各种折磨,甚至被打得昏死过去而被拖进太平间,但她都熬过来了。1979年3月,公安部为她平反,恢复名誉。直到1997年12月6日,活了近一个世纪的董竹君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晚年的董竹君
回忆她的一生,董竹君说了这么几句话:“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遭冷落而动摇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这应该是她对自己一生奋斗的最好总结吧。

她的四个女儿,也全部成才。大女儿是中国第一代钢琴家。二女儿致力于音乐教育,三女儿比妈妈还能干,参与创办了八一电影制片厂。
董竹君与女儿夏国瑛

1946年初,摄于上海凡尔登花园31号家院内。图为董竹君与儿女合影

1991年,82岁的她收到在美国的小女儿的贺卡。贺卡上说:

永远感谢您带我们离川,在沪艰苦奋斗,培养我们成人,不然在那闭塞封建的地方长大,后果不堪设想。
永远感谢妈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