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据澎湃新闻,马海德先生的夫人、马海德基金会创始人、理事长、名誉理事长、著名演员苏菲女士于2023年12月12日23点30分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104岁。
周苏菲,本名周素珍,艺名苏菲,1919年5月19日出生于浙江舟山。194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苏菲女士的丈夫马海德一生为治疗麻风病呕心沥血,在他去世之后,苏菲女士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加入到麻风病治疗领域中。
在丈夫去世当年开始,苏菲女士任职中国麻风病协会副理事长、马海德基金会理事长,不仅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工作,也积极为麻风病患者的家庭提供支持,为完成丈夫的遗愿而继续奋斗。这对传奇夫妻的一生在我国治疗麻风病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苏菲女士儿子幼马在她身边为她送终,“母亲是在睡梦中平静走的,脸上带着微笑。”
苏菲女士生前叮嘱家人,千万不要麻烦大家为她后事来操心,一切平平静静。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9月26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的一个阿拉伯移民家庭。马海德的幼年生活是在贫困中度过的。
1933年11月,刚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乔治听说在上海一带流行着一种东方的热带病。同情心促使他下决心越过重洋,到中国去为苦难的人民解除病痛。就这样,他告别母校,从瑞士直接来到了中国上海。
70年多年前,新中国刚成立时,
全国还有52万同胞遭受着
“麻风恶魔”生不如死的折磨……
直到2007年,
卫生部副部长向全世界宣布:
“中国现症麻风病人减少到6300多人,
中国在经过50多年的努力之后,
终于走出了麻风病时代!”
然而,大部分国人可能还不知道,
冲在最前线与可怕的麻风病战斗、
为中国老百姓“驱逐恶魔”的,
竟然是一位“美国人”!
他叫马海德,
原名乔治·海德姆,
从日内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后,
千里迢迢来到中国,
永远留在中国!
他娶了“延安第一美女”苏菲,
他成为第一位加入
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
他更是新中国成立后
第一位加入中国籍的外国人!
马海德(右)、苏菲(中)、阿洛夫(苏联医生)
他与苏菲的故事
缘起1939年腊月的一个深夜,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马海德,
“鲁艺”一个女学生高烧不止,
马海德二话没说背上药箱,马上出诊。
马海德没有想到的是,
这次出诊,
竟然成就了一场长达半个世纪的
爱情传奇……
发着高烧的女青年叫周苏菲,
因为父母开明,
她小小年纪就到上海读书,
15岁的时候,
成为电影《海葬》的女主演,
轰动上海滩。
1939年冬,19岁的苏菲
刚从上海来到延安,
就因为严寒和水土不服病倒了。
29岁的马海德第一眼看到这位
传说中的“根据地第一美女”后
对她一见钟情。
苏菲病好之后,
马海德用珍藏的漂亮信纸,
写了一封字体“歪歪扭扭”的求爱信,
对苏菲展开了真挚热烈的追求。
1940年,马海德和苏菲举行婚礼,
成为延安轰动一时的新闻。
婚后,马海德称苏菲:妹子,
苏菲称呼他:马。
他们表达爱意的方式
也成为延安的一道风景线,
98岁的苏菲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时,
仍然沉浸在幸福里:
当年在延安,夫妻各自工作学习,
只有周六短暂团聚。
每个周六,老乡们都能看到
马海德与妻子同骑一匹马,
十分恩爱与浪漫。
电视剧《历史永远铭记》中的苏菲和马海德
苏菲怀抱一岁的儿子周幼马
1943年,他们的儿子出生,
马海德给他取名周幼马,
他心疼妻子分娩的艰难,
执意把自己的姓放在最后。
1950年,马海德被任命
为国家卫生部顾问,
协助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从23岁踏上中国土地,
到78岁逝世,
马海德,从延安到西柏坡,
从抗战到新中国成立,
从“十年浩劫”到改革开放,
他亲历了中国的风起云涌,
他更把自己最好的年华,
乃至生命全部献给了中国,
献给了他最热爱的医疗事业,
献给了几十万麻风病病人!
1988年10月3日,
马海德在他的第二故乡中国,
结束了壮丽而无悔的一生。
马海德去世后,
苏菲心里记挂着丈夫最后的嘱托,
——成立基金会。
她把马海德留给她养老的3万美金
全部拿了出来,
兑换成人民币,
成立了马海德基金会,
以奖励那些为中国麻风病防治事业
做出突出贡献的医务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