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网络,对原作者表示感谢,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五颜六色的天空
1959年,陆小曼在填写的档案表格时,在家庭成员一栏正式写上了翁瑞午,从而表明了他们的关系。
徐志摩去世时,陆小曼才28岁,她的后半生几乎都是翁瑞午在照顾的。
翁瑞午对陆小曼一生的情义极重,陆小曼对翁瑞午也是不离不弃,翁瑞午曾经犯过错误,身边的人都劝陆小曼离开翁瑞午,但是她却没有。
虽然他们保持了同居30年的关系,翁瑞午却没有娶陆小曼为妻。
这是为什么呢?
还要从翁瑞午的经历说起。
1899年,翁瑞午出生在江苏吴江,父亲翁绶琪是广西桂林的知府,他曾经与画家吴湖帆的祖父吴大澄一起参加过甲午海战,又是位名画家。
翁绶琪非常重视对儿子翁瑞午的教育,从小就让他接受正规的教育,诗文书画,京戏和昆曲他也都学过,尤其是对国画非常精通。
他曾经和父亲去香港,后在香港英国皇家学院完成学业后回到上海。
回到上海后的翁瑞午比较任性,他并没有从事他之前所学的专业,而是和有名的推拿大师丁凤山学习推拿医术。
翁瑞午是个悟性非常高的人,再加上他学习推拿的时候非常认真,凡是找他治病的人,几乎都能手到病除,因此18岁就已成了颇有名气的推拿医生。
有了著名推拿师的身份做加持,再加上他会唱京戏,能画画,懂得鉴赏古玩,又做房地产生意,家在杭州拥有一座茶山,在上海拥有房产,他自己还拥有父亲留下来的数不清的字画古玩,可谓家财万贯。
翁瑞午这样的男人可以说是一个“高富帅”,他成了很多女人心目中的完美男人。
最终是一个叫陈明榴的女人成功拿下了这个完美男人。
翁瑞午和陈明榴的婚姻是包办的。
当时两人的父亲是上下级的关系,他们的夫人同时怀了孕,由于两人关系不错,他们就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做了约定:如果是同性则结为兄弟或者姐妹,如果是异性就结为夫妻。
翁瑞午“高富帅”,陈明榴也不差,婚后两人也是恩爱有加,一连生了五个孩子。
陈明榴在生活上为翁瑞午开枝散叶,在工作上她也是丈夫的得力助手。
因此,翁瑞午对陈明榴非常感激。
如果不是陆小曼的出现,或许一家人的生活会非常完美和幸福。
但是她出现了,也让翁瑞午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次,翁瑞午的表弟江小鹣为了帮助徐志摩,就邀请翁瑞午去给陆小曼治病。
陆小曼从小就身体不好,她患有哮喘,胃病,而且心脏也不好,经常与药为伴。
徐志摩曾在日记中提到:“曼的身体最叫我愁。一天二十四小时,她没有小半天完全舒服,我没有小半天完全定心。”
他找了很多名医为陆小曼治病,却不见疗效。
作为好友的江小鹣不忍心看着好朋友为此为难,于是就把自己的表弟翁瑞午介绍给了他们。
然而,就是这一次治病,让翁瑞午和陆小曼从此纠缠了一生。
翁瑞午推拿之术非常高,他第一次给陆小曼推拿之后,疼痛就大大减轻了。
之后只要陆小曼身体不舒服,徐志摩都会请翁瑞午过去,经过翁瑞午的治疗,陆小曼的疼痛越来越轻了。
陆小曼生病之后,脾气也变得很差,经常无缘无故发火,可还是只要翁瑞午为她做了推拿,病痛缓解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说话突然变得很温柔。
为此,徐志摩对翁瑞午非常感激。
翁瑞午去陆小曼家里的次数多了,难免会有人说闲话,为此翁瑞午会理直气壮地说:“我到那里是徐志摩请去的。
交往的次数多了,翁瑞午发现自己和陆小曼在很多方面又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两个人都喜欢玩,都喜欢字画和唱戏。
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翁瑞午家里不缺名人字画,为了讨陆小曼欢心,他就经常送字画给她。
和翁瑞午相比,尽管徐志摩对陆小曼也很上心,但是他只是会写诗而已,并不能对她投其所好。
久而久之,翁瑞午就成了陆小曼心里不可或缺的朋友了。
这样以来,三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
但是徐志摩并没有很介意两人之间的情谊。
其实,与其说是翁瑞午闯入了陆小曼和徐志摩之间,不如说是徐志摩把翁瑞午“请”了进来。
翁瑞午知道陆小曼最喜欢热闹,于是他邀请陆小曼和徐志摩回乡扫完墓后去杭州游玩。
因为杭州有翁家的祖业和茶山,很显然,翁瑞午是为了讨好陆小曼才对她如此盛情招待的,同时还可以展示自己家产业雄厚。
在游玩的途中,翁瑞午和陆小曼有说有笑,亲密无间,徐志摩看在眼里,但是他并没有一丝怀疑。
翁瑞午知道陆小曼爱演戏,她时不时会拉上徐志摩,但是徐志摩却极不情愿。
这个时候翁瑞午就会兴致很高的和陆小曼一起,因为他希望陆小曼开心。
有一次,陆小曼刚从疼痛中缓过来,她问徐志摩,如果有一天自己发病了,翁瑞午不在身边,有什么方法缓解疼痛?
徐志摩看着陆小曼心疼不已,于时他请求翁瑞午,在他出差之际,希望翁瑞午能搬到自己家里住,这样以来,他在外地也能放心陆小曼了。
之后,翁瑞午就成了陆小曼家的常客了。
都说距离产生美,当他住进陆小曼家里的时候,才发现陆小曼是一个非常败家的人,他也切身体会到了徐志摩的不容易。
先说陆小曼的穿衣打扮,她的衣服鞋袜,手帕、装饰多得不计其数,而且很多都是外国货,她非名牌不穿,就算是一个小手帕也必然要是外国的名品。如果国内买不到,就让人从国外捎回来。
有一次,她一下买了五双上等的皮鞋,但是买回来也并没有穿过几双。
陆小曼的母亲虽然也是名门出身,但是她对女儿每个月至少要花银洋五百元,有时候甚至要六百元也是敢怒不敢言。
她经常要去剧院看戏,要去夜总会跳舞,要去181号赌场赌钱。
181号是一所私人大花园洋房,楼上楼下布置华丽,灯火通明,客人们全是当时社交场合中有名气的人物。
在这里,客人随意点东西吃,不必付钱,那是因为已经把钱付过了,凡是参赌的人,都要给庄家“抽头”,吃的还是自己的。
当然陆小曼不会盘算这些小账。她还要去一品香、新利查、大西洋吃“大菜”,要去丽娃丽达村划船……
陆小曼十指不沾阳春水,因此家里雇了十几个佣人。
陆小曼的奢靡生活,让徐志摩越来越力不从心。
1930年,为了挣更多的钱,徐志摩又兼了南京中央大学的功课。
除此之外,每晚下课后,徐志摩便埋头在家中为中华书局编选文学丛书,以赚取外快。此时,徐志摩每个月的收入已经在千元以上,却还是满足不了陆小曼的花销,所欠外债,也依然没有还补上。
翁瑞午看着徐志摩整日为生活奔波,他在养活一家人的同时,也尽量去减轻徐志摩的负担,为此他经常典卖字画古董,心甘情愿给陆小曼送钱挥霍。
就这样,陆小曼依然没有收敛,依然我行我素。
由于整天沉迷于日夜颠倒,脱离现实的生活,陆小曼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好了,以至于翁瑞午再怎么给她按摩,也达不到之前的那种效果了。
看着陆小曼痛不欲生的模样,翁瑞午很是心疼。
翁瑞午告诉她可以适当用点Y片,这样可以减少点疼痛。
起初陆小曼对此还嗤之以鼻,但是她发病的时候抽了几口,病痛还真的减轻了。然而从那之后,她就依赖上了。
后来,徐志摩为了工作要去北京,临走之前他托翁瑞午照顾陆小曼。
然而徐志摩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来了。
因为他乘坐的免费飞机因为天气原因出事了,徐志摩也落了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徐志摩死了,陆小曼的天都塌了,她要去替徐志摩收尸,但是如果她看到那一幕,又怎么能受得了,于是翁瑞午代她去为徐志摩受了 尸,并把徐志摩唯一的遗物——一幅山水画卷带了回来。
然而不幸的不仅仅如此,徐家父母认为都是陆小曼害了自己的儿子,根本就不认这个儿媳妇。
因为徐志摩临走前,陆小曼和他大吵了一架,陆小曼还把烟袋砸在徐志摩的脸上,又把他的眼镜摔在地上打碎了,徐志摩气得摔门而去。
陆小曼还不解恨,又写了一封决绝信。
所以徐志摩的丧事他们也不让陆小曼插手,而是由前妻张幼仪处理,陆小曼处于人来人往的灵堂,却仿佛是个无人搭理的局外人。
徐志摩去世后,徐父也知道了翁瑞午和陆小曼之间微妙的关系,他给陆小曼写信赶紧和翁断绝关系,否则将不再支付她的生活费。
翁瑞午听到这个消息,不知道是生气还是喜欢陆小曼,他干脆从3楼直接搬到了2楼,和陆小曼过起了同居的日子。
为了满足陆小曼的日常开销,翁瑞午开始变卖自己家里的字画和珠宝,甚至减少自己妻女的生活费。
尽管家人对他的做法颇有微词,但是翁瑞午依然养着陆小曼,他为陆小曼买了很多昂贵的衣服和珠宝,每天为她准备早饭,看着她吃,如果陆小曼身体不适,翁瑞午就会一直站在她旁边照顾着。
尽管翁瑞午对陆小曼宠爱至极,但是陆小曼对翁瑞午,是依赖大于感情。
在同居之初,她对翁瑞午说:“我们只有感情,没有爱情。”
而且陆小曼还与翁瑞午约定:不能抛弃发妻;不与翁瑞午名正言顺结婚。
一则是因为陆小曼对徐志摩终生无法忘怀,二则是因为翁之发妻为老式女子,离异后必无出路。
陆小曼之所以这样做,是又原因的。
陈明榴是个遵从“三从四德”的女子,她从未因为陆小曼的存在而大吵大闹。
陈明榴处处为翁瑞午着想,所以即使无爱,他对妻子也是十分恭敬的。
陈明榴的子女和陆小曼的关系很好,陆小曼则称陈明榴为“二嫂嫂”,和她的女儿们共享好衣服,经常带她们出门游玩。
翁瑞午的大女儿翁香光结婚的时候,陆小曼送给她丝绸衣裤和浴具。
陈明榴将四女儿翁重光送到小曼那里,还说:“我们家这么多的孩子,小曼却一个都没有,多可怜。”
陆小曼自己虽然没有子女,可却非常喜欢孩子,有好吃的、好玩的紧着给孩子,可最终小重光还是受不了小曼屋里污浊鸦片气,回家了。
陈明榴对陆小曼的好,她还是懂得的。
就这样,翁瑞午一边供养着整个家庭,一边对陆小曼的需求尽力满足。后来实在没钱了,他们就花女儿翁文光从香港寄过来的钱。
由于胡适看不起翁瑞午,三番五次劝说陆小曼离开翁瑞午,但是陆小曼却没有听他的花。
一天晚上,胡适去看望陆小曼,他对翁瑞午熟视无睹,直接进入屋内。
直到抗战胜利后,胡适对劝说陆小曼仍不死心,他寄信给陆小曼:可从速来南京,由他安排新的生活。小曼看后,说:“瑞午虽贫困至极,始终照顾得无微不至,二十多年了,吾何能把他逐走?”
陆小曼说的真是良心话了,晚年的陆小曼年老色衰,形容枯槁,再也不是之前的那个风华绝代的名媛了,但是翁瑞午依然对她不离不弃。
到后来翁瑞午没有字画可卖了,他就卖掉了家里的茶山和房产,养活陆小曼。
虽然处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但是翁瑞午依然乐观。
翁瑞午晚年得了肺病,后来扩展成肺癌。陆小曼虽然此时已经让他搬出去了,但对瑞午照顾尽职尽责。
他的女儿翁香光回忆说:我爸爸病重时,陆小曼也照顾的。晚上我叫她去睡,我们陪夜,她不肯,她说:我还是不要去睡。我后来说:你人吃不消的,你再倒一个,两个人都倒下来,都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做子女的吃不消的。你还是上去睡吧。
1961年,翁瑞午临死前,曾把赵家璧和赵清阁约到家里,对他们抱拳说:“今后拜托两位多多关照小曼,我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不尽的。”
翁瑞午去世后,翁家人依旧将陆小曼作为亲属在照看着,直到陆小曼去世。
这种特别的关系,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是,就是这么存在和发生着。
翁瑞午的一生好像都在为陆小曼活着。他虽然是富家子弟,但是他对爱情的执着却和普通人一样,他不求回报,只是默默地为陆小曼付出。
然而他最终得到的却是陆小曼对于他的感情,而不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