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中草药:黄荆



 黄荆子大家了解吗?它是一种中药材,来源于植物马鞭草科植物黄荆,是这种植物的果实。平时它可以直接用来泡水喝,对人类身体有多种好处,但是用黄荆子泡水喝时也有一些副作用存在,今天小编就专门为大家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煮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1、祛风止痛
黄荆子煮水喝能祛风止痛,平时人们出现风寒感冒时,可以直接用黄金籽煮水喝,能让感冒发烧的症状很快减退,另外在它煮水时,还可以加入适量的生姜和苏叶,能让它的功效更加出色以。黄荆子煮水喝,还能治疗人类的风湿骨痛,用它煮水时,可以加入适量的毒和威灵仙。
2、化痰止咳
黄荆子煮水喝还能化痰止咳,平时它能用于人类痰多,咳嗽以及哮喘等多种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治疗这类疾病,用黄荆子煮水时,可以加入适量的白糖,这样会让它化痰止咳的作用更加出色。

3、行气止痛
行气止痛也是黄荆子煮水喝的重要功效之一,平时人们出现胃痛、疝气痛时都可以直接用黄荆子煮水喝,能让这些疼痛的症状很快转,不过在用黄荆子煮水喝时,最好能把黄荆子研成细末,这样再用它煮水,最有利于它药用功效的发挥,能让它行气止痛的功效更加出色。副作用
黄荆子煮水喝虽然能治疗人类的多种疾病,但是平时使用量一定要注意用量,不能过量服用,不然会引发身体不适,另外那些身体湿热燥渴或者无气滞的人群,都不适合用黄荆子煮水喝,不然会适得其反,会让身体的不良症状加重。
黄荆
常用别名: :蚊枝、姜荆、布荆
植物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叶
识别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根黄白色树皮灰褐色,小枝四菱形,灰白色,密被柔毛,枝叶揉碎后有香气。掌状复叶对生,具长柄;小叶5片,全缘或每侧有2~5个疏浅齿,下面灰白色,密被短柔毛。花小,淡紫色,组成顶生圆锥花序;花萼钟形,5齿裂,被毛;花冠被毛,2唇形。果球形,褐色,基部有宿萼。花期7~8月;果期8~9月。生于山坡、路旁、林缘。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采收加工夏初未开花时采集净叶,堆叠踏实,使其发汗,倒出晒至半干,再堆叠踏实,待绿色变黑润,再晒至足干。生用或鲜用。
性味功用:甘、苦,平。清热解表,利湿除痹,解毒截疟。内服:水煎服,6~15克(鲜品15~60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外洗。
验方精选:
1.脚癣:鲜黄荆叶子、松叶各250克,水煮泡脚。
2.风寒感冒、流感,黄荆、黄皮树叶、苏叶各15克,水煎服。
3寒湿肠炎、痢疾:黄荆、荜澄茄各15克,水煎服。
4风寒湿性关节疼痛:黄荆、罗勒、南五味子、刺五加皮各15克,入地金牛10克,水煎,加适量黄酒调服。

小编非杏林中人,所有药方、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愿世间无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