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与越南:同样是明朝收复,为何云南保住了,越南独立了?



云南与越南
作者|碧落清遥
责编|Thomas
中国疆域轮廓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的。早在秦朝时,中国的南方版图就大致定型,秦朝势力甚至贴近红河平原,首次将越南纳入中原王朝控制范围。

▲秦朝疆域
中国西南方的疆域形成的时间较晚,特别是高原之上的云南地区,直到1世纪中叶才全面纳入中国版图,云南融入中国的时间比越南晚了2个世纪,云南的汉化程度也远低于越南,始终游离在中原王朝边缘。

▲云贵高原与越南北部地形图
此后数百年,汉化程度不高的云南与中原王朝分分合合,最终建立独立的地方政权。
越南则在10世纪初独立。云南与越南,首次以两个独立政权的状态出现在亚洲东部的政治舞台上,并与中原王朝不断争夺周边地区的势力范围。
直到明朝建立,中国才再次同时将云南和越南纳入版图。明廷通过强有力的措施,最终改变了云南的民族构成和主流文化,彻底将云南纳入中华文化的核心圈。

▲明朝后期云南行政区划
相较之下,明朝没能在越南复刻云南的成功案例。纵使明朝使出雷霆手段,仍无法消化汉化程度远高于云南的越南,明朝的失败,让越南彻底脱离了中原王朝的直接控制。
为何汉化程度较高的越南最终再次独立?山高路远的云南又是如何彻底融入中国的呢?

▲明朝同时控制云南与越南(图片@苍天熊猫)
一、王化之外
先秦时期,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华文明不断向外延展。华夏民族壮大的同时,岭南居住着多支越人,他们被统称为百越。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则被称为西南夷。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发兵南下征伐百越并控制岭南,中原王朝疆界向南一直扩展到今越南红河平原北侧(一说控制了红河平原)。

▲秦朝
秦朝灭亡后,汉朝平定了割据岭南的南越,其统治范围一度达到今越南中部。富饶的红河平原得以大规模开发,汉文化在越南北部生根发芽,当地汉化的骆越人发展成今日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
中原王朝在征服越南北方的时候,其西南方的边界仍停留在巴蜀一带。岭南虽然山岭较多,但高度相对较低,且有密集的河网穿梭其间。
但云贵地区却是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曲折的地势中,分布着大开大合的山川,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中原王朝统治这里的成本极高。

▲从云贵高原到红河平原
经过秦汉两代的持续经营,云贵地区的夜郎、滇国等政权相继降伏,但直到公元69年哀牢内附,中国才首次控制了云南全境。
由于当地民族复杂,地势崎岖,特别是湿热的亚热带季候让汉族难以忍受,因此汉人很少选择移居到此。
从两汉到魏晋的数个世纪中,纵使中原王朝从未放弃经略西南,中国对云南的控制力依然很薄弱,需要依靠当地土著豪族维系统治(羁縻统治)。

▲两汉的扩张,将越南云南等地纳入版图
虽然同为夷人居多的边陲之地,相较于地形封闭、发展落后的云南,越南肥沃的红河平原反倒吸引了大量汉人迁居至此,经过两汉魏晋的开发,已发展成中国重要的农耕区。
中国在越南建立了完善的行政体系,对这里实行直接统治。儒家思想和汉语通过官学在这里传播,越南和岭南等地快速融入中华,这种融入速度和开发程度是云南地区无法比拟的。

▲越南河内文庙
隋朝建立后,中国恢复大一统状态。云南边地的爨、僚等族与中原通好,但隋朝未能实际控制云南,这里仍保持着独立的状态,游离于中华文明之外。唐朝建立后,云南的少数民族通过征伐融合,形成了六个大型部落联盟,称为六诏。

▲隋朝控制着越南,却没能控制云南
最南的南诏强大起来,唐朝扶持南诏统一云南大部。南诏的建立者是白蛮和乌蛮,即今天白族、彝族的祖先。南诏向唐朝称臣,唐朝在名义上恢复对云南全境的影响。
此时的越南也是少数民族为主,但基本实现了汉化,是唐朝无可争议的实控领土。汉字是越南的官方通用文字,儒学在这里深入人心。唐朝借扶持南诏“遥控云南”,实际控制力远不如越南。
当时云南的中心位于洱海以西,更多接受东南亚地区传来的佛教及政治文化影响,汉文化在云南只是一种弱势文化。云南地区保有相当大的地方权力,是一个半独立状态的地方政治实体。

▲初唐地图
7世纪初唐朝在全国设立六大都护府,这些都护府位于唐帝国的边疆各地,是唐朝在各战略方向上的支撑点。如辽东的安东都护府、统御西域和中亚的安西都护府,越南北部设立安南都护府,守卫着唐帝国的南大门。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大幅衰退,南诏趁机占领云南全境,唐朝彻底失去了对云南的控制权。唐帝国内部更是藩镇割据,皇权受到严峻挑战。到10世纪初南诏和唐帝国先后灭亡。

▲南诏崛起
取代南诏的大理国(白族建立)依然统治着缅北和云南全境,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世,越南北部的京族军阀趁机自立。此时云南和越南两地的地方政权仍存在本质区别。
从南诏到大理,云南地方政权即便学习中原文化,但仍是少数民族文化占主流。建立地方政权的少数民族都没有汉化,其政治框架上自成一体的地方政权,并非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

▲南诏历代君主,名字独具民族特色
自立之初的越南确是实打实的中国地方割据政权,其在政治文化等领域与中华联系紧密。割据自立的京族军阀大都是在唐朝时期兴起的地方大族,文化上深受中华文化浸染。
到10世纪末,北宋统一中国大部。宋初两次北伐辽国失败后,宋朝君主对开疆拓土态度消极。在西南地区,认为当地为夷族之地“此外非吾有也”,放弃统一大理国。
公元1006年,宋真宗又以“交州瘴疠,宜州险绝,若兴兵攻取,死伤必多”为由,放弃收复越南。此时越南已模仿中国政治制度建立了封建国家,北宋索性同意与越南建立宗藩关系。

▲北宋未能控制云南和越南(图片@苍天熊猫)
从8世纪中叶南诏控制云南全境开始,云南作为独立政权存续了5个世纪。直到13世纪蒙古人崛起,为了背后偷袭南宋进而统一中国,蒙古大军在1254年吞并了统治云南的大理国。
1276年南宋灭亡,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政府开始推行行省制,旧大理国辖境设立云南行省。

▲云南行省
滇西的土司仍接受羁縻统治,但元朝在云南推行改土归流,不断增强对云南的控制,云南的政治中心从西部的大理向东迁到昆明。
昆明位于云南东部,早在两汉时期就有汉化迹象。随着云南的行政中心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理迁到有汉化基础的昆明,昆明发展成中原王朝在云南的重要战略支点和地区汉化中心,汉文化开始摆脱原有的弱势地位,不断向云南深处扩散。

▲行政中心东移
云南盛产铜,巅峰时期其铜矿产量占元朝全国总产量的54%,元朝经营下的云南在经济、人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正因如此,元朝才能够以云南为基地发起征服缅甸的战争。元军接连三次对越南发动征服战争,奈何越南人抵抗激烈,蒙古人又无法忍受当地湿热的环境,元朝最终同意越南以藩属国身份保持独立。
战争不仅增强了越南的国家凝聚力,也提升了当地人的民族认同感。

▲元越战争
从秦汉到宋元,中国因国力兴衰在云南地区几度进退。云南落后的经济和复杂的民族情况更是降低了皇帝们的统治兴趣。南诏、大理等政权地方民族特色浓郁,并非“中华系”国家。
越南因为红河平原土壤肥沃,在汉文化的加持下农耕经济迅速发展,虽然在10世纪脱离中国独立,但汉文化已在这里深深扎根。越南人也坚持以“小中华”自居。

▲元朝时越南保持独立
二、日月山河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最终被汉人的明朝取代,1368年9月,明军夺取大都,元帝遁往塞北,蒙古人对中国全境的统治宣告结束。蒙古人被逐出了中原,当时云南仍在元朝手中,由忽必烈后裔把匝剌瓦尔密统率近20万元军镇守,元军利用高原地势严防明朝夺取云南。
云南的地方大族也想在元朝灭亡后建立独立政权。元朝虽灭,蒙古人的势力依然强大。云南被夹在明蒙两个庞然大物之间,显然没有自行决定未来的权力。

▲蒙古人继续控制云南(图片@史图馆)
相较之下越南并非明蒙争夺焦点,而且作为独立政权的越南还是明朝拉拢的对象,明朝更不可能有所谓的吞并越南的想法。
蒙古人将云南作为牵制明朝军事力量的利器,云南遥远的距离和复杂的地形让明朝迟迟没有下定决心征伐。把匝剌瓦尔密奉元朝为正朔,每年都遣使经青藏地区到塞北觐见元帝。

▲元顺帝
蒙古人在云南地区的存在,给明朝在川黔桂等省的统治带来威胁。明朝一时间无法消灭盘踞在漠北的蒙古主力,但绝对不能容忍蒙古人在云南地区的存在。
如果说唐宋时期占据云南的少数民族政权只是给中国封建政权带来一些西南方向的地缘压力,那么到了明朝立国初年,在明蒙世仇的情况下,镇守云南的20万元军就是明朝必须拔除的钉子。相较于前代,明朝有更强烈的需求去征服云南。

▲元朝时的云南行省
经过多次北伐暂时击退蒙古对北方的威胁后,朱元璋开始着手解决云南问题。1381年,30万明军出征云南。把匝剌瓦尔密兵败后自杀身死,明军西进消灭了残余元军和效忠蒙古人的云南土著大族。至1382年初,云南全境平定。
相较于汉唐,14世纪的云南经济社会有了更好的发展,对于中国封建王朝来说有了更好的统治基础。朱元璋决定超越前代的统治范围,将云南彻底融入华夏。

▲云南入怀
明朝的政治制度是在前代基础上改进而来,特别是地方行政架构上,模仿元朝的行省制在地方设立三司,分别是主管行政的布政使司、主管军务的都指挥使司、主管邢名的提刑按察使司。
明朝在云南设立三司,意味着云南全境被纳入到中央政府管辖。大量优秀官吏进入云南,推进中国政治制度在云南扎根。

▲明朝政治架构
14世纪的滇西和缅北(当时均属云南管辖)存在大量土著豪族,明朝在品秩、俸禄等方面完善了元朝时的土司制度,加强对当地的控制。
初定的云南仍是“远隔绝缴,百夷丛集”,1393年云南在册人口25.93万,少数民族占比近80%。明朝通过移民实边彻底改变了云南的民族构成。
大批驻军及家属、流徒发配刑犯入滇。至1580年,云南在册人口上升到147.66万人,汉人占比提升到60%。
汉人移民(军户占70)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汉人数量的增加让汉文化在云南有了更好的生长土壤。明代在云南大规模举办官学,传播儒家思想。有明一代,云南境内创办了72所,云南走出了诸如三边总制杨一清、兵部侍郎傅宗龙等高官。

▲云南成为明朝核心区
明朝作为大一统王朝,试图在元朝灭亡后以东亚新主的身份重新构建地区政治秩序。明朝将朝鲜、缅甸、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等15国列为“不征之国”。这些国家定期向明朝贡,明朝主导的宗藩体系得以建立。
明朝积极消化云南,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以云南为踏板,向缅甸输出影响。14世纪末,明朝在缅甸老挝等国设立缅中、老挝宣慰司,对其实行名义上的管治。如果没有实控云南,这一切是无法实现的。

▲控制云南是明朝在西南方势力扩张的基础
独立已久的越南被明朝认定为藩属国,而这一切却随着越南国内的政治动荡发生了变化。
公元1400年,越南陈朝的统治被权臣胡季犛颠覆,陈朝王室后裔陈添平(存疑)来华,向明成祖朱棣诉说了事情原委。作为中国的藩属国,越南新君继位素来需要得到明朝的册封。1406年,朱棣决定派军护送陈天平返回越南继位。

▲明成祖
结果明军在越南境内被胡季犛派军袭击,陈添平被杀,被俘明军散作越南官家农户和奴仆。
朱棣闻讯大怒,遂出兵近50万征伐越南(今越南中北部)。面对明军泰山压顶般的攻势,越南难以抵抗。明军一路攻陷升龙(今河内)、清化等城,胡季犛及其家族成员尽皆俘虏。

▲明军入越
1407年7月,明成祖朱棣下诏,称陈朝子孙已被胡季犛屠杀殆尽,明廷将在越南“设官兼治,教以中国礼法”。明朝在越南设置三司,越南以“交趾”之名重入中华版图。
明朝建国后不到半个世纪,就有力消解了蒙古人的威胁,还在云南、越南等地实现领土上的突破。一度恢复了两汉时期中国南方的版图规模。况且此前千余年间,未曾有一个汉人大一统王朝能如此彻底将云南纳入中华版图。
明朝成功的治理,让云南彻底成为中国版图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中国联通中南半岛等地的重要踏板。

▲滇西留存大量土司
在越南方向,明朝借用恰当的政治机遇和压倒性的军事优势,结束了从10世纪以来越南长达400年的独立建国史,使其再入版图。
明朝占领的越南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1407年人口约650万,全境设县180余个。明初时云南面积超过70万平方公里,面积大约是越南的4倍,但人口不足50万,仅为越南的7%,全境设县30个(后增至54个),其开发程度和政治架构显然没有越南完善。
只可惜,越南人口众多、开发相对完备的优点很快成为明朝推行统治的阻力,越南各地民变蜂起,试图摆脱明朝统治。

▲越南再入版图
三、梦碎红河
明朝征服越南后,当地豪族就不断起义,明朝被迫在1409年再度出兵。越南的军事行动让明朝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明朝日常只能在越南维持6.5万驻军,这在600余万越南人口中显然不值一提,稀少的兵力更不可能震慑住越南人。
相比之下,云南虽然经济落后却土地广大,有足量的土地提供给驻军屯垦开发,进而降低中央军费负担。

▲明军在云南实行军屯
明朝通过以军屯为主的移民实边,仅1383-1398年,明朝调兵入滇超过10次,云南明军从8万扩充到15万。昆明取代大理成为地区政治中心后,也避免了明朝一头扎进滇西的多民族区域,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冲突。
明朝还把内地实行的卫所制度移植到云南,在云南设立15卫和2个千户所,强化了云南驻军的体系结构,当时云南人口不到30万,庞大的明朝驻军显然能压制一切反抗力量。

▲明朝在各地的卫所
越南人口稠密,无法像云南那样为明朝驻军提供足够的土地开展军屯,明廷无法负担巨额军费支出。即便越南人口是云南的20多倍,明朝在越南的驻军却只有云南驻军的半数多点,必然难以有效压制规模庞大的越南叛军。

▲越南民变蜂起
云南也时常发生少数民族起事,被明朝认为“远在边陲,蛮贼间尝窃发,譬犹蜂虿之毒”。但相较于越南,云南人口基数小,从大理国1254年灭亡到明朝1382年征服,这一百余年中当地再未出现地区政权,云南难以形成足够摆脱明朝统治的势力。
云南接壤巴蜀,而巴蜀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汉化,明朝以巴蜀控云南,一旦云南有变可以迅疾反应。与越南接壤的广西则是壮族等族的聚集之地,作为地区汉文化中心的桂林很难穿越少数民族区域对越南施加强势影响。

▲中原王朝的难以直接影响越南
越南虽然汉化程度较高,但独立后的四百余年,京族不断完善越南的政治体制,已经发展到相当的水平,越南人始终有摆脱明朝统治的强烈愿望。
明朝在1408年平定越南后获得粮食1360万石、船只8677艘、军械装备253.9万件,如此庞大的储备是云南少数民族无法提供的。

▲明朝的扩张
云南越南二者差异甚大的地理环境,也是造成两地同途殊归的外在原因。
云南当地的少数民族多居住在滇西,明朝则重点开发云南中东部,二者可以说甚少打扰,昆明作为云南新的政治中心,让明朝避免一头扎进土司聚集的滇西,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民族冲突,文化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也愿意学习先进的汉文化。
明朝在越南的统治中心位于红河平原,这里是越南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也是明朝必须控制的战略要地,越南的充分开发让明朝难以脱离京族聚居区另建新的统治中心。明越民族矛盾藏无可藏,只能不断积累并放大。

▲红河平原是当时越南人口最稠密的区域
400余年的独立史让越南人形成了较为鲜明的身份和文化认同,在明朝以军事压迫为后盾推行汉化的过程中,越南人表现得十分抵触,明朝官吏的横征暴敛加剧了越南人的反抗。
1418年,越南清化豪族黎利起义,他迅速发展成越南最大的一支叛军力量。

▲黎利
1424年明成祖朱棣去世,继位的明仁宗朱高炽召回了交趾总兵官黄福,希望他回京颐养天年,黎利等越南叛军趁机夺取了多座军事重镇。
明仁宗在位仅一年就去世,其子明宣宗朱瞻基继位。朱瞻基决定实行怀柔政策,停止征收越南的象牙、香料等贵重物品,缩减了明朝在越南的官员数量。

▲明宣宗
明宣宗的政策看似深谋远虑,实际上此时以黎利为主的越南叛军已形成了足够的规模,明廷的退让反倒加强了越南人必胜的信心。
1426-1427年,黎利先后在崒洞和支棱关重挫明军,两战明军折损近10万,明朝对越南的统治难以为继。

▲黎利领导的蓝山起义
1427年,明宣宗宣布放弃交趾,结束了对越南为期20年的统治。不久后,中越之间恢复了传统的宗藩关系。
越南重获独立后,愈发注重自身民族意识的培养。越南通过官方修史、书籍编纂等手段,塑造京族推崇的雄王等民族传说,加强越南人对本国封建王朝的历史认同。
越南还发展完善了“喃字”等民族文化符号,在浸润儒家思想的同时,强调自身文化的特殊性。
越南还模仿中国的华夷观,试图通过征服占城、老挝等地,在中南半岛上构建自己的“山寨宗藩体系”。

▲喃字
明朝中后期,中越关系几番波折,明朝吸取历史经验,不再过多干涉越南内部事务。越南不敢招惹明朝,于是将南进作为最主要的扩张政策,最终形成了今日越南的版图。

▲越南南进
明朝对云南的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15至16世纪,云南的鹤庆白族土府、寻甸、广西、武定彝族土府、顺宁布朗族土府相继改土归流,纳入明朝中央政府管辖。
云南的人口不断增长,汉化及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云南“夷多汉少”的民族结构被彻底改变。
有明一代,虽然滇西的麓川、木邦等地土司时而造反,统一后的缅甸也试图与明朝争夺滇西,但此时云南融入华夏的进程已不可逆转。

▲明末的云南
至17世纪中叶明清易代,云南也没有因战乱脱离中国控制,这与明朝对云南200余年的稳定统治关系密切。
清朝延续明朝的政策,一方面继续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朝贡体系,将越南等藩属国纳入其中,另一方面继续在云南改土归流加强控制,使得云南不再被认为是“夷人边地”,而被看作华夏腹里的一部分。

▲越南成为朝贡体系的一环
回望历史,明朝对越南、云南的地缘扩张取得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前者虽然面积较小,但拥有庞大的人口,明朝靠武力难以压服已形成民族文化认同,且有足够实力的越南人(京族)。
云南却因为山高路远、经济落后、少数民族众多,便于明朝开展同化。大量驻军开展军屯,一方面发展了云南经济、压服了反叛势力,也让汉文化在这里扎根舒展。
云南的昆明、曲靖等主要城市汉族人口占绝对多数,使汉文化保持足够强大的影响力,将云南彻底融入中国。

▲清朝人口迁徙及西南地区民族分布
清朝时期,云南已成为汉地十八省的一员,汉文化在此地占据主流。及至民国,云南籍将领蔡锷领导发动的护国战争有效维护了共和体制,二战期间更有大批滇军北上抗日,在台儿庄、长沙、滇南等地与日寇血战,维护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尊严。

▲护国首义
从清末民初的革命到抗日战争,云南成为“保留中华火种”的地方,成为民族危亡时刻,挽救中华文明的重要力量。

▲滇军
时至今日,这片彩云之南的土地依然是多民族聚居的家园。截至2022年,云南人口4700万,其中汉族占比67%。云南生活着25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多民族的灿烂文化是云南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成为如今云南重要的旅游资源。
从化外边地到华夏一员,云南在多民族融合中不断发展。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马帮之声仍在回响,今日的云南作为中国西南边陲省份,依旧发挥着对外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重要作用。民族融合的进程仍在云南进行,这片多民族共生的家园也因此焕发出多姿多彩的魅力。
长期作者|碧落清遥
历史资深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全文完)—
本文系 「环球情报员」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环球情报员」
音频电台
音频上线啦 ~
工作闲暇、通勤途中
学习之余、入睡之前
短暂的空余时间
就能收听完一篇精品科普故事
记得关注收藏我们哦 ~
中国专栏
(免费试听)

世界专栏
(免费试听)

更多好文,请戳

人物故事账号
(关注有礼哦)

扫码关注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