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1A十大标准之一:如何理解"国际或全国性奖项"?


◎本文作者 | 大所长
版权声明:本文是麦克斯出国旗下“移民研究所”公众号原创作品,其他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标来源,并同时转载文末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今天我们将会为大家介绍整个EB1A移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EB1A申请中的10大标准。
99%以上的朋友想通过EB1A拿到美国绿卡,都得要满足这十条标准中的至少3条,这十条标准我们之前也经常提到:

接下来的几节课里我们会进行详细的拆解和分析,今天先聊一聊前两个标准:奖项和协会会员!

首先十项标准中的第一项,就是获得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奖项。
一个高含金量的奖项,可以最直接地体现申请人的杰出性,我们操作过的案子中,国际级别的奖项比较少见。
尤其像诺贝尔、普利策、奥斯卡等大奖,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可以说这类奖项只要你有,几乎就离绿卡不远了!
全国性奖项门槛稍低,会更普遍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如百花奖、金鸡奖、金像奖等,都是能证明申请人杰出性的证据!
获得过某些奖项的朋友可以先自测评估,有任何疑问欢迎私信骚扰!

▲测一测,5秒知道是否适合移民美国!
总之呢,无论是国际级别还是全国性奖项,要被美国移民局接受,正常情况下要满足四个条件:
一个是影响力足够大,起码要是全国性的,省市级的不符合要求;
第二个就是被行业内普遍认可,参与评选的人数越多越好,对手越牛越好,被媒体报道的范围越广越好;
第三个就是比赛主办的实力够硬,民间团体举办的比赛,含金量要小于政府官方或大型组织举办的比赛;
最后第四个,申请人获得的名次越高越好,最好保证自己是所有选手中的前三名!
而且我们在评估一个奖项的时候,千万不能光看名字。
有些奖项虽然带有全球、全国或某某行业等抬头,但影响力可能就在几百到几千人内,甚至有些业内人士都没听过,这种含金量不够的奖项,是达不到EB1A申请门槛的!
不过呢,大家也不要误会,并不是只有国内外的顶级大奖才可以申请EB1A,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很多高含金量的奖项也不一定是人尽皆知的,只要奖项能体现出申请人的成就,美国移民局就会认可。
而且美国移民局的审理官员也不是全知全能,很多东西他们也不知道,所以要证明一个奖项的影响力,更多是是要靠文案材料来作证。
例如我们可以从比赛的历史、主办方背景、比赛规模、影响力,竞争对手水平、评委的级别等等来分开阐释。
尽可能把奖项的含金量体现在材料里面,这样移民官看的一目了然,也会增加申请的通过率!

最后呢,再说说如何挑选奖项。在日常申请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个申请人有多个奖项,那么哪些奖项可以作为证据使用的呢?
第一个,和自己杰出能力无关的奖项,都不能使用。这里大家要记住,你获奖的领域必须要与自己的杰出能力对口。
如果你主张你的医学大牛,但你获得过文艺比赛的大奖,这种说实话对申请没啥帮助,反而还影响了移民官的审理方向。
第二个就是重点要阐述自己的代表性奖项。
正常在文案操作中,我们重点一定是围绕自己最有分量的奖项来展开,其他奖项可以列举,但不要占用太多篇幅。
毕竟移民官的精力也有限,不要让奖项出现喧宾夺主的局面。
第三个,个人成就是要优于团体的奖项的。
例如王先生所在的单位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他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员,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王先生虽然可以凭借这个奖项申请EB1A移民,但是成功率是要打折扣的,团体奖远不如你以个人名义获得的奖项有说服力。
所以我们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发现,同一级别的奖项,同样是第一名,能展示个人能力的更容易成功。

▲麦克斯出国日常案例
所以总结一下的话:在EB1A的申请中,只有高影响力的全国性、国际性荣誉或奖项,主要凭借个人获得,且与申请人的专业直接相关,才会被美国移民局作为有效证据采信。
在日常移民咨询中,我们也见识过了各种各样的奖项,至于哪些奖项有用,哪些没用都是需要花时间仔细判断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先聊到这里,下期继续聊一聊EB1A十大标准中的第二条,行业协会的作用,我们不见不散!
好,以上就本期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对“移民美国”感兴趣,或是想了解更多的移民政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是手动添加“小助手”微信号(mshu580),我们会安排经验丰富的移民顾问给您做一个免费的评估,帮您找到适合自己的移民途径。

移民研究所更多文章,戳下面




星标关注《移民研究所》微信公号
移民好方法话你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