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1A移民申请的秘密武器:评委经历背后隐藏的成功密码!


◎本文作者 | 大所长
版权声明:本文是麦克斯出国旗下“移民研究所”公众号原创作品,其他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标来源,并同时转载文末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上期课程中,我们介绍了EB1A中对"媒体报道"的定义,今天我们继续课题,聊一聊EB1A十大申请标准中的第四条:
是否担任过专业领域内的评审工作?

评委经历作为eb1a十大标准中的第四条,在实际的移民申请中是非常常见的,因为只有少数有影响力的权威人士,才会被邀请去评审他人的工作。
你都能点评大牛的成果了,那么你个人一定也是大牛!同时呢,被评审的对象的水平越高,越能体现申请人的杰出性。

在我们日常操作的EB1A案例中,有三类客户非常适合用评委经历,来申请美国EB1A:
第一类是学术界的大牛。他们学历高,专业知识过硬,在自己的领域有较强的影响力,所以经常会被邀请担任某个会议和比赛的评委。
例如老李是某某知名大学的教授,曾经在学内担任过博士论文的评审工作,或者是担任过学术期刊的审稿和编委工作等,这都属于专业领域的评审活动,满足EB1A要求的评委经历!
第二类是艺术界的大牛。艺术领域的流派也百花齐放,比赛也非常丰富,所以担任评委的机会也有很多。
例如老吴是豫剧表演艺术家,曾经以技术评委的角色,担任了XX奖的评委,对多位当红艺人的演技进行打分,也满足EB1A中队评审的要求……
第三类是体育界大牛。俗话说文体不分家,体育界和演艺界的证明方式也几乎一样。
而且很多申请人既作为运动员获得过奖牌,又担任过专业比赛的评委,知名度较高,所以也属于比较好证明自己杰出性的一类人才。

不过关于评审工作,有几点大家要注意,EB1A申请中,并不要求我们多次担任评委,列出1-2次最有分量的就行,宜精不宜多。
而且审活动的分量,和活动的规模以及被评审的对象息息相关,整个活动必须是有规模的,有组织的,参赛的候选人必须是有影响力,有行业认同的。
最后呢,申请人担任的评委,必须要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例如我的专业领域是医学,你申请eb1a时也是和移民官说自己是医学领域的大牛。
同时你又对电影很有研究,曾经担任过金像奖担任评委,但不好意思,这种评委经验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这不属于你的专业范围以内,金像奖的评委不能证明你在医学领域有多牛,所以还是那句话,申请eb1a的时候,要围绕自己的杰出才能来提交证据。
好啦,关于EB1A申请10要素中的第四个要素媒体报道,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和媒体报道一样,评委经历也是灵活性最高的,可操作性也最强。
好,以上就本期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对“移民美国”感兴趣,或是想了解更多的移民政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是手动添加“小助手”微信号(mshu580),我们会安排经验丰富的移民顾问给您做一个免费的评估,帮您找到适合自己的移民途径。


1、90%移民公司不会告诉你,这些项目的花费根本不到10万块!
2、美国就是个大农村,连中国二三线城市都不如!
3、移民美国三大作死方式,一碰就万劫不复!
4、中国亿万家庭的“眼中钉”,居然能拿美国绿卡?
5、50万块能移民哪里?这几个国家真的太适合中国人了!
星标关注《移民研究所》微信公号
移民好方法话你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