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大所长
版权声明:本文是麦克斯出国旗下“移民研究所”公众号原创作品,其他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标来源,并同时转载文末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根据香港入境处的数据,2023年港府一共收到超过22万宗各项人才入境计划的申请,其中有大约13.5万宗获批,创下了历史新高。
首先恭喜这些入局的申请人,你们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泼一泼冷水,申请获批只是第一步,想要拿到永居,续签才是重头戏。
3月6日,下周三,我们将联合香港保险专家、前宝洁腾讯高级职业经理人Olivia女士为大家做一场线上直播。
专门针对香港身份的续签问题进行针对性答疑解惑,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点击预约按钮,千万别错过了!
首先来明确一下永居和非永居的定义。
根据香港《基本法》第24条规定,香港居民的定义分两种:
第一,非永久居民。也就是优才、高才、专才、留学/IANG、投资移民等签证持有者,这部分群体没有在香港住满7年,未能获得永久身份;
第二,永久居民。在香港出生,或者持有合法签证在香港通常居住于连续7年或以上的内地人士。
转永居的前提是连续七年都能够成功续签,但问题来了,七年期间都成功续签,不代表能够转永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审核续签和审核永居的权力归属于不同的部门,所以就造成了标准不统一这种情况。
举个例子吧,比如我们作为申请人,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长期居住在香港,跟入境处解释的时候,续签人员也许会网开一面,毕竟他们也有KPI。
但等到住满七年需要申请永居之后,同样的解释,审核永居的官员不一定认可,所以就造成续签明明成功,但永居就是转不了的情况。
而高才、专才、留学/ANG的本质上就是工作签证,所以满足续签条件的重中之重就是在香港有收入。
优才则算是一种技术移民,审批时会综合考虑申请人的整个家庭。比如:
第一,申请人及子女、配偶要在香港生活;
第二,申请人受雇于香港公司,或者被香港公司指派到外地、海外工作。
规则其实已经很明确了,要么在香港生活,要么对香港有所贡献(工作纳税)。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挂靠公司的业务,我们是不建议去碰的。一旦被发现,轻则终生无法入境香港,重则要被判刑坐监。
说白了就是不能“既要又要”,优才计划的目的本来就是为香港做贡献的,我们不能在享受香港各项福利的同时,不去尽自己的义务,没有那么便宜的事。
所以在申请这一项目之前,首先得考虑自己能不能,或者愿不愿意到香港生活,再做决定。
当然了,现实情况是很多申请人的事业重心在内地,确实无法到香港扎根。
港府对于这一点也表示理解,所以这个“通常性居住”的要求并不是死规定,并不是强制我们一定要连续住在香港七年。
至于如何才能平衡内地事业的同时,又可以保证满足续签要求,就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概括的了。
还是请大家3月6日,移步到我们线上的直播间,届时会有更详细的内容跟大家分享,我们不见不散!
好,以上就本期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对“香港身份”感兴趣,或是想了解更多的移民政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是手动添加“小助手”微信号(mshu330),我们会安排经验丰富的移民顾问给您做一个免费的评估,帮您找到适合自己的移民途径。
1、欧洲真的挺不住了,有存款,直接给身份!
2、宁愿住“棺材房”也不来内地!香港人在想啥?
3、中国这个地区的人,居然率先实现“全球免签”?
4、中国亿万家庭的“眼中钉”,居然能拿美国绿卡?
5、"中国这么好,为什么那么多人想移民?"答案究竟是什么
星标关注《移民研究所》微信公号
移民好方法话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