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的孩子没有未来


◎本文作者 | 大所长
版权声明:本文是麦克斯出国旗下“移民研究所”公众号原创作品,其他公众号转载此文时,需在正文前署作者名、标来源,并同时转载文末二维码,否则视作侵权。‍

最近看了篇文章,叫《中产的孩子没有未来》。
观点很辛辣,寥寥几笔就戳中了时下高级打工人们的痛点,以至于因为引发太多共鸣,传播度太广而被下架。文章总结来说就是:
富人家大业大,子女可以继承衣钵;
底层自知翻身无望,早已躺平;
唯独中产上不去也下不来,不光会随时被裁员,子女也只能重新走一遍自己那“掉了几层皮”的奋斗之路。

老实说,文章的大部分观点我还是同意的,毕竟当下社会的内卷现状就摆在眼前,
“35岁被裁员”、“本科硕士送外卖”、“电子厂个位数时薪”等等都是血淋淋的现实。

但要就这些现象得出“中产的孩子没有未来”这样的暴论,就有点言过其实了。
手握一定的资源、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中产,还不至于沦落到对下一代前途无能为力的地步。
他们所谓的焦虑,不过是财富不能翻倍增长。

以我在行业内的见闻为例,近几年选择自救的中产群体还是不少的,我把他们分成“奋斗派”和“躺平派”。
首先说说奋斗派。这个“奋斗”的意思不是说继续内卷,而是以一种更高明的方式,或者说更高效的路径去“卷”。
比如近几年很流行的香港身份,很多中产家庭都会想方设法办理一个,即便在香港人生地不熟,没有任何积累也要重新开始。

为什么?为的就是子女教育。因为拥有香港身份的孩子,第一可以参加华侨生联考。
和高考相比,华侨生联考的题型难度低了一大截,除了语数英这些主科以外,文科不考政治,理科不考生物,备考压力小很多。

除此之外,还享有录取特权,基本上能考个400分往上,就可以入读国内的985/211大学了。
第二还可以参加香港DSE考试。
也被称为“香港高考”,难度也同样比较低,和内地高考知识点有70%的重合度,题型难度和高中会考差不多。
目前全球已有超过300所海外高校承认DSE的成绩,包括剑桥大学、纽约大学、多伦多大学、悉尼大学等等知名高等学府,对想去海外留学的考生来说,非常有优势。

而且拥有香港身份的考生,申请“港八大”时,还可以优先享有录取名额。
无论哪种路径,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有优势得多。除了香港身份之外,理论上所有的海外身份都能够实现这一功能,还是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再来说说躺平派。当然这个“躺平”和底层的“躺平”不一样,这部分中产是选择到外国去躺平,也就是移民。

比如很多在我们这里办理美国、加拿大移民的中产,看中的就是北美的“快乐教育”。
不折腾了,卷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让孩子换个环境上学,至少先有个快乐的童年,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孩子要是乐意上大学,那就让他自己努力奋发。
要是不想上,那就读当地的职校学门手艺,出来社会当个蓝领工资也不低,普普通通过完一生也不错。

所以综合来看,中产的孩子并非没有未来,关键在于家长们是否愿意跳出传统的思维框架,勇敢地为孩子探索新的可能性。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只有不断适应和创新,才能为孩子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好,以上就本期文章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您对“移民”感兴趣,或是想了解更多的移民政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是手动添加“小助手”微信号(mshu330),我们会安排经验丰富的移民顾问给您做一个免费的评估,帮您找到适合自己的移民途径。


1、欧洲真的挺不住了,有存款,直接给身份!
2、宁愿住“棺材房”也不来内地!香港人在想啥?
3、中国这个地区的人,居然率先实现“全球免签”?
4、中国亿万家庭的“眼中钉”,居然能拿美国绿卡?
5、"中国这么好,为什么那么多人想移民?"答案究竟是什么
星标关注《移民研究所》微信公号
移民好方法话你知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