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上岸后,他们的人生怎么样了:人生并不只有一条路


2月26日,多地陆续公布了2024年考研分数线。
据教育部消息,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考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比2023年下降36万人,为连续8年增长后首次下降。
与此同时,国考报名人数超过29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近4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上岸,曾经是这个时代最令人向往的祝福语。
无论自愿或被迫,读研读公,似乎成为年轻人实现稳定生活的唯一出路。
但是,当上岸几乎成为唯一被推崇的选择时,我们应该警惕,因为这可能成为对个体生命的暴政。
人生道路千万条,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声音和需求都是不同的。
放弃上岸,并不意味着一蹶不振。
反而,当你从上岸的期许中解脱出来,内心的重负豁然消失,你会发现,原来人生还有这么多可能!
01
毕业那年,小安放弃了考研的机会。
她本可以继续坚持,但是,她决定去从事自己热爱的记者工作,开始了一段南腔北调的生活。
虽然辛苦,但她感觉这才是一个真实的自己。
小米也曾一心想要上岸读研。
然而在毕业实习的一年里,她深刻领会到了就业的艰难。
为了家庭,她选择就业养家,虽然现在的工作并不完美,但她并不后悔放弃考研的选择。
她希望大家不要被上岸所限,活出一个不后悔的青春。
另一位朋友在金融专业考研失败后,选择了自学编程,找到了对技术的热爱。
虽然与原来设想的道路不同,但是他很享受每天进入程序世界的感觉。
他相信,成功不在于是否上岸,而在于是否勇於追寻内心的激情。
抛开上岸的期许,你会发现,世界上有那么多种生活方式在等待着你的发现。
02
有人选择远行,只带着一个背包,去寻找世界的另一端。
有人选择回乡,过着田园诗般的生活。
有人做起了自己喜爱的手工艺工作,有人建立了小店,有人选择种地……
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地平线,就会发现,原来生活的可能性这么丰富多彩。
上岸给了很多人稳定,但它终究不是权威所能给予的唯一答案。
每个人内心的声音最重要,选择要由自己而非他人做出。
曾经,肥肥一心只想着上岸。直到有一天,考研失败的消息正好赶上她的生日。
她若无其事地和家人吃了一顿大餐,试图掩饰内心的失落。
然而她知道,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未来她还有无数种可能在前方等着自己去发掘。
03
我明白肥肥的感受。
我也曾如痴如狂地为上岸而学习、备考。然而命运弄人,我还是没有如愿。
起初我很失落,觉得自己注定一事无成。
但渐渐地,我发现上岸不过是千万种生活中的一种选择罢了。
我可以重新出发,去寻找另一种属于自己的生活。
斗转星移,我来到一座海滨小城,开始了自己的创业。
没日没夜地工作,虽然疲惫,但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快乐。
我会抬起头,看看苍茫的大海,吹吹海风,心境变得平和而开阔。
我时常想,如果我真的上岸了,也许就无法体会如今的感受。
我感谢命运的安排,让我发现了另一种可能的生活。
也许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块海,即使我们上了岸,那片海也不会消失。
它就在那里,静静地闪耀着光芒,等待着我们再次探索。
生活的可能是无穷无尽的。
不需要被上岸定义,每个人都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所以,我想对所有像我一样曾迷失的人说,放下包袱,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也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就让我们一起,在岸,或在海,活出精彩的一生吧!
▲欢迎「关注」、「⭐星标」本公众号▲
▲点「在看」是对他人的尊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