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又下了一步臭旗,想拿越南对付中国?可惜天时地利人和越南一点不占



在当今世界,地缘政治与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交织成一幅复杂的图景。近年来,随着中美之间的竞争加剧,美国开始寻找战略上可以替代中国的合作伙伴,而越南正逐渐成为美国重点关注的对象。这不仅仅是地缘政治上的棋局调整,同时也是全球供应链战略重塑的体现。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近期美国有十多家芯片企业积极与越南接触,计划将部分产业链转移至此。目前,越南已是美国科技巨头Intel的全球最大半导体封装和测试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多家芯片设计公司的所在地。美国企业的这一转移策略,似乎并非追求将高端芯片制造业搬迁,而是专注于为汽车和电信行业供应的次级芯片。
英国媒体援引消息称,这批美国芯片公司之所以涌向越南,部分是受到了美国总统拜登的邀请,他们参与了一场非公开的商务峰会。可以推测,这可能是拜登今年9月访问越南时敲定的战略计划之一。
美国此举表面上看似协助越南进行产业升级,但其实质和目的要复杂得多。首先,通过援助越南提升产业能力,美国希望在越南培育出一个更加完善的工业生产和配套环境。其次,这一战略可能是为了在必要时限制或制裁中国,迫使在中国的外企将产业链迁出。这一方面有利于找到替代中国的工业产能,另一方面则是明显指向削弱中国的工业产能。

然而,这个计划的实施并非没有障碍。即便是受邀参与该项目的美国芯片企业,对越南的经济环境和政策支持仍持谨慎态度。例如,被美国政府安排至越南开展业务的“新思科技”公司副总裁罗伯特,就曾表示越南在吸引投资和提供补贴方面应该谨慎考虑。
越南的当前策略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复制了中国过去的发展模式,即作为全球工厂,通过制造业出口驱动经济增长,并逐步积累经验,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但美国的“一石三鸟”策略可能低估了中国的实力和越南自身面临的挑战。
这些挑战可以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首先,全球经济正面临十年来的严重危机,对于任何依赖出口的经济体来说,这都不是一个理想的“天时”。其次,由于美国的不断介入,亚太地区的地缘矛盾升级,南海、台海和朝鲜半岛等问题变成了潜在的“地利”不利因素。一旦发生冲突,越南可能无法保持其所需的稳定和平环境。
最后“人和”方面的挑战则表现在越南的内部管理问题上。据日本《日经新闻》所述,美国企业将产业转移到越南的一大障碍是官僚主义和基础设施问题,尤其是电力供应的不稳定性。这些后勤上的问题以及想要控制一切的官僚体制,可能会成为阻碍美国企业在越南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

越南正在试图模仿中国曾经的经济发展策略,即通过成为全球的生产基地来积累资本,进而升级其工业和技术水平。然而,中国的崛起得益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国际环境,而如今的全球经济形势已大不相同。中国拥有巨大的内需市场和完善的工业体系作为支撑,而越南则尚未具备这样的条件。越南虽有雄心,但在实现从制造业基地到技术创新中心转变的过程中,还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拜登的这一策略,虽然意图明显,却可能会面临多方面的阻力。首先,中越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因为美国的加入而进一步加剧,这对于地区稳定来说是一个负面因素。其次,美国过分依赖越南作为对抗中国的筹码,可能会被越南用来谋求更多的国家利益,从而增加美国在战略上的不确定性。此外,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不容小觑,美国的策略可能无法在预期的时间内达到想要的效果。
在全球供应链重塑的大背景下,多国正尝试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这一转变过程复杂而漫长。越南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其角色和地位值得持续关注。不过,无论是美国还是越南,在全球产业链中寻求新的平衡点,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将重新考量和定位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