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万亿!楼市或将迎来浴火重生!


始于18年的楼市下行期已经持续了六年,但我不认为还会持续很久。复盘此轮下行期,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分析出一大堆原因,我认为关键其实就俩字:资金。如果把楼市比作一个池子,资金就是里面的水。水多鱼肥;水少鱼死。

2008年救市成功源于“4万亿”,2015年救市成功源于货币化棚户区改造。无一例外,都是资金。2020年,三道红线政策斩断了楼市资金来源,导致无数房企“爆雷”。与此同时,美国开始了史上最激进的一轮加息。超5%的存款利率,几乎将所有资金全部吸干,楼市“内外交困”。这还没完,加息导致的汇兑效应成为压垮国内开发商的最后一根稻草。什么是汇兑效应?比如,开发商在海外借了1亿美金,当时汇率为6.3,如今汇率升为7.3,那么开发商什么不干就已亏损1亿人民币。开发商肯定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于是纷纷公开“躺平”,爱咋咋地。以上分析,简单来说就两个原因:一个是国内,一个是国外。如今,事情正在起变化。首先看国内,向房地产注资已成为当下房地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数据显示,货币供应M2在2021年底为238.3万亿,到2023年底为 292.3万亿,24个月发钞在54万亿左右。然而,2023年的CPI竟然是-0.3%,这天量的资金到底去哪儿了?显然大部分资金仍旧躺在银行睡大觉。既然资金无法主动流入楼市,那只能引导。于是鼓励银行向开发商放款的政策频出,很多省份公布了第一批“房地产白名单”,目前已有3218个项目入围,就算每个按3亿算,也达到万亿规模了。一旦这54万亿能正确引导进楼市,那么“水”的问题就彻底解决。再看国外,美联储于2024年开启降息已经板上钉钉,届时开发商不仅多了融资渠道,而且由此引发的汇兑效应,将让开发商如释重负。以融创为例,境外债涉资约99.23亿美元,假如汇率从7.3降至6.3,债务瞬间少了近100亿人民币。那么一旦美联储开启降息,国内哪些城市最先收益?第一个肯定是香港,香港对外资没有限制,资金来去自由。第二个将是深圳,深圳离香港最近,最容易承接香港外溢资金。因此,楼市能否浴火重生,紧盯深圳即可。我预测时间大概在6月份之后,因为美国仍在遭受高通胀,上半年降息的概率很小。回顾过往楼市周期,深圳都是旗手,然后传递到一线、二线城市,等传递到全国,大约需要一年。我的分析基于资金,如今大量资金,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最终都要有个去处。试想,除了楼市,还有哪个池子能接得住这泼天的资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