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信行业存在一个经久不衰的论题:中国电信为何竞争不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又为何一直处于弱势?
事实上,熟悉通信行业发展史的人都清楚,这与各家企业所获得的政策、资源和机会息息相关,而并非如一些人所说,移动员工更加出色、更努力。追本溯源,中国移动从电信分离时,员工结构年轻,在前十年的发展中没有退休负担。此外,当时基础的移动网络(2G)已基本建成,无需像广电如今这样举债建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移动垄断了“移动通信”这一朝阳市场长达十年之久,不想致富都难!相比之下,中国电信坚守着日益衰落的固网业务,同时还承担着庞大的退休人员包袱,背负着巨额贷款。在前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监管部门为了保护移动,不向电信和联通发放牌照,眼睁睁地看着移动公司大量发展用户。电信则推出了单向计费的小灵通,短期内发展了数千万用户,但最终因频段被收回而被叫停,大部分发展的用户都流向了移动。通信的本质是一种社交工具,具有很强的粘性。获得先发优势的中国移动建立了巨大的发展优势,电信和联通要追赶难度很大。众所周知,通信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移动手机业务。移动最早发展手机业务,用户数量多、规模大,最早的用户也是现在收入稳定、消费最高的群体。无论是现在的宽带还是融合业务,都是围绕移动业务增加收入。因此,用户多、收入高,中国移动的现金流一直很充足,这也很好地支持了其转型发展。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中国电信的政企业务在早期专线和宽带的支持下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近年来,中国移动不断砸钱,在网络和营销方面不计成本地投入,很快改变了过去的落后局面。中国电信的宽带业务和政企业务迅速沦为第二。此外,谈到人才,如今看来,中国移动的管理更现代化,员工更优秀,执行力更高,但这与中国移动多年来实行的高薪酬政策密切相关。只要钱给到位,员工自然就优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