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行记(三):丰芽洞、丰芽村及越南的火车


我们一路向南,第三站来到了越南丰芽-格邦国家公园,是个相对冷门的旅游目的地,中国游客极少到访。‍‍‍‍‍‍‍‍‍‍‍‍‍‍‍‍‍‍
我选择这里,主要是《孤独星球》的大力推荐,称之拥有“全球最令人敬畏的洞穴体系”,是“越南最值得游览的国家公园”。‍‍‍‍‍‍‍‍‍‍‍‍‍‍‍‍‍‍‍‍‍‍‍‍‍‍
丰芽-格邦的王牌景点是“世界最大洞穴,大教堂一般的洞穴”--杭松洞,BBC曾为它拍过纪录片。但很少人能前往,据说前往此洞的费用是3000美金,而且通常需要提前一年预约才能报上名,包含丛林跋涉在内的旅游时间约为7天。‍‍‍‍‍‍‍‍‍‍‍‍‍‍‍‍‍‍‍‍‍‍‍‍‍‍‍‍‍‍‍‍‍‍‍‍‍‍‍‍‍‍‍‍‍‍‍‍‍‍‍‍‍‍‍
对多数游客来说,主要是前往三个入门级的洞穴:丰芽洞,天堂洞,黑洞。其中,黑洞的体验最刺激,天堂洞最美,丰芽洞最易到达游客最多。‍‍‍‍‍‍‍‍‍‍‍‍‍‍‍‍‍‍‍‍
因老婆大人身体不适及我行程安排不当的原因,2人一起去丰芽洞及天堂洞的计划,最后变成我独自去完丰芽洞就结束了,有些遗憾。‍‍‍‍‍‍‍‍
先来看看丰芽洞的照片吧。‍‍‍‍‍‍‍‍

丰芽洞是个水洞,需要从售票处坐船前往。丰芽洞对普通游客开放1.5公里,其中地势较高,可以下船游览的部分长约500米。‍‍‍‍‍‍‍‍‍‍‍‍‍‍‍‍‍‍‍‍‍‍‍‍‍‍‍‍‍‍

丰芽洞的最大特点是高大,不仅洞高(据说大厅最高处百米以上),而洞中的石钟乳与石笋也同样高大,通常能顶天立地。上图这个巨大的石笋,就像一座小山一样,已经触及洞顶,达到增长上限。‍‍‍‍‍‍‍‍‍‍‍‍‍‍

巨大之外,还有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

从地下往上长的被称为石笋,从顶上往下长的叫石钟乳。据世界遗产组织官方网站介绍,丰芽-格邦国家公园这一带的洞穴,有4亿年的历史,是亚洲最古老的喀斯特地区。4亿年时间的发育,难怪这里的石笋石钟乳能顶天立地。‍‍‍‍‍‍‍‍‍‍‍‍‍‍‍‍‍‍‍‍‍‍‍‍‍‍‍‍‍‍‍‍‍‍‍‍‍‍‍‍‍‍‍‍‍‍‍‍‍‍‍‍‍

天然台阶状的钙化池及池子上方洞壁上的一道道弧线,应该是河水经年累月冲刷的结果。丰芽洞里这条河,据说在地下延伸约44公里长,因而丰芽洞也被称为世界最长的洞穴之一。‍‍‍‍‍‍‍‍‍‍‍


石钟乳的样式很特别,一节节似的,粗看像鞭子,串珠,细看每一节又像拂尘、窗帘穗子或者倒置的花瓣。

参观完后,仍需要坐船返回。‍
与我同一条船的有一个同为摄影爱好者的德国人,他说你一定要去天堂洞,实在太美了,比丰芽洞美。
不过回到岸上时,距离前往会安的大巴出发时间只有2个多小时了,而天堂洞在20公里外,不太来得及了,只得放弃。‍‍‍‍‍‍‍‍‍‍‍‍‍‍‍‍‍‍‍‍‍
除了游览丰芽洞,我还花了更多时间在周边漫步、骑行、拍照,希望多了解这个越南山村的样子及村里人的生存状态。

(丰芽洞所在地比较偏僻,以前应该是个比较穷的山村,旅游业兴起后逐渐富了起来。这是村里的一个教堂。)‍‍‍‍‍‍‍‍‍‍‍‍‍‍‍‍‍‍‍‍‍‍‍‍‍‍‍‍‍‍‍‍‍

(河对岸还有一个教堂,似乎更高一些。一河之隔两座新建的教堂,可能代表着这一带经济富裕而且教徒众多吧。)

(这户人家新盖了漂亮的楼房。男主人正在教儿子自行车,看到我拍照,很友善的停下来等我拍完。)‍‍‍‍‍

(这家虽是旧房,但干净整洁,花也养得很好看。据我粗略观察,村里有一半以上人家盖了新房。)‍‍‍‍‍‍‍‍‍‍‍‍‍

(另一户村民家中院子的一角)‍‍

(在村子的边缘,有个看上去很不错的灯光足球场,对一个山村来说,很不简单了。边上还有个相对简陋一些的排球场。)


(一片草场上,牛儿在安静地吃草。小朋友们利用中午放学时间在踢球,都光着脚丫子,条件简陋,但踢的有模有样,很是激烈的样子。)‍‍‍‍‍‍‍‍

(和宁平长安比,这里往南走了300多公里,水稻已经长的茂密了。田对面是一片墓地,其中有2个墓顶立了十字架,表明了墓主人生前的信仰。
据说越南的基督徒占总人口的8%左右,比例非常高,越往南越多。而佛教徒更多,约占总人口的15%。另外还有个越南独有的高台教,是第三大宗教。越南政府对宗教信仰似乎很少干涉。)‍‍‍‍‍


(这个墓占地不小,外面写着汉字对联,可能是个华裔,有些中式风格,但配色上有着鲜明的越南特色。)

(围栏内的一户人家,虽简单但整洁。)‍

(中午时间,吊床一躺,很是悠闲的样子。)

(村里的小学,正在举行什么活动,挂满了有着国旗和党徽的小旗子,表明了越南有着和我国同样的政治体制。)‍‍‍‍‍‍‍‍‍‍‍‍‍‍‍‍‍‍‍‍‍

(小卖部同时卖汽油。)‍‍‍‍‍‍
正在转悠时,老婆发来微信,说民宿老板通知大巴要到了。就此告别丰芽,前往会安,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期待的目的地。
附:在越南坐火车的体验
我们从宁平到丰芽,是先坐夜间火车到达洞海市,然后转公交中巴车到达丰芽村。‍‍‍‍‍‍
越南的铁路系统老旧,主要还是当年法国人在时修建的。因为车次少车速慢,铁路系统在公共交通中处于辅助地位,长途大巴是远距离公共交通的主角,价格便宜而且服务好。
(绥和火车站候车室,绥和是越南的省会级城市。正前方是售票窗口。我在网上买的票,可以在窗口打印纸质车票,不打印也不影响。)
夜间乘坐火车的体验比较糟糕:车子很不平稳,感觉是一震一震地前进,尽管我们选择的是软卧,仍睡得不太安稳。这是因为当年法国人建的是窄轨铁路,轨距仅一米,窄轨导致了车子的稳定性不好。据说现在有新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越南显然还没有采纳。‍‍‍‍‍‍‍‍‍‍‍‍‍‍‍‍‍‍‍‍‍‍‍‍‍‍‍‍‍‍‍‍
后来,我们又在白天乘坐了一次火车,选择的是硬卧,从绥和到胡志明市,早上7点17出发,下午6点10分到,550公里不到,耗时近11个小时,非常慢。‍‍‍‍‍‍‍‍‍‍‍‍‍‍‍‍‍‍‍‍‍‍‍‍‍‍‍‍‍‍
这次是白天,在车厢里走动较多,拍了一些照片。‍‍‍‍‍‍‍

(因为轨距窄,车厢也就窄,在过道走路时经常需要侧身。不过大家都很能适应,面对我的镜头也很友好。)‍‍‍‍‍‍‍‍‍‍‍‍‍‍‍‍‍‍‍

(虽然狭窄,卖货小推车仍没有缺席。有趣的是,买冰红茶之类的饮料,还免费附送冰块和一次性杯子。那个红色的桶里好像装的就是冰块。)‍‍‍‍‍‍‍‍‍‍‍

(车上有少数像我们一样的游客,以西方人为主。)‍‍‍‍‍

(坐火车的人,许多都是一大家子出行,带着老人和小孩,火车上可以走动,可以随时上厕所,和大巴比有它的优势。)‍‍‍‍‍‍‍‍‍‍‍‍‍‍‍‍‍‍‍‍‍‍‍‍‍‍‍‍‍‍

(车站站台一般都不大,照片上这个尤其窄,感觉也就1米宽。)‍‍‍‍‍


(车窗外的风景)‍‍
越南这些年经济快速发展,我一路看到很多越南人生活富足,生活品味也不错。但似乎越南的政府财力仍很不足,所以在高速公路与铁路的投入力度有些小。以前看到有人说,越南是“国穷民富”,可能有几分道理。至于是国富民穷好,还是国穷民富好,则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