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六日(二)首都万象掠影


万象是老挝第一大城市,人口100万左右。‍‍‍‍‍‍‍‍‍‍‍‍‍‍‍‍‍‍‍‍‍‍‍‍‍‍‍
我们在万象停留了不到24小时,没有去旅游景点。我把时间花在了街头行走,用相机记录下了我对这个城市粗浅的印象。‍‍‍‍‍‍‍‍‍‍‍‍‍‍‍‍‍‍‍‍‍‍‍‍‍‍‍‍‍‍‍‍‍‍‍‍‍‍‍‍‍‍‍‍‍‍‍‍‍‍‍‍‍‍‍‍‍‍‍‍‍‍‍‍‍‍‍‍‍‍‍‍‍‍‍‍

(图1: 万象的夜市一角。夜市不算小,照片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气挺足的,消费者看起来以本国人为主。)‍‍‍‍‍‍‍‍‍‍‍

(图2: 路过一个咖啡馆,有两位驻唱歌手在表演。)‍

(图3: 不是有点国内城乡结合部的感觉?其实这里是万象市区比较靠中心的位置了。)‍‍‍‍‍‍‍‍‍‍‍‍‍
老挝从1779年成为暹罗(泰国的前身)的附属国后,就一直是个人口匮乏而且极度贫穷的国家。
1954年独立后,很快又陷入了长达21年的内战。
内战结束后,老挝人民革命党执政,先后搞了10来年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总结反省”,终于在1986年宣布革新开放。‍‍‍‍‍‍‍‍‍‍‍‍‍‍‍‍‍‍‍‍‍‍‍‍‍‍‍‍‍‍‍‍‍‍‍‍‍‍‍‍‍‍‍‍‍‍‍‍‍‍‍

(图4: 和柬埔寨一样,三轮突突车是搭载游客的主力。)
万象近些年发展比较快,特别是中国援建了中老铁路后,可能在这里投入了不少资金,城区略高一点的楼房,大多是新建的。‍‍‍‍‍‍‍‍‍‍‍‍‍‍

(图5)
万象是老挝唯二的千年古城,另一座是琅勃拉邦。但是万象老城在1827年被暹罗人彻底烧毁,仅幸存了极少数寺庙。此后,这里长时间处于荒芜状态。
1893年开始,老挝从暹罗的属国变为法国殖民地。法国人几乎从零开始重建了万象。不过,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开发重点是越南,老挝很大程度上仅被视为原材料和劳动力来源。
很少法国人常驻老挝,万象的建设程度自然非常有限,所以,在万象基本看不到和胡志明市一样精致的法式建筑。因为种种历史原因,老建筑的维护状况也显得不太好。

(图6: 围墙里面的法式老建筑。)

(图7: 准备维修的老建筑。)

(图8: 摩托车上的僧人)

(图9: 市区有很多修得富丽堂皇的寺庙。)
老挝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佛教国家,宗教信仰是老百姓的精神寄托所在,类似“破四旧”的活动在这里应该是无法进行的。‍‍‍‍‍‍‍‍‍‍‍‍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图14:街头弹唱的老艺人,吸引了路过的美国游客。)

(图15: 爽朗的金发美女,背景有点像我国的小镇。)

(图16:万象有不少西方游客,也有一些中国旅行团,但多数都直奔几个景点去了,能在街头遇到的很少。)‍‍‍‍‍‍‍‍‍‍‍‍‍‍

(图17: 这辆保养不足的老爷车,感觉和万象有相似之处。)‍‍‍‍‍

(图18: 泰国曼谷银行驻万象办事处。没有印象中银行机构气派的样子,但和万象的现状倒是不违和。)‍‍‍‍‍‍‍‍‍‍‍‍‍‍‍‍

(图19: 阿曼发展银行。毕竟是中东土豪国家的银行,要气派一点。)‍‍‍‍

(图20: 街头的小咖啡馆。毕竟是法国人重建的城市,万象的咖啡馆很多。)‍‍‍‍‍‍‍‍‍‍‍‍‍‍‍‍‍‍‍‍

(图21)‍
根据google地图指引,找了一家口碑不错的咖啡馆吃中饭。外表很不起眼,进去之后发现装修得还不错,有3层楼,一直有客人进进出出。而且,它的餐点居然是万里之外的南美智利风味。如此小众的风格,还能有不错的生意和口碑,不太容易。‍‍‍‍‍‍‍‍‍‍‍‍‍‍‍‍‍‍‍‍‍‍‍‍‍‍‍‍‍‍‍‍‍‍‍‍‍‍‍‍
外表有一些破旧,内里有一些精致,而且还有些国际化。嗯,这也反映了万象的气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