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宪法法院昨天通过了一项历史性裁定:允许家长在怀孕的任何时间,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
韩国现行《医疗法》第20条第2项规定,禁止医务人员在怀孕的第32周前,向孕妇或其家属告知胎儿性别。如今,新裁定推翻了这一限制,判定其违宪。今后孕妇可遵循自己意愿,随时鉴定胎儿性别。
宪法法院在解释其判决理由时表示,“随着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两性平等意识逐渐扎根,国民的价值观及意识发生变化,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明显衰退。”
从出生性别比来看,如今韩国的新生儿性别比基本达到1:1,和八九十年代的情况已经有天壤之别。不过尽管如此,要断定“平等”还言之过早,在新生儿相关的问题上,韩国面临的情况依然严峻。
韩国最初禁止胎儿性别鉴定是在八九十年代。超声波技术从80年代末引入韩国,伴随着鉴定技术的成熟,新生儿中女孩的数量骤减。
20世纪90年代,韩国的出生性别比达到了116,也就是说每有100名女孩出生,相对应的就有116名男孩。
那个时期,亚洲多个国家都有过高的出生性别比。相关统计表明,如果不存在性别选择性堕胎和杀婴行为,亚洲大陆上的女性数量可能会增加1.12亿。
在韩国,选择性堕胎到90年代达到了顶峰。为此,韩国政府出台规定禁止医生透露子宫内婴儿的性别,同时修订《医疗法》,专门增加了禁止产前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的条款。
在当时,违反规定的医生会被吊销执照,严重者还会被送进监狱。在法律的严肃处理和观念的推移中,堕女婴现象逐渐减少。
2008年,韩国再次修订了《医疗法》,放宽了婴儿性别鉴定的限制:孕妇在怀孕32周后,判定基本不可能堕胎的情况下,医生可以告知孕妇及家属胎儿的性别。
到2016年,韩国的出生性别比恢复到全球平均水平105,近两年甚至达到了100。因此,一些韩国人士认为,禁止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的必要性,变得越来越小。
(图源:韩国数据)
正是在这种趋势下,韩国彻底放开了胎儿性别鉴定的限制。如今,韩国人可以随时鉴定性别,释放的信号也很明确:鉴别出女婴后选择堕胎的行为,几乎消失了。
实际上,最近几年,韩国社会还出现了与八九十年代完全相反的风气:很多准备生育的父母明确表示,自己更想要一个女儿。
30岁的京畿道办公室职员金妍珠 (Kim Yeon-ju) 就是一位更喜欢女儿的准妈妈,在接受《韩国时报》采访时她表示:
“这几年能很清楚地看到女儿比儿子更受欢迎的趋势,特别是在计划生孩子的年轻夫妇群体中。
周围的年轻妈妈们都会说,在成长的过程中,男孩们变得像陌生人一样疏远。一旦结婚组建新家庭,他们就会离开家,很少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相比之下,女孩和父母的相处更贴心。”
首尔的一家调查公司Hankook Research筛选全国1000多人进行的调查显示,55%的人认为生女孩是必须的,相较之下,只有31%的人认为生男孩是必须的。
各个年龄段的父母都更喜欢女孩,这种趋势在60岁以上的受访者中尤为明显。这一年龄段中,有70%的人表示喜欢女孩,明显高于喜欢男孩的43%。
首尔国立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的人口学教授赵永泰 (Cho Young-tae)这样形容目前的趋势:
“韩国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对男孩的偏好迅速下降的国家。这种相反的趋势,一部分来源于孝顺的职能从儿子到女儿的转变。”
“通常情况下,重男轻女的社会往往对延续家族血统抱有强烈的信念。
但这种观念在韩国很快就消失了,如今人们更开始重视生前的生命体验,而不是家族的未来。”
这也反应了趋势背后的观念转变:过去在韩国社会,家族祭祖之类的各种传统活动都需要儿子来进行。但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太关心死后的自己是否还受到尊重。
此外,在过去,儿子把妻子娶回家,陪伴父母一起生活到生命的尽头,但现在情况已经大不相同。儿子和女儿一样,结婚后都会搬出去过两人的生活,父母则担负着给他们买新房的重担,更多的老年人变成独居。
同时法律也发生了变化,允许儿子和女儿平等地继承父母的遗产,生男孩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
与过去相比,性别平等的思想在韩国更加流行。但也有意见指出,“想生女孩”的观念增多,并不意味着性别平等的实现,相反,这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歧视”。
父辈们通过自己的经历了解到,女儿往往会与父母建立更好的情感联系,并在父母晚年时更好地支持父母。其结果就是,父母变得更加依赖女儿。当他们年老体弱时,女儿是照顾他们的更好人选。
女儿比儿子更受青睐,其原因与过去儿子比女儿更受青睐的原因相同,背后更多的是一种利益和价值的取向,而并非观念上的绝对平等。
从社会整体层面看,对于女性来说,韩国仍然是一个艰难的地方。
公共场合的骚扰仍然常见,女性需要承受着巨大的外貌压力,要为了所谓“美的标准”去借助整形手术等外部力量。
女性在工作中的晋升方式与男性依然有差别。办公室中担任较高职位的女性比例很低,女性被期望将时间同时投入到工作和家庭中,选择家庭便意味着放弃职场的晋升机会。
种种因素之下,虽然韩国的出生性别比得到了大幅改善,但整体的人口困境依然存在。
韩国发布的生育率报告依然严峻,2023年韩国生育率再次大幅下滑,韩国女性在育龄期间的平均预期生育数量从2022年的0.78降至历史最低的0.72。
人口危机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体系面临的最大风险,预计到本世纪末,韩国的5100万人口数量将骤减到一半。
由此看来,放开胎儿性别鉴定并不能算作是韩国人口问题的胜利信号。想要解决问题,韩国任重道远。
听说
把【报姐】设置为 ☆星标☆
更容易抢到C位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