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身临其境体会过“家中变成水帘洞”的人,永远无法共情回南天的痛。
当春天升温的号角从南向北吹遍中国,先知春江水暖的不是鸭,而是惨遭回南天袭击的华南人。
(图源:@新闻晨报)
回南天是华南地区常会出现一种特殊天气现象。北方冷气团势力减弱,南风带来的暖气团势力增强,此消彼长之下,以两广福建为代表的华南地区,率先成了被气团大战波及的“倒霉蛋”。
空气湿度加大,冰冷物体的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产生水珠...回南天一来,室内湿度极速上升,高达90%的湿度无时无刻不在挑战人类生存的忍耐极限。
回南天的窗是薛定谔的窗,开也不是关也不是,满屋的水珠会平等地惩罚每一个不当回事儿的人。
墙壁和天花板“出汗”只是基本操作。悲观主义者还在面临“湿衣服和馊衣服二选一”的灵魂拷问,乐观主义者已经建议买条搓澡巾在家里现场开搓。
一天花板单位的水源可供全家使用,但卫生间天花板上的水珠,会让你结结实实体验一把蹲坑都要带雨伞的痛。
(@夕晴高贵)
痛完还要让卫生纸再补一刀。一如既往的蹲坑硬生生被熬成地狱难度的存活挑战,心态崩溃时,没有一颗水珠是无辜的。
“鱼上岸都能活三天”,水汽一多,最直观的影响是地面都变得滑溜溜。
一生爱拖鞋的广东人,终于还是在回南天面前低下了高贵的头。
各类食物也惨遭迫害。在新疆你出生时开一包薯片,60岁还能嘎嘣上两口。但在广东,没有一片薯片能硬着走出回南天。
细心网友已经提出“南薯北调”方针,拯救回南天的薯片于水火。新疆的干燥气候,第一次成了食物界的大功臣。
薯片变成饺子皮只是食物变异的序幕,软趴趴的面条用行动告诉人类:再硬的面条也会有心软的时候。
猫猫和狗子无辜躺枪,说好一起奔跑到白头,你却在脚底下抹了油。
(图源@潘多拉DoLa、@郭大狗狗、@通心粉日记)
不光室内遭殃,室外的回南天景色更显独特。当雾气朦胧得恰到好处,广东的回南天偶尔像极了以前在天庭上班的日子。
(图源@虎纹车厘子)
但这阵儿的景象不光接天庭还接地府,朦胧里往外猛地一瞅,猩红景象里仿佛能看到黑白无常向你招手。
由此,回南天的南方人有了属于自己的“中式恐怖”。还没活过正月的春联惨遭毒手,“血迹斑斑”无缝对接惊悚片现场。
(图源@是地豆啊)
网友锐评:知道的是回南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回魂夜。
贴在墙上的各类标语接连中招。水汽交织下标语当场变“淋语”,仿佛下一秒就会脱口而出“天啦噜”。
更夸张的是,上课的板书也没能幸免。朦胧版ppt遮住了渴望知识的双眼,不是这知识不往脑子里进,只是字儿和脑子都进了水,搅和在一起更加分不清彼此的脸。
(图源@羊肉串.)
(图源@遮遮灰)
在变化的字体中,新时代甲骨文脱颖而出。被水珠打湿之后,每一道笔画都有了自己的想法。
(图源@发疯号)
谁能想到,2024年的中国人依然在坚持造新字,仓颉听了都得原地鼓掌。
写出来的字还有了商业价值。古有北方人冬天在雪地上写字售卖,今有南方人回南天争当手书弄潮儿。
5元一次的代写不只是商业鬼才的一时兴起,更是对北方人雪地写字的奋起反击。
(图源@花啦啦)
天真无邪的北方朋友并没有轻易屈服,连夜送出致命一击:写字不写字倒另说,照这速度,南方人马上就能进化出鳃了。
更有“缺德”网友给出应对回南天的暖心小贴士,广东人看了怕不是要先流下三分钟的热泪。
乐观的人先享受世界。南方人还在为看不清被水雾糊上的镜子发愁,北方人已经开始惊呼“你们又省面膜又不卡粉”。
也正应了那句古话:我在北方的艳阳里嘴唇起皮,你被南方的倒春寒水淹七军,我们都有着光明的未来。
不过往好处想,回南天也不光有坏处。网友家的干花都有了第二春,能让干花起死回生的力量,可不是你想有就能有。
(图源@月亮夫人)
再乐观点,看完南方人的崩溃泪花之后,马上就能等到天气回暖看到无尽的春花。毕竟,熬过冷气退缩前这最后一波难受劲儿,灿烂的春日这就来啦~
大家有经历过回南天吗?分享下你的见闻咯~
听说
把【报姐】设置为 ☆星标☆
更容易抢到C位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