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命长不长,看走路就知道?走路时有5个表现,或与长寿无缘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寿命长不长,看走路就知道?走路时有5个表现,或与长寿无缘
刘大妈,今年57岁,自从退休后,生活变得轻松自在,但随之而来的,是体重的悄悄上升。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刘大妈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她必须得做点什么。
于是,她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天走一万步,既能减肥又能健身。

无论刮风下雨,刘大妈每天都坚持走路,半年过去了,刘大妈一称体重,轻了整整7斤,心里真是乐开了花,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但好景不长,两个月前,刘大妈突然觉得脚疼,刚开始,她没太在意,以为是走多了,脚有点累。
可渐渐地,疼痛越来越剧烈,甚至影响到了她正常走路。
女儿看出了她的不对劲,硬是拉着她去了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告诉她们,刘大妈的左膝关节内侧磨损得很严重,需要做手术。
手术后的刘大妈,躺在床上,心里五味杂陈,她一直想不通,走路不是对身体好吗?怎么自己还“走”出病了呢?

其实,走路锻炼本身是有益健康的,但关键在于方法和度,过度或不正确的锻炼方式可能会导致身体受伤。
那么,每天应该走多少步呢?走路时出现哪些特征,可能暗示着健康问题?


关注CQTV安全与法   成为养生达人
01
走路锻炼要适量,每天应该走多少步?
走路作为一种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安全的,但“适量”二字尤为关键。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步行8763步和7126步时,心血管病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均达到最低。

研究还发现,步行的速度(步频)对健康的影响同样重要,中高步频的走路方式比低步频更能降低全因死亡风险,而且这一效果不受步数的限制。
专家建议,老年人每天应走6000-7000步,速度适中,达到轻微出汗即可。
为了健康,不一定要追求“日行万步”,合理的步数和适当的步速更为关键。
02
坚持走路锻炼的人,或收获7大好处
1、增加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定期走路可以加强腿部和核心区域的肌肉,使其更加强壮和灵活,这对维持独立性和日常活动能力至关重要。

2、保持健康的体重
走路是一种有效的燃脂运动,它可以帮助消耗卡路里,进而控制体重,减少肥胖相关的健康风险。
3、改善心血管健康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研究指出,60岁以上人群坚持走路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减少全因死亡率。
4、降低跌倒风险
适当的走路锻炼结合平衡训练,可以显著降低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5、增强认知功能
一项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表明,定期进行中等强度的走路锻炼可以增加老年人海马体的大小,增强大脑记忆力和认知功能。
6、增强社交,减少孤独
与朋友或家人一起散步不仅可以增进社交联系,还能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提升整体的幸福感。
7、调节心理健康
走路是一种压力释放的方式,可以帮助减轻焦虑和抑郁,改善情绪,增加心理的舒适感。

03
走路时有这5个表现,或与长寿无缘,建议尽快就医
1、腿部疼痛和酸痛
如果在走路时感到腿部持续疼痛,尤其是小腿沉重或隐痛,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信号。
2、单侧手臂不摆动
走路时如果一侧手臂几乎不摆动,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征兆,这通常与肌肉调节异常有关。

3、走路时牙痛或下颌痛
这种不寻常的症状可能与心脏问题有关,如心绞痛或心梗。
4、剪刀步走路姿势
如果走路时两腿交叉,像剪刀一样,这可能是脑梗塞的警告。
5、脚底疼痛
走路时如果感受到脚底板像被针扎一样的疼痛,可能是心绞痛的一种表现。
这种症状虽然少见,但它提醒我们,心脏状况可能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检查。

04
走路锻炼牢记“3要素”,走出健康长寿
为了确保走路锻炼带来积极的健康效益,避免不必要的伤害,掌握正确的走路技巧至关重要。
记住这“3要素”可以帮助提升走路的效果:
1、步幅
选择比平时略大的步幅,但要避免过分夸张,以免对膝盖造成压力。

2、步速
保持一个稳定的步速,建议每秒2至3步,相当于每分钟120至144步,这样的速度可以适度提升心率,达到有氧运动的效果。
3、步态
走路时尽量保持身体轻盈,脚落地时从脚后跟过渡到脚尖,膝盖微屈,保证动作的流畅性。
同时,保持身体直立,注意调整呼吸,自然摆动双手,可以增加锻炼的效率,减少受伤风险。

正确的走路方式不仅有益于健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我们的寿命长短。
我们不仅要“走”,更要“正确地走”,坚持正确的走路方式,健康长寿自然会随步而来。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END
喜欢这篇文章吗?
别忘了点赞和分享给你的朋友!
感谢各位的阅读,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给个赞,也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获取更多科学养生知识。


CQTV安全与法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