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解放后,陈赓不好意思去拜访师母,陈老总:我来给你想个办法


陈赓当年上黄埔军校的时候,因为性格好、各科成绩优秀,又懂得为人处世,因此很受大家的欢迎。孙先生也很欣赏他,经常请他到家里做客,在此期间,他与宋庆龄相识,两人是一见如故,很快便结下深厚的情谊。

后来,土地革命爆发,陈赓在随军作战的时候,不慎伤到了腿部,被迫暂时离开部队,转往上海治疗。上海的医院发现他受的是枪伤之后,立即警惕起来,要求他说明身份,并找人担保才能住院治疗。可当时正是敏感时期,陈不能随意暴露身份,否则必定会招来特务。但他的伤口已经开始发炎、溃烂,再不动手术的话,恐怕要危及性命。
无奈之下,党组织只好去请宋庆龄帮忙,宋当即动用人脉关系将昔日的好学生安排到沪地最好的医院治疗,并拜托当医生的亲属多关照他。在多方努力之下,陈赓的腿总算是保住了,经过数个月的休养,他的伤已经好的七七八八了,恰逢周总理刚刚在上海建立起情报机构,正缺人手干活,他便主动请缨去“挑担子”。

1931年下旬,他转往中央苏区工作,次年在战斗中再度负伤,红军这边缺医少药的,没办法为他治伤,他只得折返回上海求医。1933年,痊愈的他又开始干情报工作,3月底某天,他去戏园子见一位地下党人,结果被一位特务盯上了,他察觉到危险之后起身要走,特务立即跟上来与他扭打在一起,很快,附近的警察闻讯赶来,将他逮捕入狱。
宋庆龄得知陈身陷囹圄之中,又一次伸出援手,一边向关押他的警察局施压,要求狱警不得对他动用私刑,并且要保证他吃好睡好,一边联合诸多民主人士发起抗议,要求上海当局释放陈赓。远在南京的蒋介石听到陈赓被捕,又惊又喜,连忙将他带到南京来,让胡宗南等人去看望、劝慰他,让他“迷途知返”。但陈赓根本不理会昔日的同窗们,拒绝糖衣炮弹的腐蚀,始终坚守心中的信仰。蒋介石后来见了他一面,对他威逼利诱,希望能将他重新招入麾下效力。

陈赓自然是不为所动,而且还在饭桌上怼了老蒋,气得对方是拂袖离去。宋庆龄后来也来到南京,面见蒋介石,痛斥他忘恩负义,昔日陈救了他的命,他现今竟要杀了陈。蒋自知理亏,回应了宋两句之后便缄默不言,事后,他放松了对陈的看管,陈趁此机会逃出监狱,打算返回中央苏区。临走前,陈赓专门见了宋一面,宋嘱咐他万事小心,并祝他革命成功,他点点头,扬言往后要带着20万大军来见师母。
时间来到1949年,上海解放,解放军为了安置数万将士,便挨家挨户的找空房子当临时军营。在此期间,有一个班的战士误闯进了宋女士开办的福利院,闹了个乌龙事件。宋女士当即将状告到了三野野司,陈老总闻讯后愧疚不已,为了平息事端,消弭误会,老总便将陈赓请出来,让他这个老熟人去给宋女士赔礼道歉。

但我们的陈将军却犹豫了,支支吾吾的不答应陈老总。陈老总问他怎么回事,他便将当初的赌约如实说了出来,直言自己现在手里的兵才十几万,没脸去见师母。陈老总闻言哈哈大笑,大手一挥将自己的部队“分”出来一部分,暂时挂靠在陈将军名下,给他凑够了20万人,他这才放下心结,去见了宋女士。
老友相见,自然格外亲切,陈赓紧紧握着宋的手,感谢她在革命时期为党组织以及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并就近期发生的乌龙事件道歉,希望取得师母的谅解。宋女士不是小气之人,挥挥手说自己也没打算再跟那几个兵计较,紧接着话锋一转,问起陈赓麾下有没有20万雄兵。陈赓一下子心虚了起来,犹豫了半天说了一句“刚好20万”,宋女士哈哈大笑,表示昔日的军校生变成大将军了,应当刮目相看,这番话让陈羞愧万分,他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建国之后,陈赓和师母还时时有往来,关系很是亲近。

宋庆龄女士在孙先生去世之后,继续从事革命活动,想要完成孙先生未竟之志,她对于中共的态度是很和善的,不论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都坚定的站在红色阵营,竭尽所能为我方提供帮助,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她值得我们尊敬!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