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法院重判了一名摊贩,陈赓专程来信:他是一名红色特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反动派开始大肆迫害共产党人,他在得知周总理、陈赓将军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后,指示国民党特务布下天罗地网,誓要抓捕这两位共和国的元勋。然而,周总理与陈赓将军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安然脱险,因为杨登瀛一直在背后默默帮助他们。

杨登瀛1893年出生于广东香山一个商人家庭,青年时,他东渡日本,在大名鼎鼎的早稻田大学读书。回国后正赶上革命思潮席卷华夏大地,他深受感染,与志趣相投的好友们一起走上街头,号召广大百姓们站起来反抗封建统治,拥抱民主和自由。
1919年,杨登瀛被一家报社聘为编辑,经常发表一些评述时政的文章,因为笔锋犀利,看待问题的角度新颖而广受读者喜爱。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杨登瀛结识了国民党的干部杨剑虹,两人有着相同的理想,相近的政见,因此很快成为知己,经常在一起把酒言欢。
1924年,杨剑虹介绍杨登瀛加入国民党,杨登瀛一时踌躇满志,正当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国共两党合作破裂,中国革命的前途一片黯淡。与此同时,以陈果夫、陈诚等人为首的实权派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将原本背负匡扶天下大志的国民党搞得乌烟瘴气。

杨登瀛顿时灰心丧气,整日郁郁寡欢。这时,共产党人向他抛来橄榄枝,陈赓将军亲自接见了他,向他描绘了共产主义的伟大蓝图。杨登瀛被深深吸引,当即决定加入共产党。陈赓指示他暂时不要与国民党划清界限,先潜伏在敌营之内,靠着此前积攒的人脉搜集情报,帮助共产党人与敌周旋。
为了能让杨登瀛取得国民党高层的信任,陈赓经常给他透露一些过期的机要信息,让他递交上去,以彰显“个人能力”。借此,杨登瀛一路晋升,很快便成为国民党特务机关的中层领导。他充分地利用了这一身份,不断套取国民党机密,传送给陈赓以及周总理,帮助党组织研判敌情。

1930年,地下党员黄弟洪秘密投敌,为了“立功”以表示诚意,他决定带特务去抓捕周总理。蒋介石闻讯后大喜过望,亲自指示上海的国民党特务总负责人陈立夫务必要重视此事,制定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确保行动成功。陈立夫自然不敢怠慢,他挑选了几个得力助手负责此事,其中之一便是杨登瀛。
杨登瀛得知周总理有难,第一时间知会上海党组织,要他们加紧防范,保护周总理的安全。周总理听说黄弟洪叛变,当即决定将其诱捕并处决,他故意与黄弟洪联系,以工作为由约黄弟洪在一家咖啡馆见面。可黄弟洪为人机警,他觉得周总理不可能如此轻易露面,其中一定有诈,于是便拒绝邀约,并隐姓埋名藏在偏远地区,以躲避锄奸队的追捕。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锄奸队很快便侦知了黄弟洪的下落,将其处决。

此后两年时间里,杨登瀛数次拯救革命同志于危难之中,受到了党中央的表彰和赞许。受到鼓舞的他正要继续为革命做贡献,却因一次小意外暴露了身份,遭到逮捕,经亲朋好友们大力营救方才成功脱困。这次变故让他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他在国民党中的旧友不忍他落魄沉沦,便给他介绍了一份政府闲差谋生。
1949年,国民政府被推翻,杨登瀛失了业,为了养家糊口,他便在街头摆摊卖茶水。时间来到1951年,国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击反动势力行动,杨登瀛被误认为是敌人特务,公安部门将他收押进监狱,随后与法院联合召开公审大会,给他判处了重刑。杨登瀛当场喊冤,称自己是共产党人,对党组织有重大贡献,陈赓可以证明。
法院急忙写信给陈赓,陈赓很快便回信称情况属实,杨登瀛是一名红色特工,曾经救过周总理的命。法院这才将杨登瀛释放,当地政府还特地给他找了一份工作,让他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不必再为生活四处奔波。1969年,杨登瀛因病去世,临终前,他还喃喃自语,称自己从未对不起党,自己一直心向共产主义!

上海的地下活动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因为有大批像杨登瀛一样的革命战士,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了心中的理想,忍辱负重在黑暗中前行。他们与活跃在前线的官兵们一样伟大,他们是构建新中国的基石,我们应当永远缅怀这些活跃在无声战场的先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