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黄河大桥事故:400多车相撞,难道司机都不知道踩刹车吗?


昨天郑新黄河大桥上发生了一起多车相撞的连环交通事故,其实你要看过现场视频或图像的话就会发现岂止是“多车”,简直是“超多车”。事故车辆挤成一堆,现场也是一片狼藉。

事故发生的时间是早上,这时候天已经大亮了,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车连环相撞?难道司机都不知道踩刹车吗?
其实不是司机不知道踩刹车,而是他们同时遇到了两个行车中最恐怖的恶劣情况:团雾和桥面结冰。
就事发时的状况来说,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很难幸免。就算你有超强的控车水平,在那种情况下顶多也只是能保证不撞别人,但是你根本没有办法避免别人撞到你。
所以我觉得我们很有必要再次认识一下团雾和桥面结冰,因为这对于行车安全的影响非常大。
团雾:杀伤力极大
说团雾是公路杀手一点都不为过,特别是高速上,危险程度更高。团雾是晴朗天气中突然出现的小范围浓雾,也可能是雾天里局部的浓雾区域。

团雾之所以危险是因为进入团雾时车速比较高,进入后能见度瞬间下降,人眼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有效的参照物,此时大脑完全无法适应这种情况,会导致你完全失去方向感。
换句话说就是“团雾的危害不在于能见度,而在于进入团雾瞬间你无法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如果你步行走入团雾区域,那么只要雾不是特别特别浓,你顶多感觉视线受阻,但不至于完全看不清。但你开车以比较高的速度突然冲进团雾,那么就算雾很淡,你也会有短暂的几秒钟会处于完全蒙圈的状态。这是我经历过几次团雾后最大的体会。

团雾最常出现在早晨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来的时候,所以在这个时间段开车,如果发现前方好像有雾,那就立刻减速,同时开双闪提醒后方车辆。进入团雾的车速越低,你就越容易适应,危险性就越低。桥面结冰:你无法控制住车辆
桥面结冰后轮胎几乎没有摩擦力了,稍微一踩刹车就会触发ABS,此时ABS对缩短刹车距离没有任何帮助,相反可能比刹车抱死时的制动距离还远。唯一有用的就是ABS可以确保你此时还能控制方向盘。如果你的车没ABS,那么刹车抱死后方向盘都不管用。

如果你控车水平很高,或许可以通过灵活的走位躲过前方车辆。但前提是前方车不多,有足够的空间让你躲避过去。如果前方的车已经撞成一大片了,那么除了握紧方向盘做出躲避碰撞的姿势外别无他法。桥面结冰的另一个危险之处在于难以预见
作为一名司机应该知道的一个基本常识:路面没结冰,但桥面可能会结冰。

因为普通道路是修建在大地上的,大地可以储存一部分热量,所以地面温度会略高于气温。而桥面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它的温度和气温是一致的,在气温低于零度的时候桥面只要有水就会迅速结冰。所以冬季雨雪雾天有经验的老司机开车经过桥梁时都会提前减速,就是防止桥面结冰。桥面结冰不一定需要下雪
这个原理和“下霜”类似,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巨大的温差下直接从气体变成固体的一种现象。一般在冬季晴朗的天气里有冷空气时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因为晴天太阳辐射量大,地表蒸发了大量水汽。到了夜间由于天空中没有云层,失去了“保温”作用,地面会快速向空中辐射热量,从而使地面温度迅速下降,水蒸气遇冷凝华,直接变成霜。
这次黄河大桥的事故应该就是这种情况,看天气预报前一天郑州刚好是晴天,桥下面是黄河,大量水分蒸发,夜间遇到桥面低温就导致桥面有一层薄冰。

这次黄河大桥的事故就是吃了团雾和桥面结冰的亏,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东西南北纵横上千公里,各地的气象条件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开车遇到特殊天气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个心眼,特别是跑长途的车更要留意,因为你不清楚当地的气候条件,如果放松警惕的话会非常危险。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