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0月底,宜兴木乃桥据点的伪军排长刘三黑,让人捎信给当地保长李启田,命他五天之内,务必给据点送来二十船稻草。
李启田送走捎信的伪军之后,连夜赶到了塘宋区游击大队驻地,对着游击队长何霖就是一顿叫苦:
“何队长,自打那刘三黑来到木乃桥后,可是整天要这要那,稍不如意,便带领部队下村抢夺,撬门砸户,你可得想想办法,把这群害人精给大伙儿除了吧。”
何霖也早听说,木乃桥的这伙儿伪军,平日里仗着距离日本人炮楼不远,狐假虎威,对附近乡亲们横征暴敛、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游击队先前也一直想要端掉这个据点,只是苦于没有全身的良策,如今,何霖看着前来诉苦的李启田,不禁眼睛一亮。
“老李,你回去就跟他们回信,就说三天后,乡里面准将稻草送过去,咱们届时这样......这样......”
李启田听罢,不禁连连点头,拍手称妙。
三天后,天才蒙蒙亮。
宜兴塘宋区木乃桥据点,伪军排长刘三黑站在水道旁,看着不远处,首尾相接、渐渐驶来的船只,脸上不由笑开了花。
“以前催这老小子,这老小子总推脱说村里无粮,看来上次去他们村里,拿枪抵着他的脑袋,还真是管用了。”刘三黑看着站在最前面的船头之上、低眉顺眼的李启田,心里不禁暗自得意道。
刘三黑以为李启田此刻低着头是怕自己,其实李启田那是在紧张,他这会儿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处了。
只有李启田知道,自己身后船内,看似平平无奇的稻草堆之中,其实隐藏着好几个游击队战士。
三天前,何霖让李启田给伪军据点回信之后,便与对方定下了一条奇袭妙计:
将游击队战士们悉数藏入这二十来艘船只的稻草之内,只等众人钻入敌人的“肚子”之中,便突然杀出,打他个措手不及。
此时的刘三黑压根都想不到,从自己眼前驶过的这一艘艘稻草船之中,竟会藏有“听了就让人腿肚子抽筋”的游击队战士。
“李保长,待会儿,找人把稻草都搬到库房里面!”刘三黑遥指着李启田,大声吆喝着命令道,然而,下一秒,他就被眼前的一幕给惊呆了。
众船只靠近据点营房刚刚停稳,只见李启田从船头迅速跳下,匆匆扫视了周围一圈之后,猛然大喝一声:“还不快动手!”
“砰!砰!砰!”一时间,二十来艘稻草船上的稻草瞬时全被推开,只见每艘船只里面,各自跳出几名持枪战士,众人手持枪支,直接冲入据点营房之内。
刘三黑一看,顿时暗叫不好,据点之内,部队的枪械全都放在营房之中,对方上来就揪住了据点的命门,自己这一个排的人,还怎么挣扎求生?
刘三黑见状,顾不上据点内的兄弟们,立即掉头就跑,想要跑到附近鬼子炮楼里求生,然而,当他刚走出据点不远,草丛里猛地响起了一声“缴枪不杀!”
随后,一人快步走到刘三黑跟前,下了他手中的短枪,跟着一拳将他击倒在地。
原来,行动前,何霖等人早就防着万一有漏网之鱼,便专门在通往鬼子炮楼的地方,埋伏了一支伏兵。
只是众人没有想到,一下子就逮住了一条大鱼。
几天后,始终没见据点联系的日军方面,便派出了一支队伍前来“巡视”。这帮日军士兵来到据点后,顿时傻眼了,只见据点所在之处,一片残砖瓦砾,营舍房屋悉数被拆,连个人影都找不到了。
日军抓住一个附近的老百姓盘问,那老百姓故露惧色道:
“前几天,这些人集体趁夜投奔新四军了,临行前把能搬的都搬走了,剩下拿不走的,都给砸了。太君,你看看,他们的良心,真是大大滴坏了。”
日军军官回去后,将听来的真相“如实”汇报,经过上面的分析,最终确定了刘三黑暗通新四军叛逃的推断。
毕竟双方离着这么近,如果真有新四军突袭,也不可能悄无声息、一刻钟的时间都坚持不了。
有鉴于此地伪军部队的不稳,日军方面随后便废弃了木乃桥据点,并对伪军内部进行清洗、盘查,防止出现第二个“刘三黑”。
而几天之后,祸害乡里的刘三黑则在经区政府审讯后,被悄悄镇压处理。
在那个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63 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宜兴文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