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还是吴秀才
几年前我写过狱警老王的故事,其实老王并不是狱警,而是妥妥的刑警,并且我认识老王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看守所好像还是直接隶属公安局管。老王呢,之所以从原本饭碗很香的刑警调到看守所,沦落为管理囚犯的“狱警”,是因为在开会的时候顶撞了领导。
就这么一句顶嘴,因为在公开的场合让领导很没有面子,后面便因为一个小小的其他理由被发配到了看守所。
老王和我关系很好,当时我在那个市的时候,经常会一起吃饭喝酒,没有多大的排场,就是约一下,晚上找个街边的地摊随便吃一点。记得那个秋后的晚上,其实在北方天气还很热,一家饭馆的生意很好,出摊都摆到了路边,然后一桌在当地混得颇好的人,大概六七个,都是那种金链子,文虎画龙的社会大哥,然后就将桌子摆到了路当中。
摆到路当中自然就会影响,因为那是个夜市,人流量本就很大,加上来往的电车很多。老王看一眼很拥堵,瞥一眼那桌的社会大哥,然后脸色就有点不好。只是低低头过去了,再然后有骑车的在那边过去堵住了,说几句,你们怎么摆在路当中,被几个混混一顿骂,然后老王看到,阴郁的脸再加深一些,再然后低低头,忍住了。
到后边,咋就没忍住,是因为一对年轻的情侣在那桌走过去。然后一个社会大哥伸了咸猪手,拍了人家女孩的屁股,结果双方争吵起来,那个小伙子被人家一脚踹倒在地。老王对我说一声,你先走,我处理一下。然后过去制止,担人家压根不理他。即便他亮明了身份,那伙人也只是不动手了,依然骂骂咧咧。还是我过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威胁加人情一番那伙人才放那对情侣离开。
在返回去的路上。老王很是沮丧的说,没想到那个人连他的面子都不给,想当初,是见了他都要躲着的,或者老远就掏烟出来的那种。那一晚老王很落寞,说了很多。说自己当时在某所的时候,这条街压根没这么乱。总之,情绪抑郁到了极点。
我们当时所在的那个市,说是一个市,其实连一个小小的县城面积都不如。巴掌大的地方,你是谁,做什么的,头头面面,出门都知道。我那晚也在想,老王当年是何等的风光,但想这些又有什么用。
一个人的根子如何,其实影响了一个人的大半生。
老王原本有着机会从看守所调回去的。但老王这个人,不懂得察言观色。譬如,在他值班的时候,喜欢找一个死刑犯聊天。那个死刑犯很年轻,二十岁的年龄,但因为跟着一群人出门打群架,对方死了人,当时抓了好几个,家里有关系的,市里有人的,稍微有点钱的都成了从犯,而这个自始至终的都是跟着的,临出发前是干啥都不知道的小伙子最终判了死刑。没得办法,一群人,除了有关系有钱的,就他家里是单亲家庭,而且父亲是个酒鬼,对他不管不顾。只有一个感情好的妹妹,还太年幼,啥都不懂。老王知道了他的案子,从逮捕到告知,起诉,审判,这一路的程序都很关心。期间在聊天的时候,老王也会和这个小伙说,你这个事没大事,又不是故意的,一伙人,你又不认识那个被害人,法院最多叛你几年。
主犯的罪会大一些,你没事。这个话音才落下来,起诉书送到看守所了,结果小伙成了主犯。老王也是一脸懵逼,在外面和我喝酒的时候一直问我,咋就那个家伙成了主犯,他的几个同犯我都有聊过,他不该是主犯啊。我沉默,只喝酒,老王说,要不要我找一下。我说,你去找谁,你找谁有用,没人会给你面子的,因为你现在这个处境,没有一点价值啊。老王不信,私下里去卖自己这张老脸,但又有什么用。他的面子不管用,便将这个事反应给所长,所长才不搭理你呢,那么老王就和所长吵起来。吵到最后,那些个能调回去的名额,又怎么可能有老王呢?
日常里老王也不受所长待见。因为里面关了个什么行的副行长,人家家里找了所长,日常里那些看守所的狱警们,知道副行长是所长的关系户,谁值班谁都会给副行长带一点小菜,甚至酒。没事,还专门将副行长带出来转几圈,美其名曰是谈话教育。老王呢,压根不理,看到副行长在号子里耀武扬威,欺负这个欺负那个,没事还包养个小鲜肉天天按摩,给个活阎王似的,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出来,立马戴手铐给拷在了窗台上。
所长来了,看到自己的关系户,可怜兮兮的给拷在窗台上,心里能喜欢老王吗?
就是这些性格上的习惯,老王错过了很多机会,最终退休的时候,也是在那个看守所退休的。
看看不,写到这里,我想说的是什么。生活中,很多时候,善良是廉价的,正义的行为也不一定能带来福报。而这个现象,便是劣币驱逐了良币,好的人,正直的人越来越少的根本原因。
因为好人没好报。拍马屁,阴险的小人,大都得到了实惠,那么谁还会做好人呢。
很多时候,我会异常怀念我爷爷辈的那个时候的人间情感。记得我爷爷小的时候带我去市区买过年用的东西,在车站遇到一对母女钱包被人偷了,没钱买车票回家,没钱吃饭,那个女娃当时和我差不多大,都是几岁,脸都饿的发白。我爷爷看到后,颤抖着在怀里掏出用手绢包着的钱,小心翼翼的给了那娘俩十块钱,还在隔壁的包子铺给他们买了六个包子。那个年代,十块钱是什么概念,很多的家庭家里置办年货也不过是花十块钱,但我爷爷是颤抖着就给了。
后面没有几个月,人家那个母女家里的男人找到了镇子上,进门后就是先给我爷爷磕了个头,然后大包小包的礼品塞了很多,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一包礼品是油纸包的点心,当时吃的还蛮开心的。
但现在这种情况还会发生吗?我爷爷如果活着的话,估计会被骗死,当年受他的影响,我十几岁自己出门上学,车站遇到没钱买票的,只差几块钱的那种,给了一个,没走几步,又来了一个,这边车站还没进去,就差几块钱买车票回家的人,遇到了四五个。
就算我再傻,我也知道,这个社会已经变了啊,我那好心的,一把屎一把尿把我拉扯大的爷爷也不会再给了。
(完)
PS:写作这一块,不足以维持生计,本人翻译的水平很好(英文),有诸多翻译作品。代写传记,有丰富经验。读友交流,翻译传记可加,广告微商勿扰(我的微信:wuqiao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