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药引?
处方中选用某种药物以导诸药达到病所,称之为引经药,俗称“药引”。
——《辞海》
近日,坊间传闻马思纯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婚礼,大把品牌想要赞助她,她和张哲轩感情也是好得蜜里调油,看来,马思纯是嫁定了!
还记得吗?
去年也是这个时间,也是马思纯要结婚的传闻。
据说惊动了在国外拍戏的蒋雯丽,蒋雯丽乘夜机赶回北京,把户口本收走,同时正告马思纯:
如果要嫁张哲轩,家里承诺的2亿嫁妆不会兑现。
当时,大家都称赞蒋雯丽“人间清醒”。
没想到,时隔一年,峰回路转。
马思纯和张哲轩非但没分手,反而爱得越来越高调。
马思纯真是内娱一个特别的存在,小编围观娱乐圈多年,只有她,从身材到谈吐再到婚恋观择偶态度,观众对她全方位吐槽,似乎人人可爹马思纯。
她爱上张哲轩时,几乎全网嘲,现在大家则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但小编对于马思纯的选择一向持喜闻乐见的态度,甚至觉得很爽。
为什么?
恋爱脑的背后,是马思纯自我的重建。
且听我说。
一
1988年,安徽蚌埠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双喜临门。
小女儿蒋雯丽在姐姐的辅导下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大女儿蒋雯娟怀胎十月,生下一个粉雕玉琢的婴儿,皮肤雪白,取名马思纯。
这个婴儿的出生似乎早早就和小姨的命运关联在一起,小姨蒋雯丽大学毕业参演第一部作品《悬崖百合》就获得飞天奖最佳女配角提名,前途无量。
7岁,蒋雯丽拍《三个人的冬天》需要一个孩子,她推荐侄女马思纯上。
马思纯第一次触电就能把台词说得很好,蒋雯丽觉得她很有天赋。
蒋雯娟却不这么认为,长白山的冬天真冷,她舍不得女儿受罪,总在片场抹眼泪。
蒋雯娟对女儿的爱,充满禁锢感和控制感。
马思纯说一开始并不知道演员是干嘛的,没有概念,只是妈妈觉得她一定要演出个样子来,
“因为妈妈经常看到我被别人选择,心里不舒服。”
她不太问马思纯的感受,更多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表达对女儿的爱。
马思纯到北京上学。她和朋友约出去玩,结束时朋友们都三三两两结伴回家,只有她,家里会派人来接。
而且最晚十点,一定会把她接走,这是铁律,不能违反。
马思纯的家庭教育里,有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字:顺从。
家人对她的爱严格而内敛,比起讲爱,她们更愿意讲规则。
这就让马思纯养成了一个思维定式:一旦我违反规则,爱会消失。
马思纯接拍第一部电影,演黎吧啦。
妈妈和姥姥极力反对,理由是“不要演坏女孩”。
这个所谓知识分子家庭的观念,可见一斑。
在这个家庭里,马思纯听话到了极致,逐渐丧失了自我,变得没有主见脆弱。
中学时,马思纯遭遇校园暴力。
一开始,她也曾试着跟妈妈说这件事,谁知道一向爱她的母亲听完她的诉说仅仅回应了四个字:
“别理她们。”
这对于马思纯是个心病,病因并非校园霸凌她的女孩子们有多可恶,而是她对母亲的爱产生了怀疑。
这种感觉像是在她平静生活里扔下了一颗大石头,这块石头惊醒了她的某些意识,她本人又无力抗争。
二
马思纯第一次疯狂的恋爱是和欧豪。
欧豪自己也是苦出身的孩子,他对马思纯的爱没有那么单纯。
私底下,他叫马思纯胖子,胖吧啦。
公开活动上,他写给马思纯的祝福是:吧啦最瘦。
你随便代入一下,这种来自爱人的内涵是不是令人五痨七伤。
这段感情里,马思纯患得患失,低到了尘埃里啃了一嘴泥。
之后,她患上抑郁症,甚至十多年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她的眼神空洞,外型痴肥。
抑郁症的药物让她发胖,发胖拍戏又要被嘲讽,她陷入恶性循环几乎无法翻身。
这时,张哲轩出现了。
张哲轩什么人?
盘尼西林乐队主唱,一个不知道在拽什么的胖子。
张哲轩(张曼乐)自带一种莫名其妙的自信,极其傲娇,说话出言不逊。
一向宽容的大张伟都问过他:“有人说你装吗?你在装什么?”
张哲源昂着头说:“我觉得我特别自然,我就这样。”
据说他因为这个态度,没少被打。
热依扎就打过他。
但没事儿,你打你的,他还这样。
朋友,你发现了吗?
马思纯缺少的东西,张哲轩太富余了。
以一个优秀成年人的标准看张哲轩,他是不合格的。
包括他无脑的言论、莫名的装B,出言不逊,各种挑事挨打,不顾别人感觉等等,可你仔细一想,这不就是青春期很多坏孩子的表现吗?
青春期就是马思纯的遗憾啊。
张哲轩,是马思纯的药引。
通过他,马思纯会找回自己,重塑自己。
三
和张哲轩恋爱以后,马思纯肉眼可见地变得快乐。
据说她热衷于参加张哲轩朋友们的聚会,坐在一边傻笑,之后负责买单。
豆瓣网友嘲笑张哲轩:被富二代千金养着的P王。
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马思纯在自己那个充满规则的环境里呆得太久了,她需要这种肆无忌惮的氛围放松,然后逐渐激活她的自我。
最重要的是,张哲轩是一个她的妈妈和小姨绝对不喜欢的男孩子。
这多过瘾啊!
通过一个男孩挣脱家族对自己的束缚,这简直是一剂良药,强心针。
马思纯曾经晒过她妈妈给她写的信。
这是因为母女二人一起去苏梅岛度假,妈妈有事要先走就留了这么一封信。
这信不能细看,特别是学过心理学的人,这封信投射的感情太复杂了。
我们只能简单解读为文青的对话。
马思纯在母亲那里得到的情感支持不接地气,这也是她爱张哲轩的原因。
张哲轩满身江湖味的油腻对极了马思纯的胃口。
她曾经说过最羡慕周冬雨的地方,是自由。
她说她最想成为的人就是周冬雨这样的人,想干嘛干嘛,用心理学的术语,这就是一个自我很弱的人对于自我很强的人的羡慕。
恋爱脑,是马思纯的避难所。
她真正的困境是自我和个人需求的被否定中,逐渐形成了懦弱、自卑的人格。
青春期,校园环境打压她的成长,家庭环境没有给她心理上的支持;
进入娱乐圈,她的软弱和脆弱让人总想对她指导一二。
多亏张哲轩。
没有张哲轩也会有王哲轩,李哲轩。
马思纯非常想结婚,拿金马奖时,别的女演员都说“我会努力拍更多好电影”,只有马思纯,她说“妈妈,我特别想结婚。”
结婚是她想象中最合理的脱离原生家庭的方式,于是她用飞蛾扑火般的态度择偶。
其实,每个人择偶时寻找的对象都是自己想成为又没办法成为的人。
最近,狗仔拍到一组马思纯的照片。
照片里她发际线几乎全秃,若无其事的扎丸子头走来走去。
另一组照片里,马思纯穿着类似于睡衣一样的一套衣服,背着包和张哲轩的朋友们去吃饭。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马思纯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那个阶段。
现在的她,正在练习如何不在乎别人的眼光。
这个过程中会忽左忽右的试探尺度,都是正常的。
她会好的。
别忘了她是女明星,有1600万粉丝娘家强大的女明星。
通过张哲轩找回独立的自我,解放自己自卑的灵魂,这简直太合算了。
但是建议不要生孩子,小朋友的基因很重要!
小编预言:张哲轩不会是马思纯的最后一站。
不信,五年后来看!